一本政治書。
何為國,何為民,何為階級,何為矛盾……
看的泰元皇帝驚出了一身冷汗。
他曾經是統治階級。
最害怕的就是這種書籍。
完全是埋下不穩定,不安定因素的重要危機。
若是不清理。
大周必亡。
可如今,他不是皇帝。
他不知道,自己該不該提醒秦布衣。
但秦布衣也不是傻子。
他敢這麼傳播,自然也有他的道理。
只是泰元皇帝想不明白。
秦布衣到底是要做什麼。
這些書籍傳播出去,對國家真的好嗎?
從皇帝專制制度來說,肯定不好。
但是未來的政體,是會改革的。
秦布衣想著將大周轉變成君主立憲制度。
其實皇權存在與否,並不影響現代文明的發展。
行政權交給有才能的人。
軍權和經濟大權抓在手里,就完全沒問題。
算是將政治之名分了出去。
對于秦布衣來說,沒什麼大不了。
未來的大周很大。
秦布衣是想當球長的。
他也不可能靠著集權,將所有權利抓在手中。
掌控最先進的科學技術,主要的經濟和最先進的軍隊即可。
至于其他的,譬如這屠龍術。
秦布衣還真不在乎。
他的目的本就是要廣開民智。
長安這個曾經百萬人口的大都市。
因為戰亂,世族避禍。
如今只有五十萬不到。
但是隨著泰元皇帝退位讓國。
長安恢復安定。
百萬人口也在緩緩恢復。
這就需要更多的蒙學學校。
而各種圖書館,也在長安四面八方出現。
長安推廣周軍,在推廣縣鎮。
大量的糧食,物資,以及書籍運往關中。
各種改制,也在春耕前推進。
攤丁入畝,土地改革。
對于世族來說,很多都是不願意的。
因為土地是世族的命根子。
不過,在武力脅迫,以及利益誘導之下。
這些個世族,最終還是交出了土地。
轟轟烈烈的土地改革。
在長安,及其周邊推廣。
土地改革在大周持續六年了。
涌現出了很多輕車熟路的官員。
北地改革。
調撥了很多南方的干吏北上為官。
如今西秦改革。
秦布衣是多地抽調。
確保緩春耕的完美。
另外。
渭河疏通計劃。
以及運河修建,水泥路,火車等大型工程,直接開啟。
多達百萬人的大基建推進。
看起來有點像是曾經不計民力的徭役。
但其實不然。
這些百萬人的工程,是雇佣,不是強制的。
衣食住行全安排,還有工錢拿。
干一個月的收入,能吃三個月。
發放的衣服,洗浴用品,鍋碗瓢盆還可以帶走。
就這待遇。
整個關中百姓搶著來做。
自從南北火車修建好。
火車直達北方。
南方的糧食物資運輸,快速便捷了很多。
而且消耗極小。
以前要是想將百石糧食從南運往北方。
隨行民夫的消耗,只怕要超過千石糧食。
倒賠進去。
現在可就沒有這等擔憂了。
火車運力大,消耗還小。
各種物資運抵關中。
可以快速推進關中改革。
大周各地的發展陷入一個瓶頸。
這是科技發展水平條件導致的。
但隨著道路越秀越好,鐵路通車。
各地的潛力都在被開發出來。
糞肥,鳥糞肥,以及化學簡易肥料的推廣。
讓老百姓連著數年有著不錯的收成。
另外,長江黃河泛濫區,加高加固堤壩。
引流分洪,水利工程等也在推廣。
可以說,大周是真正走在一個大基建,大發展的時代。
秦布衣在各地的工程方案,在慢慢推進。
很多官員汰換之後,上來的都是實干派。
學過現代管理的一批官員。
自然比那些廢物世族子弟能干。
西秦這邊山地眾多。
其實很多情況,和西南之地有點相似。
雖說關中沃野千里,是大周龍興祖地。
可經過百年戰亂。
胡漢融合。
也是導致山中多胡民。
需要融合,也不是短時間能夠改變的。
“父皇。”
一個激動的聲音響起。
隨之而來的是泰元皇帝的三個小兒子。
十,十一,十三子。
“說了多少遍了。”
“今後叫我父親。”
“你們也不是什麼皇子了。”
見到這三個孩子,泰元皇帝冷聲訓斥道。
“父親。”
“我們三兄弟,是來向您告別的。”
十皇子蕭越躬身道。
“道別?”
“你們要去哪?”
“不是在跟著你們姐夫做事情嗎?”
泰元皇帝詢問道。
“就是因為幫姐夫做事。”
“才會告別父親。”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父親有九個和雪姐照看。”
“我等也放心遠行。”
蕭越再道。
這三位皇子,都是妃嬪所生。
不受寵。
都是世族聯姻的產物。
三人也是自知之明。
如今皇家變故。
他們留在家里反而會有一些矛盾。
所以最早跟著秦布衣做事。
如今要遠行。
來告知泰元皇帝一下。
“越弟,朝弟,聞弟。”
“你們這是?”
蕭寒一臉兄友弟恭的表情,也是好奇詢問。
“父親,九個。”
“我是要被派到隴西修建國道。”
“十一弟要去北方修建國道。”
“十三第是去蜀地修國道。”
“我等三人此去,只怕要很長時間才能回到長安。”
蕭越解釋說道。
三兄弟小的十六歲,大的十九歲。
這個年齡不算大。
可在皇家,並不小。
大秦皇室子弟教育嚴格。
很早就蒙學,熟讀百家。
雖說他們沒有現代科學觀念。
但聰明人,缺少的只是見識,而不是智慧。
跟在秦布衣派來的一些能力出眾官員身邊。
這三人也是頗有收獲。
而且在蒙學夜校,也是學了不少東西。
如今有機會外出。
仿佛是龍出深淵。
三兄弟也在皇宮待夠了。
感到壓抑。
如今能夠外出,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當然高興。
三條國道修建。
都是利國利民,功在千秋的功業。
三人沒法討得泰元皇帝順心。
“你們三人在外做事,莫要丟了我們秦王一脈的臉面。”
“你姐夫在推廣科舉制度。”
“你們做事之余,也要認真學習。”
“未來去參與科舉考試……”
泰元皇帝經歷孩子自相殘殺的慘事。
如今也看的開了。
他只希望,這些孩子能夠平安順遂。
如今三人要遠離長安。
內心還是有些擔心的。
無論是去蜀地,還是隴西,亦或是北方。
都會十分危險,可能被山野匪賊所殺。
但這都是自家孩子,他們要去,自然也是支持。
三位皇子躬身行了叩拜大禮。
緩緩退去。
喜歡我的娘子是窮鬼女帝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我的娘子是窮鬼女帝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