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娘子是窮鬼女帝

第44章 東海大儒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鳳閑 本章︰第44章 東海大儒

    第二日一早。

    朵兒塔娜有了答復。

    她答應了交易。

    雖說知道這次交易會增強大周的國力。

    可匈國獲得的好處,也不可估量。

    這是互惠互利的好事。

    朵兒塔娜和母族的族兄,族叔商量之後。

    大家都是一致同意。

    雖然朵兒塔娜還想多說一些,可都架不住大家的激動和興奮。

    無奈的朵兒塔娜,只能接受交易。

    朵兒塔娜接受交易之後,秦布衣立刻讓朵兒塔娜熟悉劇本,熟練演繹。

    而秦布衣則是去了齊州學宮。

    秦布衣身邊,宮羽,巧兒,紫月緊緊跟隨。

    身後不遠處還有左擎等王府精銳侍衛護衛隨行。

    齊州學宮面積很大。

    在齊州城東北角的大片區域。

    這里有兒童蒙學。

    有類似初高中的系統性數學,物理,化學等教學。

    也有專門的技藝,技術培養。

    無論是管理性人才,還是土木匠工,亦或是醫生,化工冶煉等人才。

    勉強算是教學種類齊備,現代化教學模式初具規模。

    秦布衣將齊州,或者說東海有名望的大儒,學者,都請了過來。

    除此之外,還有道士,醫師,工匠等招來教學。

    因為不可能像現代那般教學,所以稍微做出了不少改變。

    不過,為了未來工業革命,秦布衣盡量全面科學化教學。

    這個學宮,在秦布衣來到齊州的時候,就開辦了。

    這三年來,已經趨于穩定,能夠穩定培養人才。

    當初秦布衣展露經商天賦,開了不少酒樓,得到了王府主母,也就是秦布衣母親薛青禾的認可。

    他這才有資格來管理齊州。

    秦布衣的戰略目標很清晰。

    賺錢用以發展工業革命。

    而人才的培養,則是工業革命發展的基礎。

    早在兒童開蒙時期。

    秦布衣本該隨同王府私塾的孩子們一起學習。

    不過,秦布衣這貨是倒反天罡,直接當起了老師。

    當時私塾的老師,都成了秦布衣的學生。

    秦布衣第一批教出的學生,除了當初的王府私塾老師之外,最多的就是北涼王收養的那些孩子。

    男孩兒女孩兒都有。

    如今的他們,大部分和秦布衣差不多大,十四五歲的年齡,也有稍微大一點的十七八歲。

    因為秦布衣教了他們系統性的科學知識。

    所以,三年前學宮開始,他們就被弄過來當老師。

    最開始兒童蒙學。

    而隨著齊州工業發展,各產業推廣。

    過來學習培訓的匠人,工人越來越多。

    因為秦布衣有完備的現代理論書籍知識。

    就算是很多小老師不具備足夠的教學素養。

    可就算光看這些教學書籍,他們也能受益匪淺,照著讀都能教人。

    秦布衣開辦學宮學校,自然是未來更多的人才培養。

    可因為時代局限性,以及人才的缺乏。

    這般人才培養,基本是邊學邊做事情。

    學宮的如今,更多的是扮演為技術產業工人的培訓機構了。

    但是教學根本,秦布衣沒有變過。

    或許大部分工人匠人,在學習一部分產業理論原理和技藝之後,就會立刻投入工作之中。

    可也有大量的齊州孩童,在按部就班的進行九年義務教育。

    因為古代不比現代,所以秦布衣將小學初中的知識進行了壓縮,基本學個留念就能搞定。

    如今學的最快的一批學生,掌控了小學的知識,而初中知識大多只是做個了解。

    秦布衣不可能將所有學生培養成數學家,物理,化學等科學家。

    加上他們不需要學習英語。

    語文的很多遣詞造句,也不用過于深入。

    雖加入了醫學,工造等學習和了解。

    可如今的教學規劃,已經能夠讓不少孩子有一技之長。

    只要深入培訓一番,就可成為有用之才。

    如今齊州學宮吸納學生,足有五萬多人。

    其中四萬是技術工人,匠人,和一部分科學,主要是冶煉和化學提煉的人才。

    另外一萬就是齊州之中的男女兒童。

    這些男女兒童也好,技術員工培訓也好。

    其實很多人都是因為戰亂災禍逃難到齊州的可憐人。

    能夠在齊州吃飽穿暖,還能有一個安穩的未來。

    大家學習的都很努力。

    當然,也有不少街溜子。

    不過,齊州學宮治學嚴謹,少有混子學生。

    就算再笨的學生,基本都能學到一些東西。

    學宮之中,有不少東海的齊魯大儒坐鎮,這些老古板雖然有點不贊同秦布衣的教學方式。

    可如今的齊州老有所依,幼有所養,人人能夠吃飽穿暖,還能經常吃上肉。

    這等盛世治世之景,那些老幫菜,他們也佩服秦布衣。

    也算是做到了求同存異。

    “魏王。”

    “拜見魏王……”

    學宮的文學館里,一眾老頭子齊齊對著秦布衣行拜禮。

    “嵐淵老夫子,默涵老夫子,商縴公,秦公,杜公……”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諸位可是折煞小子了。”

    秦布衣趕忙扶起這群老頭子。

    這些老頭子,是東海知名大儒,學者。

    門生故吏遍布東海。

    若非不喜朝堂蠅營狗苟,也不會在這里教書育人。

    別看這其中不少老頭子,但都有侍郎尚書之才,。

    封建王朝,不乏清高孤傲的文人大儒。

    很多人無心仕途官場,只想教書育人,名滿天下。

    亦或是因為仕途暗淡,所以辭官歸鄉。

    嵐淵是偽齊丞相,默涵是偽齊的禮部尚書,孔記禮是聖人之後算是嫡系的一個分支,商縴,秦公,杜公等也曾在偽齊為官。

    他們也並非是背叛大周的叛徒。

    而是偽齊獨立已經百年,十五年前才重新被老王爺收復。

    這些大儒,也都是想著保境安民,守衛一方安寧。

    他們大多都是純粹的學問人。

    當初秦布衣開辦學宮,可沒幾個願意過來教書育人。

    主要是秦布衣所作所為有點藐視儒學,重視工學。

    導致很多儒生心有不滿。

    這些大儒,見秦布衣不尊聖人之道,自然不高興。

    可隨著秦布衣一年來做出了巨大成就。

    這些大儒也都被秦布衣折服。

    這些老幫菜脾氣死倔。

    要不是看到秦布衣帶著齊州人過上了好日子。

    他們可不會出山。

    如今齊州一天一個變化,百姓越來越富庶。

    這些老幫菜自然越來越敬佩秦布衣。

    如今見到秦布衣,這些遵循古禮的老幫菜們,一個個越發恭敬。

    “魏王如今的身份,可不單單是世子。”

    “您是陛下的帝君夫婿。”

    “一言一行,皆是皇家威儀,禮儀之表現。”

    “切不可壞了君臣之禮。”

    嵐淵一開口,秦布衣只覺得腦瓜子嗡嗡的。

    當初請這些老幫菜出山,讓他們來擔任學宮山長和學正,也就是老師和教導主任。

    這些大儒天天念經。

    秦布衣被念得雙目失神。

    如今一來,又被念經,秦布衣也是有些無奈。

    “夫子教訓的是。”

    “那個,布衣前來是有些事情。”

    “就是半年前,布衣找諸位幫忙的事情。”

    “就是想問問,哪位夫子能夠助布衣一臂之力。”

    “布衣並非為了私利,而是為了大周百姓。”

    “如今大周積弊,國窮民弊。”

    “天下錢糧財富盡入權貴官員以及富商世族手中。”

    “這次江南大災,我的女帝娘子沒有錢糧賑災。”

    “還是從我們齊州這邊抽調錢糧。”

    “那些富商世族和官員,一個個都是貪得無厭的奸詐無恥之徒……”

    秦布衣一頓抨擊怒斥。

    這些大儒,神色都是憤怒無比,大家都有些同仇敵愾的味道。

    “魏王。”

    “就不能用正常的手段嗎?”

    “那等欺騙行徑,我等飽讀聖人君子之言,實在拉不下這張老臉。”

    默涵老夫子開口道。

    玻璃韭菜騙局,秦布衣找過這些東海大儒。

    就是要將這個局,做的天衣無縫。

    只是,這些老幫菜,都要臉。

    若非秦布衣在齊州受人愛戴敬仰。

    嵐淵,默涵他們,只怕要直接罵秦布衣這貨了。

    叫他們這些要臉的東海大儒去行騙,這不是讓他們晚節不保嗎?

    “諸位夫子,這並非欺騙行徑。”

    “而是救國救民。”

    “大周如今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地步。”

    “江南世族文官聯合,架空皇權。”

    “他們吸噬民脂民膏,不顧國家安危。”

    “你們可知,江南水災,已經死了五十多萬人了,上百萬人流離失所。”

    “百姓易子而食,餓殍遍地。”

    “我女帝娘子,將我們成婚的錢都拿了出來賑災。”

    “百官日夜進出風月場所,一擲萬金,對災情不管不問。”

    “端的是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啊……”

    秦布衣這貨,幾乎是聲淚俱下,將他兩世的演技都用了出來。

    “這群畜生。”

    “枉讀聖賢書!”

    幾位脾氣爆裂的大儒,已經是憤怒怒吼了。

    “我所用之計策。”

    “並非針對平明百姓,不會傷害平民百姓一絲一毫。”

    “而是要將富商世族,權貴百官所貪墨之錢拿出來救濟江南水災的災民百姓。”

    “還望諸位夫子助我。”

    “我等一起拯救江南黎民百姓!”

    秦布衣再度聲情並茂的道。

    甚至單膝跪地,行了一個大禮。

    “魏王快快請起。”

    “切莫失了皇家體面。”

    “老夫這張老臉,也豁出去了。”

    “此次用計,哪怕有損顏面。”

    “有違君子之禮。”

    “但是為了江南黎民百姓。”

    “老夫願意舍棄後世之名。”

    嵐淵老臉正氣的開口。

    一時間,學文館里的老夫子,東海大儒們,一個個都要幫忙。

    秦布衣內心大定。

    嵐淵,默涵等人,在大周文壇名望極高。

    北有嵐默,南有陳乾。

    這就是大周文壇的盛名。

    他們因為是偽齊重臣,再加又不是江南之人,所以倍受江南文管集團排擠。

    十年前還曾進入大周朝堂為官,卻是被排擠辭官而去。

    如今想到當年的恥辱,再加上秦布衣聲情並茂的講述。

    兩位大儒決定。

    哪怕不要這張老臉,也要助秦布衣一臂之力。

    喜歡我的娘子是窮鬼女帝請大家收藏︰()我的娘子是窮鬼女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的娘子是窮鬼女帝》,方便以後閱讀我的娘子是窮鬼女帝第44章 東海大儒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的娘子是窮鬼女帝第44章 東海大儒並對我的娘子是窮鬼女帝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