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佛國靈山,大雷音寺。
與昔日西方教時期的金碧輝煌、琉璃漫天不同,自雲溪執掌佛國後,殿宇間褪去了那些在他看來“晃眼”的華光寶氣,褪去了刻意堆砌的富麗堂皇,反倒添了幾分古樸沉靜的真實感。
金磚鋪就的地面映著淡淡的佛光,卻不刺目;梁柱上的雕刻簡約而莊嚴,皆是渡世救人的典故,而非炫技的繁復紋飾。
雲溪佛祖端坐于寶殿中央的九品金蓮之上,蓮台流轉著溫潤的金光,與他身上素色袈裟相得益彰。
觀音菩薩手持楊枝玉淨瓶,立于左側;陸 一身月白僧袍,靜立右側,眉宇間帶著幾分出塵的淡然。
左右下手,過去佛燃燈古佛身披紅色袈裟,手托琉璃盞,閉目養神,盞中燈火明明滅滅,似在映照輪回;
未來佛彌勒則盤膝而坐,大肚袒露,臉上掛著永恆的笑容,卻無人能看透那笑容背後的深意。
其余諸佛、菩薩、羅漢依序分列兩側,或坐或立,氣息雖皆有所收斂,卻依舊如星辰聚首,將整個大雷音寺烘托得莊重森嚴,空氣中彌漫著歷經萬劫沉澱的佛性威壓。
忽然,一名身披灰色僧衣的接引弟子快步走入大殿,在殿中跪倒,雙手合十,聲音清晰而恭敬︰“無量佛。”
“啟稟佛祖,取經小隊已入靈山界,此刻正在山門等候佛祖宣見。”
雲溪佛祖緩緩睜開眼,眸中佛光流轉,她深吸一口氣,語氣平靜無波︰“他們倒是到得比預想中快些。”
隨即,她看向左側的觀音︰“觀音。”
“弟子在。”觀音上前一步,楊枝玉淨瓶中的甘露輕輕晃動,泛起柔和的光暈。
“西行一事,我佛教由你全程負責,如今他們既已抵達,你且去山門前迎一迎吧。”雲溪的聲音在大殿中回蕩,帶著一絲不容置疑的威嚴。
觀音聞言,深深看了雲溪一眼,但她最終只是頷首應道︰“弟子遵法旨。”
說罷,觀音轉身,蓮步輕移,身影化作一道白光,消失在大殿門口。
燃燈古佛緩緩睜眼,琉璃盞中的燈火輕輕一跳,映得他臉上的皺紋忽明忽暗︰“佛祖,取經功成,佛法東傳,此乃天降功德,實乃我佛之幸。”
雲溪看了他一眼,心中暗自腹誹。
封神量劫後,燃燈道人入西方教,被他封了過去佛的果位。可眼前這尊燃燈佛祖,根本不是他所封的燃燈道人本尊,而是當初接引封的那尊善尸。至于燃燈道人本人……這一千多年來杳無音信,怕是早已被“鳩佔鵲巢”,連真身都被人取而代之了。
當年本尊還覺得,這善尸所化的燃燈佛祖,相較于睚眥必報的燃燈本尊已是難得的“良善”。如今看來,這才是藏得最深的老狐狸——若不是他背後站著“獨”,這過去佛的位置,早就被自己親手摘了。
“燃燈佛祖想說的,怕是不止這幾句恭維吧。”雲溪嘴角勾起一抹淺淡的弧度,語氣帶著幾分似笑非笑,“放心,他會來的。否則,這靈山豈不是少了幾分趣味?”
燃燈佛祖神色不變,臉上依舊掛著那副古井無波的淡笑,微微頷首︰“佛祖明鑒。”
雲溪心中又暗罵了一句“老滑頭”,目光轉向另一側的彌勒佛。
彌勒佛哈哈一笑,聲如洪鐘震得大殿梁柱嗡嗡作響︰“來與不來,皆是定數。佛祖且放寬心,該來的,總歸會來。”
彌勒佛本是凡人修成,成佛後竟將所居世界命名為“兜率天”——如此昭然若揭的名字,絲毫不做任何掩飾,他都不用猜便知其來歷。
畢竟天庭之上,太上老君的居所,可不就叫“兜率宮”麼?
就是不知道眼前這尊未來佛到底是老子的三尸之一呢,還是門下弟子.......
再次掃過座下的“過去佛”與“未來佛”,雲溪只覺得眼皮發沉,實在提不起太多興致。
這靈山看似莊嚴,實則在量劫之下早已被各方勢力滲透,只不過她並不是太過在意,畢竟大家都在‘等’。
他扭頭望向大雷音寺門口,索性閉口不言,靜靜等候。
大殿外,靈山的佛光璀璨,宛如實質的金紗籠罩著整座山頭。山門前的白玉石階上,唐僧師徒四人正望著這座無數僧侶畢生向往的佛國聖地,神色各異。
唐僧雙手合十,眸中卻藏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銳利;孫悟空扛著金箍棒,東張西望間滿是警惕;八戒咂著嘴,似乎在盤算著靈山有沒有素齋能填飽肚子;沙僧則穩穩挑著擔子,目光落在山門內那道隱約的佛光上,若有所思。
觀音的身影如一道清光憑空落在山門前,白衣勝雪,手持的楊枝玉淨瓶中甘露輕晃,映得她眉宇間的慈悲愈發溫潤。
她望著眼前的取經四人組,目光在唐僧身上稍作停留,又掃過孫悟空、八戒與沙僧,最終落在空蕩蕩的身側——那里本該有一匹白馬。
眼見觀音現身,唐僧師徒四人對視一眼,連忙上前行禮。
唐僧雙手合十,躬身道︰“玄奘拜見觀音菩薩。”
觀音微微欠身,以佛光托住他的手臂,避開了這一拜,隨後眉頭微蹙,手掌輕揮,一道柔和的白光閃過,敖烈所化的白馬便憑空出現在四人身旁,馬鬃上還沾著西荒的細沙。
看著重新聚齊的四人一馬,觀音這才開口,聲音清越如泉︰“世尊讓我來迎一迎你們。其中意思,你可明白?”
唐僧垂眉斂目,語氣恭敬卻沉穩︰“弟子明白。”
觀音點了點頭,不再多言,轉身道︰“如此甚好,隨我入殿吧。” 她蓮步輕移,白衣在佛光中若隱若現,率先向大雷音寺走去。
通往大雷音寺的白玉石階漫長而潔淨,兩側的菩提樹葉在佛風中沙沙作響,仿佛在吟誦古老的經文。
越靠近大殿,空氣中的佛性威壓便越厚重,尋常修士怕是早已匍匐在地,可唐僧師徒四人雖各有承壓,卻都穩穩前行——孫悟空有金剛不壞之身,八戒仗著老君親傳的法訣,沙僧本就出身天庭,而唐僧.......佛祖的本尊都在他的體內,他又有何所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