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無幽

第167章 聖賢法則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南華無憂 本章︰第167章 聖賢法則

    ……

    在南華州儒修眼中,最值得尊敬的人是誰?當然是儒山山主。

    這位活了千余年的聖境大能可以說是天下大部分儒修的引路人,也是儒門的頂梁柱。

    那麼在儒山山主之下呢?

    當然是甦南山。

    這位文膽天生的儒山小先生從出生起就被儒山山主收為弟子,年僅六歲時便讀遍了萬卷書,十二歲時便行過了萬里路。

    如今二十八歲,卻已經站在了山海榜前五之列,距離三劫境只差臨門一腳。

    當然是莫大儒。

    這位儒山大長老是與極域雷主、紫海聖主等同一批的大能,踏入準聖境界已經有了百年之久,他當然也已經走過了洗墨池,凝聚出了文膽。

    作為作為最有望聖境的準聖之一,莫大儒對于自己要走的路已經有了一個清醒的認知。

    將他選擇的大道與文膽融合,並可自然而然的踏入聖境。

    但這看似簡單,實則卻難如登天。

    首先莫大儒面臨的第一個難點就是要選擇他要合的道。

    聖賢之道當然不單單只是一條道,其中劃分出來了很多條大道,比如“仁”,又比如“禮”。

    莫大儒修煉的道有著好幾條,但他終究只能選擇一條進行合道,他很清楚自己的極限,根本不可能像大周聖上那樣合三、四條道。

    他迷茫,他糾結,不論是哪條道他都不願意去放棄,所以他一直在等一個機會。

    這個機會就是觀聖書,聖書中有著七十二條聖賢之道的法則,雖然幾千年過去,已經有三十九條法則殘片被取走,但畢竟還剩下三十三條。

    若是能有所參悟,使他對原本修煉的幾條道的其中一條有更深的感悟,那麼他便會選擇融合這條走的更遠的道。

    所以當金光普照整個儒山、聖書浮現在仁義殿穹頂之時,他心中的那份激動半分也抑制不住。

    ……

    在簑衣客和滄瀾聖主沒有突破準聖之前,南華州的準聖僅僅只有十位,甚至比聖境大能還要少。

    所以在南華州向來有著一個爭論,究竟誰才是聖境之下第一人?

    儒修並不善戰,而白家家主曾與極域雷主有過斗法,前者略輸一籌。

    目光當然就只聚焦在紫海聖主和極域雷主這兩位準聖的身上。

    他們兩人都背負著“聖境之下第一人”的稱號,這在眾人看來是一種美譽,但在兩人看來卻是實實在在的負擔。

    “聖境之下”這四個字對于停滯準聖境界百年之久的紫海聖主和極域雷主更像是一種污辱。

    所以當聖書出現的那一個剎那,面對成聖的機緣,他們二人眼底的那份熾熱仿佛比恆星都要閃亮。

    ……

    聖書在儒山弟子的眼中是神聖的,此刻在紫海聖主和極域雷主等人眼中也是如此。

    聖書迸發出聖光灑落在眾人身上,那光是有溫度的,溫暖而和煦,像初春融雪浸潤凍土的涓流。

    就是這一縷縷聖光,在眾人的識海深處鋪開一層層金色文字。

    “原來觀聖書,並不是用眼楮……”秦無幽喃喃自語。

    仁義殿還是那個仁義殿,除了被金光鋪滿之外,再無其他異樣。

    那些金色文字並沒有出現在眼簾之中,而是在聖書打開的那一刻,映入神魂!

    “諸位抓緊時間,聖書只會打開七日時間”儒山之主提醒道。

    聞言,眾人立即閉上雙眼,用神識參悟起那些樸素而又玄妙無窮的鎏金文字。

    ••••••

    在道主與秦無幽說觀聖書這件事的時候,秦無幽就向殿主問過一個問題。

    他問︰“我並不是儒修,也沒想過走聖賢之道,既然如此,觀聖書對我的意義是什麼?僅僅只是為了觀摩先輩走過的路嗎?可前人足跡,未必適配後來者。”

    秦無幽向來都是一個非常有主見的人,尤其是開始掌舵秦家之後,這種性格便愈發明顯。

    文聖也是儒修,也是七十二聖賢之一,他也在文聖天書上留下過關于儒道的見解和感悟,既然這樣,又何必舍近求遠?

    道主並沒有回答他的問題,只是說了一句“你去了便知道了”。

    當三十三條聖賢法則在神識之下變得可感可及時,秦無幽終于明白了道主的深意。

    看,怎麼能與被感知相提並論呢?

    如果說秦無幽當初在蒼梧秘境時,文聖天書收取的是一條完整星辰大道的殘破法則碎片,那麼此時他所觸及的,便是三十三段殘破聖賢大道的完整法則。

    秦無幽通過文聖天書對于法則有過一個深入的了解,嚴格意義上來說,大道可以說是法則,但法則卻不能說成大道。

    拿星辰大道舉例,天地間的星辰大道永遠只有一條。過去,現在,未來,這一條星辰大道無論如何都不會改變或是被改變。

    但星辰法則不同,它可以只有一條,也可以有無數條,這取決于合道星辰大道的聖境大能有多少。

    如大周聖上,它在三百年前合道星辰之後,那麼這世間的星辰法則便多了一條,這一條星辰法則獨屬于聖上。

    星辰府主也是合道星辰,與大周聖上合的是同一條道,但兩者的星辰法則卻是截然不同。

    說到底,法則便是大道在修行者身上的具象化,會因人而異。

    像擺在秦無幽神識前的這三十三條聖賢法則一樣,兩條同源異相的”禮“之法則尤為矚目。

    前者如九霄流火裹挾焚天煮海之威,道紋中浮動著赤金鎏光的祭祀鼎紋,每一縷法則波動都裹挾著千年禮樂 赫煌煌的余韻;

    後者則似萬載玄冰凝就封天鎖地之勢,法則鏈條上結滿霜青色的儀軌刻痕,流轉間盡是天地綱常不可僭越的凜冽寒意。

    “這些都是聖賢先輩從自身大道法則上截取或者說復刻出來的一段完整法則嗎?”秦無幽若有所思︰“若是能夠參悟其中一條,那麼是否可以借此將我紫府中的那條星辰法則修復重組呢?”

    須知,秦無幽借助幾縷殘破星辰碎片施展出的“星落塵寂”便可以撼動聖級陣法,若是完整的星辰法則••••••那威力實在難以想象!

    ••••••

    喜歡帝無幽請大家收藏︰()帝無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帝無幽》,方便以後閱讀帝無幽第167章 聖賢法則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帝無幽第167章 聖賢法則並對帝無幽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