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究竟是何物?”
相里子眉頭緊鎖,眼中滿是疑惑,
“造”字,他自然明白其意,“術”字,他也知曉其含義,
可這“紙”字,卻是頭一回听說,聞所未聞,讓他百思不得其解。
甦齊並未直接作答,而是微微一笑,反問道︰“諸位,平日里用那竹簡,可還順手?”
扶甦輕嘆一聲,率先開口︰“甚是不便。父皇勤勉,日理萬機,每日批閱奏章無數。我曾親眼所見,父皇案牘之上,竹簡堆積如山,兩個身強力壯的力士,專門負責搬運,一個負責將批閱完畢的竹簡撤下,另一個則負責呈上新的竹簡,即便如此,依舊是手忙腳亂,甚是繁瑣。”
張蒼捋了捋胡須,也跟著感慨︰“竹簡笨重,攜帶不便,這還不是最麻煩的。最讓人頭疼的是,竹簡篇幅有限,一根竹簡,至多也就能寫上三十來字。尋常竹簡,一束約有五十至一百片,可即便如此,若要將一部完整的《道德經》盡數記錄,至少也得用上三束簡牘,才能勉強容納,這還是在字跡緊湊的情況下。”
相里子點了點頭,補充道︰“若論替代竹簡之物,帛書倒是一個選擇。帛書質地輕柔,便于攜帶與保管,而且,帛書吸墨性更勝于竹簡,書寫起來也更為流暢。”
“可帛書太過昂貴了!”甦齊一語道破關鍵,“孟子曾言︰‘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由此可見,帛乃是貴重之物,尋常百姓根本用不起。而我所說的‘紙’,其造價遠低于帛書,且產量極大,遠非帛書可比!”
“竟有如此神奇之物?”相里子眼中閃過一絲精光,急切地追問,“那這‘紙’的重量又如何?”
“比竹簡還要輕上許多!”甦齊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
相里子眼中閃爍著求知欲,急切地追問︰“這紙……究竟該如何制作?”
甦齊清了清嗓子,緩緩開口︰“此法,乃是我偶然所得,今日便傳授與你們,且听好了。”
“第一步,斬竹漂塘。”
“需將那嫩竹斬下,截成段,浸泡于水塘之中,讓其充分吸水,軟化縴維。”
“這一步看似簡單,實則至關重要,浸泡時日長短,皆有講究,早了則縴維未軟,晚了則竹肉易腐,需得恰到好處。”
甦齊頓了頓,見眾人听得入神,繼續說道︰“除了竹子,還可加入樹皮、麻頭等物,此乃增韌之法,可使紙張更加堅韌耐用。”
“將這些原料一同放入水中,以巨石壓住,浸泡數日,待其吸飽水分,再細細搗碎,使其縴維充分分離,直至成為細膩的漿狀物。”
“第二步,煮𤇼足火。”
“將搗碎的原料放入大鍋之中,添水,以猛火煮之。”
“此步驟,火候乃是關鍵,需得烈火烹煮,將原料煮至稀爛,化為紙漿。”
“煮時,還需以巨石壓住,使原料充分受熱,煮得更透,更爛。”
“此過程,需得耐心,少則數個時辰,多則一日夜,方能將原料煮至化境。”
甦齊的聲音將眾人的思緒帶入到那熱火朝天的造紙場景之中。
“第三步,蕩料入簾。”
“待紙漿冷卻,便到了最為關鍵的一步。”
“取那特制的竹簾,此簾需以細竹編織,平整而細密,乃是造紙的關鍵所在。”
“以竹簾輕輕舀起紙漿,在水中輕輕蕩滌,使紙漿均勻地附著在竹簾之上,形成薄薄的一層紙膜。”
“此步驟,全憑手藝,需得輕重得宜,快慢適中,方能制出厚薄均勻的紙張。”
“蕩料之時,還需眼疾手快,將多余的水分濾去,使紙膜緊密地貼合在竹簾之上。”
甦齊的聲音抑揚頓挫,每一個細節都描述得淋灕盡致,仿佛親眼所見一般。
“第四步,覆簾壓紙。”
“將紙膜從竹簾上取下,一張張疊放整齊,小心翼翼,不可有絲毫差錯。”
“再用平整的木板覆蓋其上,以巨石壓緊,將紙膜中多余的水分緩緩擠出。”
“此步驟,需得耐心等待,讓水分慢慢滲出,不可急躁,否則紙張易皺,前功盡棄。”
“第五步,透火焙干。”
“待紙膜半干之時,將其輕輕揭下,貼于爐火旁的牆壁之上,以文火慢慢烘烤。”
“此步驟,火候亦是關鍵,不可過猛,以免紙張焦黃;亦不可過弱,以免紙張潮濕,難以保存。”
“需得文火慢焙,讓紙膜中的水分慢慢蒸發,直至紙張完全干燥,方可取下。”
“如此,一張張薄如蟬翼,輕若鴻毛的紙張,便算是大功告成了。”
甦齊的聲音戛然而止,留下眾人沉浸在造紙的神奇過程之中,久久不能回神。
“只是……”甦齊突然話鋒一轉,眉頭微蹙,“竹簡本身具有防蛀功能,而紙張卻不具備,因此,一些長時間需要保存的文件,怕是暫時無法用紙張來保存。”
他補充道,語氣中帶著一絲遺憾。
相里子瞳孔驟然收縮,臉上每一條皺紋都寫滿了震驚,仿佛听到了什麼天方夜譚。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他萬萬沒想到,甦齊竟能將造紙術如此完整地和盤托出,每一個步驟,每一個細節,都清晰無比,毫無保留。
原本心中那一絲懷疑,早已煙消雲散,取而代之的是對這“造紙術”的篤信無疑。
相里子猛地起身,當即大禮參拜。
“甦博士!”
相里子聲音顫抖,帶著難以抑制的激動,
“您所言這‘紙’,倘若真如您描述那般,輕便勝過竹簡,廉價與產量皆遠超帛書,縱然有不防蟲蛀之憾,亦是價值連城,千金難換啊!”
相里子眼中閃爍著熾熱的光芒,仿佛看到了墨家光明的未來,
“倘若此‘紙’問世,百家學說傳播之速,必將一日千里,我等墨家,也將成為百家爭相追捧的座上賓!”
他頓了頓,語氣愈發激昂,
“于陛下而言,小篆亦將隨這‘紙’推廣,書同文之偉業,指日可待!陛下龍顏大悅,定有厚賞!只是……”
相里子話鋒一轉,眼中閃過一絲困惑與不安,
“只是相里子愚鈍,實在不明白,如此天大好處,為何偏偏要贈予我們墨家?此等恩德,無功實在難受啊!”
甦齊見狀,連忙伸手將相里子扶起,
“巨子您這是作甚,快快請起,我可受不起您這般大禮!”
他臉上露出一絲無奈的苦笑,
“您誤會了,我此舉並非無私奉獻,實乃另有所圖啊。”
甦齊目光掃過在場的扶甦與張蒼,
“此術完善之後,所造之紙,必須由文華府全權掌控,這也是為了響應陛下號召,更好地監管百家言論。府正、府長二位大人也在此,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扶甦與張蒼對視一眼,皆是連連點頭稱是。
張蒼那張平日里總帶著幾分慵懶的臉,此刻也變得嚴肅起來,
“甦齊你也是親眼目睹了今日這辯經的混亂場面,簡直不堪入目!下次誰再敢動手,就別想領到紙張!”
張蒼說到激動處,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哈哈哈哈,好一個以紙制衡,妙哉妙哉!”
相里子沉思良久,這造紙術確實百利而無一害。
若甦齊真要驅使墨家做什麼傷天害理之事,自己這巨子以死謝罪便是。
相里子再次大禮參拜,鄭重地向甦齊表示感謝。
相里子將造紙之法牢牢記下,答應保密制作,絕不外傳,挑選之人也絕對是墨家可靠之人。
相里子離去後,甦齊、扶甦、張蒼三人同乘扶甦那輛四馬並駕的豪華馬車。
張蒼臉上此刻寫滿了疑惑,率先打破了沉默︰“甦齊,你為何要將這等天大功績白白送給墨家?”
張蒼摩挲著下巴,眼神中閃爍著精明的光芒,繼續說道︰“若你只是需要工匠,我這邊也能幫你找一些,更不用說扶甦公子了。”
甦齊沉默不語,眼神飄向窗外。
“我想讓墨家站在公子這邊。”甦齊眼神飄忽。
扶甦搖了搖頭︰“百家現在求我,我不需要墨家,是墨家需要我,這,不是真正原因。”
甦齊見狀,知道自己那點小心思根本瞞不過扶甦,只好無奈地嘆了口氣,將心中所想和盤托出。
甦齊沒有平時的戲謔,此刻卻充滿了堅定與執著︰“我不想讓工匠失去創新能力。”
“百家學說,皆是治國理政之道,卻無一門專注于發明創造。”
甦齊的語氣變得激昂起來,仿佛有一團火焰在他胸中燃燒︰“唯有墨家,唯有墨家啊!”
“我華夏,自古以來就不懼怕上天,因為我們堅信人定勝天!”
甦齊的聲音如同洪鐘大呂,在車廂內回蕩︰“天有十日,後羿射下九日;太行、王屋擋路,便有愚公移山;天降洪水,便有大禹治水!”
“而墨家,就是後羿手中那支無堅不摧的箭,就是愚公手中那把開山闢地的鑿,就是大禹手中那根鎮壓洪水的定海神針!”
甦齊的聲音,如同戰場上沖鋒的號角,每一個字都帶著千鈞之力,重重地砸在扶甦和張蒼的心頭。
喜歡扶甦︰老師你教的儒家不對勁啊!請大家收藏︰()扶甦︰老師你教的儒家不對勁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