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張兄,快瞧瞧我給你帶了什麼好東西!”
甦齊聲音中洋溢著難以掩飾的興奮,如同春日里破土而出的嫩芽,充滿了生機與活力。
張蒼抬眼望去,只見甦齊手中提著一塊鮮嫩欲滴的鹿肉,那肉質紋理清晰,色澤誘人,一看便是上等佳品。
“這……這是鹿肉?”
張蒼那張俊朗非凡的臉上閃過一絲疑惑,
“我記得你今日在朝堂之上可是大放異彩,一番慷慨陳詞,竟讓那素來以口才著稱的左丞相李斯都啞口無言,你何時還有閑情逸致去打獵了?”
“左丞相李斯?哈哈,張兄你這話說的,他可是咱們的師兄啊!”
甦齊眉毛一挑,臉上露出一絲狡黠的笑容,他一邊說著,一邊將鹿肉遞給身旁的侍從,示意他們拿去烹飪。
“哼,他是我的師兄,可不是你的!”
張蒼輕哼一聲,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悅,
“而且,他如今已是法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今日更是提議焚書,我可不知道你和我師兄關系竟如此親近。”
“哎呀,張兄,你這話可就見外了!”
甦齊嘿嘿一笑,厚著臉皮湊了過去,
“什麼儒家、法家的,咱們都是一家人嘛!別的我不敢說,但在秦國,法學的根基還是儒學!你那兩個師兄,李斯、韓非子,可都是師從荀子的,而荀子,那可是咱們儒家的亞聖啊!”
張蒼無奈地搖了搖頭,眼中閃過一絲笑意︰
“你這張嘴,不去縱橫家真是屈才了,學儒,可惜了你這副好口才!”
甦齊聞言,眉毛一挑,臉上露出幾分得意︰
“誒,張兄此言差矣,我可是正兒八經的顏回再傳弟子,根正苗紅的顏氏之儒!我這一身浩然正氣,可都是實打實地踐行仁德思想修來的。只不過嘛,我這人向來不喜歡那些虛頭巴腦的玩意兒,跟那些只會動嘴皮子的其他學派自然是大不相同。”
“這鹿肉,你從何而來?”
張蒼突然話鋒一轉,目光如炬,緊緊盯著甦齊,似乎要將他看穿。
“哎呦,張兄,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甦齊眨了眨眼楮,臉上露出一絲神秘的笑容。
張蒼眉頭一皺,眼中閃過一絲疑惑︰
“你這話是什麼意思?”
“該你知道的,你自然會知道,不該你知道的,就別瞎打听了。”
甦齊翻了個白眼。
張蒼被甦齊這番話氣得哭笑不得,他哭笑不得地看著甦齊,
“我算是知道你為何要住在我這里了,那些博士們沒把你打死,真是你跑得快!”
“我前幾日可給你家庖廚說了炒菜法子,不知道他們學會沒有啊,別可惜了這鹿肉。”
甦齊眼巴巴望著那塊鮮嫩鹿肉,口水在嘴里打轉,仿佛已經聞到那誘人香味。
“學會了。”
張蒼淡淡應了一聲,神情沒有絲毫波瀾。
甦齊聞言,眼楮都瞪圓了,聲音中帶著幾分難以置信,
“那昨日我來你家為何只有‘粗茶淡飯’招待我啊?”
張蒼瞥了甦齊一眼,那眼神仿佛在看一個傻子,
“那是因為你昨日沒有帶鹿肉。”
甦齊頓時語塞,感覺胸口像是被什麼東西堵住一樣,
憋屈極了,
他張了張嘴,想反駁,卻又不知該說什麼好。
不一會兒,飯菜便被端了上來,
與昨日不同,這次是四名身著彩衣、身姿曼妙女子,
她們蓮步輕移,款款而來,
那身段,那容貌,看得甦齊眼楮都直了,
心中暗呼︰“這才是真正的秀色可餐啊!”
張蒼見甦齊那副沒見過世面樣子,
忍不住開口,
“你這炒菜法子是怎麼研究出來的?按理說,君子遠庖廚啊。”
“第一,君子遠庖廚不是說君子不去做飯,而是孟子教導說去廚房會殺生,因為仁義所以不要去廚房殺生,你去廚房當個素食主義者完全沒有問題,還符合孟子定義。”
甦齊一邊說著,一邊不著痕跡地咽了口口水,
眼楮卻始終沒有離開那幾名女子。
張蒼眉頭微挑,
“這本意我是知道,但看你這樣子就知道,肯定沒有殺過雞見過血,那如何會做飯呢?”
“所以就是第二,我覺得孟子這話意思是,廚房做得飯太難吃了!所以君子要遠離它!!但是遠離解決不了難吃問題,所以應該去改良啊,這炒菜的做法就是我改良出來的。”
甦齊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
眼神卻依舊在那幾名女子身上流連忘返。
張蒼听了,默默點頭,
心中暗想,
“這家伙,歪理倒是一套一套。”
不過,這炒菜的味道,確實比之前那些水煮菜強多了。
只見張蒼並未動筷太多,便已放下,不再進食,而是專注欣賞起眼前舞姿。
甦齊目光掃過他碗中,飯量較昨日少了一半,心中疑惑漸起。
“可是這炒菜不合你胃口?”甦齊忍不住開口,打破了這片刻的寧靜。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非也,”張蒼微微搖頭,目光依舊停留在舞女身上,“此法烹飪,味道甚佳。”
“那你怎的只吃了昨日一半飯量?”甦齊更加不解,追問道。
“過食油膩,易傷脾胃,脾胃運化水濕能力一旦減弱,則……”張蒼開始滔滔不絕地解釋起來。
“停停停,你不吃便罷,算我多嘴。”甦齊連忙打斷,心想這能活到一百零四歲的人,果然講究。
待甦齊酒足飯飽,張蒼卻並未如往常般離去,而是命人收拾殘羹,奉上兩盞茶,讓左右退下。
甦齊見張蒼反常舉動,心中詫異,他可是清楚得很,往日里張蒼用膳完畢,總會攜兩名侍女消食漫步。
“有事直言吧,肉我已下肚,你也不必擔憂我賴賬。”張蒼直截了當地說道。
“嘿嘿,不愧是荀子高徒,果然什麼都瞞不過你。”甦齊嬉皮笑臉。
張蒼翻了個白眼,沒好氣地說︰“有話快說,有屁快放,別把老師搬出來,能辦的我自然會辦,辦不了的,你就是搬出老師也沒用。”
“恭喜張御史高升,秩比一千石。”甦齊拱手道賀,臉上笑容更盛。
“怎麼回事?”張蒼眉頭緊鎖,眼中閃過一絲警惕,“你莫不是想舉薦我去統領那文華府吧?”
“嘿,你想得美!”甦齊撇了撇嘴,“統領之人乃是扶甦公子,你不過是個副手罷了。”
...............................................................
時間悄然回溯,指針撥回一個時辰之前的東宮。
扶甦話音剛落,甦齊唇齒輕啟,緩緩吐露出一個名字,如同深潭中投下一枚石子,激起層層漣漪︰“張蒼。”
扶甦劍眉微蹙,腦海中迅速搜索著關于此人記憶,此人乃是荀子親傳高徒,只是平日里低調至極,似乎並未有何驚世駭俗之舉,更未曾听聞他立下過什麼汗馬功勞。
“此人現居御史之位,主管檔案與圖書,編纂史書,乃是不可多得博聞強記之才。”
“此人涉獵之廣,世間罕有,對書中知識更是了然于胸,如數家珍。他師從荀子,對儒學精髓領悟不可謂不深,實乃我儒家正統弟子。”
“更難能可貴,其兩位師兄,韓非子與李斯,皆是法家學派中流砥柱,對律法鑽研之深,理解之透徹,世人難以望其項背。張蒼在擔任御史期間,將我大秦所藏圖書盡數閱遍,可謂一人閱盡天下書!”
扶甦眼眸中閃過一絲驚訝,轉瞬即逝,他那張俊臉上寫滿了疑惑︰“此人竟有如此大才!那為何至今僅是一個小小御史,秩比不過六百石?李斯既是他師兄,為何從未向父皇舉薦于他?”
甦齊臉上浮現出一抹無奈神色,︰“他與我頗為相似,都是性情散漫之人,他之所以求取御史這個專管圖書職位,只是因為他痴迷于讀書,無意于官場沉浮。”
“那他可願前來統領文華府?”扶甦聲音中帶著一絲急切。
“不,統領文華府之人,只能是公子您。”甦齊斬釘截鐵地回答,語氣中沒有絲毫回旋余地。
“這,是公子向陛下證明自身價值的絕佳契機。向陛下證明,有能力駕馭百家思想,而非被其所縛。我昨日那番驚世駭俗之言,也是是為了打破公子對儒學的固有認知。並非六經注我,而是我注六經。陛下絕不會允許一個被特定學派束縛的繼承人。儒學好用就用儒,法學好用就用法,但絕不能成為儒士或法士。”
扶甦聞言,身軀微微一震,眼神中閃過一絲明悟。
他默默地點了點頭,若有所思。
“至于張蒼那邊,你不必擔心。我會親自去說服他,他一定會來的。”
甦齊拍了拍胸脯,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
“對了,先生,您方才所言,東出齊國有一半島,南過百越有一片廣袤土地,甚至往東還有更大的島嶼,這些地方,扶甦聞所未聞,不知先生可否詳細說說?”扶甦突然想起甦齊之前所言,眼中充滿了好奇。
甦齊一愣,沒想到扶甦還惦記著這事,他本想敷衍過去,但看著扶甦那求知若渴的眼神,又不忍讓他失望。
“也罷,今日便與你說道說道。”甦齊清了清嗓子,開始了他的“地理科普”。
“東出齊國,有一半島,名為遼東,此地三面環海,一面接陸,地勢險要,易守難攻,乃是兵家必爭之地。”
“南過百越,有一片廣袤的土地,名為交趾,此地氣候溫暖,雨水充沛,土地肥沃,一年三熟,物產豐富,乃是魚米之鄉。”
“至于往東的那個大島嶼嘛……”甦齊故意賣了個關子,看著扶甦那愈發好奇的眼神,才緩緩說道,“此島名為夷洲,面積比遼東半島和交趾加起來還要大,島上資源豐富,土地肥沃,若是能將其納入大秦版圖,則大秦的疆域將更加廣闊,國力也將更加強盛!”
扶甦听得目瞪口呆,他從未想過,在大秦之外,竟然還有如此廣闊的天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先生,這些地方,您是如何得知的?”扶甦忍不住問道。
“這個嘛……”甦齊神秘一笑,“我自有天授。”
...............................................................
時間指針悄然撥回,場景切換至現在。
張蒼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自有天授?”
甦齊臉上卻依舊保持著那副雲淡風輕的模樣,悠然開口︰
“子不語怪力亂神,夫子不願說話,施展怪力亂打鬼神,我這是跟夫子學的,某一日痛打鬼神後知道的。”
張蒼額頭的青筋暴起,顯然是被甦齊這番胡攪蠻纏的話給氣得不輕。
他冷哼一聲,
“甦齊,你少給我來這套!我可不願意去什麼文華府,我本就是懶散之人,看看書,欣賞欣賞美人,我不喜饒舌,文華府這地方想想都知道能把人煩死。你不是給扶甦公子分析的很好嗎,你為何不去?”
甦齊直白的說道︰
“我沒有一個擔任左丞相的師兄。”
張蒼那張俊臉上閃過一絲揶揄,
“哦?是嗎?可我瞧你今日在朝堂之上的樣子,可不像怕我師兄的樣子啊。我可不會去的,百家之言在此審核,听著就覺得麻煩。”
甦齊沉默了,
他想到了歷史上的張蒼,
那個曾經意氣風發,卻又命運多舛的張蒼。
他想到了張蒼逃回老家,
加入了反秦的起義軍,
卻又因為犯錯差點被斬首,
幸得王陵求情才保住性命。
後來,張蒼跟隨劉邦,
身先士卒,斬將奪旗,
立下了赫赫戰功。
再後來,張蒼又被封為北平侯,
鎮守邊關,抵御匈奴,
保衛著大漢的安寧。
最後,張蒼成為了大漢的計相,
為大漢的繁榮昌盛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甦齊心中暗自嘆息,
張蒼這一生,可謂是跌宕起伏,
充滿了傳奇色彩。
他不想讓張蒼再走上這條充滿荊棘的道路,
他想讓張蒼過上他想要的安穩生活。
甦齊抬起頭,目光堅定,直視張蒼,語氣低沉,卻字字千鈞︰“陛下,時日無多了。”
喜歡扶甦︰老師你教的儒家不對勁啊!請大家收藏︰()扶甦︰老師你教的儒家不對勁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