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選定加蓬作為太空電梯建造地址後,御秦集團全力開動。
僅僅花費一個月的時間,一座佔地數百平方公里的太空電梯基座便拔地而起。
施工現場,大型機械轟鳴不斷,運輸車輛往來穿梭,井然有序。
先進的建築技術與精密的工程規劃在這里完美融合。
3d打印技術被大規模應用于基座關鍵部件的制造,不僅極大提高了生產效率,還保證了部件的精準度與質量。
自動化施工設備在預設程序的控制下,高效地完成著挖掘、澆築、搭建等各項繁重任務,大幅減少了人工操作的時間與誤差。
這般堪稱神速的基建效率,讓全球為之側目。
即便是以強大基建能力聞名于世、素有“基建狂魔”之稱的華國,在目睹御秦集團這一壯舉後,也不禁對其高效與實力表示由衷贊嘆。
御秦集團在太空電梯基座建設上所展現出的推進節奏,著實令人驚嘆。
隨著基座順利建造完畢,消息如洶涌潮水般迅速傳遍世界各個角落。
各國政府、科研機構以及商業巨頭們紛紛陷入震動之中。
原本對御秦集團“天梯”計劃能在2025年前建成持觀望甚至懷疑態度的人們,此刻也不得不重新審視這一前所未有的宏大工程。
世界各國看到了御秦集團將構想轉化為現實的強大執行力。
意識到參與“天梯”計劃,極有可能在未來的太空探索與開發領域佔據先機。
科技強國們希望借助自身在航天技術、材料科學等方面的優勢。
與御秦集團在關鍵技術研發上展開合作,共同攻克太空電梯建設中的技術難題。
資源豐富的國家則期望通過提供原材料等方式,深度參與項目,為後續的太空資源開發謀求一席之地。
而一些經濟實力雄厚的國家和企業,更是希望通過投資,分享項目成功後的巨大紅利。
面對紛至沓來的合作邀約,御秦集團在嬴 宸的指示下,全部予以回絕。
在嬴 宸眼中,與其他國家攜手推進太空電梯計劃,純粹是多此一舉。
從科技維度審視,嬴 宸有著絕對的自信。
御秦集團旗下匯聚了全球頂尖的科研人才,他們在太空電梯相關技術領域深耕多年,積累了海量的前沿研究成果。
無論是在材料科學方面,還是在動力傳輸與控制技術上,相關技術已領先全球同行幾十甚至一個世紀。
嬴 宸堅信,放眼當下世界,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在太空電梯技術的綜合造詣上超越御秦集團。
資源層面,御秦集團同樣底氣十足。
集團旗下產業廣泛布局,涵蓋了礦業、能源等多個關鍵領域。
在全球範圍內,擁有眾多優質的礦產資源開采權,從用于建造電梯主體結構的高強度金屬礦,到制造電子元件所需的稀有金屬礦,一應俱全。
能源方面,不僅在傳統能源領域有著深厚根基,在新興的量子能源、可控核聚變能源研發上也走在世界前列,足以保障太空電梯建設與運行所需的龐大能量消耗。
因此,在資源供應上,御秦集團完全能夠實現自給自足,無需依賴他國。
在嬴 宸的考量中,與他國合作不僅無法帶來實質性的助力,反而會滋生諸多弊端。
不同國家在項目推進流程、質量標準、利益訴求等方面存在巨大差異,這勢必會在合作過程中引發無休止的協調會議與矛盾沖突,嚴重拖延項目進度。
同時,國際合作往往伴隨著復雜的政治因素,一旦合作關系出現裂痕,極有可能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對太空電梯計劃乃至御秦集團的整體戰略布局造成難以估量的負面影響。
所以,在他心中,獨自推進“天梯”計劃,才是確保項目高效、順利實施,實現自己稱霸太空野心的最佳路徑。
御秦集團這番果斷拒絕各國合作請求的舉動,無疑在國際社會中投下了一顆重磅炸彈,激起了千層浪。
世界各國對此反應強烈,普遍流露出不滿情緒,在他們眼中,御秦集團的行為無疑是極度自負的體現,甚至可用狂妄自大來形容。
從各國的視角來看,御秦集團此前雖然在軍事、工業等領域成績斐然,玄鳥軍武的先進武器裝備、大秦重工的強大制造能力都有目共睹。
然而,在航天事業這一特定領域,御秦集團卻從未有過令人矚目的亮眼表現。
他們沒有參與過任何大型國際航天項目,也未公開過諸如先進航天發動機技術、高精度太空導航系統、超遠距離太空通信技術等這類航天尖端科技成果。
在各國航天機構與企業長期的耕耘下,航天領域已形成了一套相對成熟且復雜的技術體系,每一項關鍵技術的突破都需要大量時間、資金與人力的投入。
在航天飛行器的動力方面,傳統化學燃料發動機的效率提升已趨近瓶頸,而新型的離子推進、核熱推進等技術,是當前各國航天科研的重點攻堅方向。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許多國家的科研團隊在這些領域歷經多年探索,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如部分國家已成功在衛星上應用離子推進技術,實現了更高效的軌道調整。
反觀御秦集團,在這方面幾乎毫無公開信息,外界對其在航天動力領域的研究水平一無所知。
太空導航與定位技術同樣至關重要,精準的導航是航天器在浩瀚宇宙中安全飛行、準確抵達目標的關鍵保障。
全球各大航天強國都在不斷升級本國的衛星導航系統,提升定位精度,拓展覆蓋範圍。
而御秦集團在這一關乎航天任務成敗的核心技術上,同樣沒有任何可圈可點之處,未曾展示出哪怕是初步的研究成果或技術設想。
基于上述種種,各國難以理解御秦集團何來的底氣,如此堅決地拒絕合作,獨自攬下建造太空電梯這一史無前例的超級工程。
在他們眼中,御秦集團的行為無異于在沒有任何準備的情況下,貿然挑戰一座高聳入雲的險峰,充滿了不切實際的幻想,其拒絕合作的態度,更像是一種盲目自信下的傲慢。
這也難怪世界各國對御秦集團的不滿情緒日益高漲。
就在世界各國滿心篤定,認為御秦集團終會因自身實力短板而回心轉意,重新考量合作提議時,御秦集團以一場震撼全球的太空行動,徹底顛覆了外界的認知。
僅僅一個星期,御秦集團的航天發射場便成為了世界矚目的焦點。
一輪又一輪的超大型運載火箭從發射台上呼嘯而起,拖著長長的尾焰,劃破蒼穹。
這些超大型運載火箭體型龐大,遠超常規型號,其承載能力和技術復雜度都達到了令人驚嘆的程度。
每一次火箭發射,都伴隨著巨大的轟鳴聲,仿佛是御秦集團向世界發出的有力宣告。
更為驚人的是,這十幾輪發射任務的成功率竟然高達百分之百。
在航天領域,發射任務的成功率向來是衡量一個國家或組織航天技術水平的關鍵指標。
即便是航天強國,也難以保證如此密集發射下的高成功率,更何況還是在一個星期內的連續發射。
要知道,每一次成功發射,都意味著火箭的設計、制造、組裝、調試以及發射流程等各個環節的精準無誤,背後是無數復雜技術的完美協同。
而在這一系列發射任務中,御秦集團甚至成功將16名宇航員送上了太空。
這一壯舉,不僅展示了御秦集團在載人航天技術上的深厚造詣,更彰顯了其在航天器設計、生命保障系統、軌道交會對接等一系列關鍵技術上的成熟與自信。
消息一經傳出,全球震驚。
各國航天專家們紛紛對御秦集團的這一成就表示難以置信。
曾經質疑御秦集團航天實力的聲音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一片驚嘆。
那些原本認為御秦集團在航天領域毫無建樹的國家,此刻不得不重新審視這個超級巨頭。
國際媒體紛紛以頭版頭條報道這一事件,御秦集團的名字再次成為全球熱議的焦點。
在這場與世界預期的博弈中,御秦集團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的實力。
讓世界看到了其在航天領域不容小覷的潛力,也為後續太空電梯計劃及其他宏偉太空項目的推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時光悄然流轉至2021年,在短短半年的建設中,御秦集團的太空工程取得了堪稱奇跡的飛躍。
“天梯”工程穩步推進,目前已完成20的建設進度。
在加蓬這片土地上,一座高大巍峨、直插雲霄的太空電梯雛形已然矗立。
數千米的高度,鋼鐵架構冷峻而奪目,在日光下閃爍著金屬特有的光澤。
相較之下,“蒼穹”工程的進展更為迅猛,完成度已達30。
于近地軌道之上,一座巨型空間站——“昊天”已基本成型。
其規模堪稱宏大,足足是國際空間站的6倍之巨。
巨大的太陽能板如同展開的巨型羽翼,在無垠宇宙中緩緩轉動,源源不斷地收集著來自太陽的能量,為空間站的運轉提供動力。
站內各類先進的科研設備與生活設施正在緊鑼密鼓地安裝、調試之中,待全面竣工之時。
“昊天”空間站必將成為御秦集團探索太空的前沿陣地,為科學研究、太空資源開發等諸多領域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令人矚目的是,御秦集團還臨時增設了“乾元”實驗項目。
在遙遠的軌道深處,一座專為科學研究打造的空間站拔地而起。
盡管“乾元”空間站最終建成後的規模遠不及“昊天”,但其體量依然數倍于國際空間站。
它專注于各類前沿科學研究,從神秘宇宙射線的探測,到新型材料在極端太空環境下的性能測試,研究範圍廣泛且深入,致力于為探索宇宙未知領域積累寶貴數據、提供堅實理論支撐。
面對御秦集團如此令人驚嘆的建設速度,世界各國皆陷入了深深的焦慮之中。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他們清醒地認識到,太空這片廣袤無垠的未知領域,蘊含著無盡的資源與無限的發展機遇。
一旦御秦集團成功完成“天梯”工程,憑借其在太空領域的先發優勢,極有可能在未來的太空資源開發、星際探索等關鍵領域獨佔鰲頭。
屆時,其他國家在太空領域的發展步伐必將嚴重受阻,甚至面臨被遠遠甩在時代列車之後的嚴峻局面。
于是,各國在焦慮與緊迫感的驅使下,紛紛緊急召集高層智囊,召開閉門會議,全力商討應對御秦集團太空攻勢的策略。
以航天技術底蘊深厚著稱的大國們,更是當機立斷,紛紛大幅加大對本國航天項目的資金投入,試圖在這場沒有硝煙的太空競賽中奮起直追。
一時間,全球航天領域風雲再起。
華國,憑借著長期以來在航天領域的穩健積累與持續創新,迅速宣布了一項宏偉的太空拓展計劃。
該計劃涵蓋了新一代載人飛船的研發升級,旨在提升載人航天的安全性與任務執行能力。
同時,還規劃了對月球南極區域的深入探測,著眼于開發月球潛在的寶貴資源,如富含氦 3的月壤,為未來地球能源結構的優化提供可能。
米國,這個曾經在航天領域長期佔據領先地位的國家,自然不甘落後。
他們公布了一項太空探索計劃,重點聚焦于火星載人登陸任務的前期籌備。
投入大量資金用于研發新型重型運載火箭,其推力將遠超現有型號,以滿足火星任務所需的巨大載荷要求。
同時,積極開展火星基地建設的概念設計與關鍵技術研究,試圖在火星探索與開發方面搶得先機。
北亞羅斯聯邦,雖在前期受困于經濟等因素,但在航天領域的技術實力依舊不容小覷。
他們宣布重啟一系列擱置的太空項目,重點發力于太空軌道基礎設施的建設與完善。
計劃在近地軌道構建大型科研與資源補給空間站,增強在太空環境下的長期科研能力,並為後續的深空探測任務提供物資中轉與技術支持。
此外,還將加大對小行星探測技術的研發投入,期望在小行星資源開發領域佔據一席之地。
這三大老牌航天強國的太空計劃一經公布,便在全球範圍內引發廣泛關注,航天領域的競爭愈發激烈。
一場圍繞太空資源與技術主導權的角逐,正以白熱化的態勢全面展開。
而御秦集團,無疑成為了這場角逐中各方關注與追趕的焦點。
只不過,在國際社會一片緊張氛圍中,未受任何影響的御秦集團依舊按部就班、有條不紊地推進著各項工程建設。
.......
御秦集團——“昊天”大型空間站
御秦集團——“乾元”空間實驗室
喜歡從紅海行動開始做大做強請大家收藏︰()從紅海行動開始做大做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