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九與王九兒在半路上踫上了一股韓國潰軍,連忙拽住一名將領詢問周方的去向。
將領見鄭九二人氣度不凡,並不敢造次,拱手道,“昨日大帥的兵馬還在黃岐與魏軍主力作戰,我等撫州軍作為側翼在臨兆被魏人沖散,奉我家董將軍之命南撤,現在不知大帥的行轅在何處?”
“都城慶陽如何了?”
“恐已陷落……”那將領面有慚色。
鄭九謝過對方,決定繼續北上。
“搞不懂你,你是大周子民,公主李默魚又對你極為看重,為什麼不回大周去幫幫她,在韓國險地你難有作為……”
王九兒的話說一半,見鄭九遙望北方滾滾煙塵,根本沒有搭理她的意思,沉思中冷峻的氣度不怒自威,便說不下去了。
黃岐在慶陽東南三百里,距離二人所在的新甸縣不足二百里,說明魏人的兵峰很快,韓軍的主力應該是崩潰了。
沉默良久後鄭九才道,“其實在哪里都一樣,天下之亂已起,恐再難遏制。”
“但是公主殿下畢竟在牢籠中……”鄭九的話听上去有些高深莫測,但王九兒還是試圖說服鄭九回大周。
“她暫時不會有事,西北邊鎮和府軍的重要將領都是她的人,李希投鼠忌器,沒那麼大能量一口氣把所有人都換掉。”
“你怎麼知道?李希絕對的心狠手辣……”
“如果不出意外,浩瀚國也應該盡起大軍了,李希可不傻。”
鄭九的這番言論倒是讓王九兒吃了一驚,她離開大周後,先趕去齊國參加尋龍天榜盛會,剛到濟康城便傳來李戴士死了的消息。
隨後便是李希政變,囚禁李默魚,還發下海捕公文要緝拿李默魚身邊的幾個奸佞小人,其中就有王九兒。
沒奈何,盛會之後,王九兒便迅速離開齊國,花費數日時間經宋國來到韓境,她倒也不是無的放矢,而是終于收到了同門線報,鄭九在韓國。
前前後後算起來已經一個月有余,這期間雖然世事變化太快,但王九兒離京時見過邊關奏報,一切正常,浩瀚國十大部族,跨域遼闊,如何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完成大軍集結?
但見鄭九不似在開玩笑,難道他會算卦了?
還真被王九兒猜對了,鄭九還真會算卦,繞了很遠一個圈子終于把師父木華老道最為本業的東西給拾了起來,卜算。
鄭九其實不信這玩意兒,在與周方掃蕩百道門妖孽的時候,只是經常翻看道門的各種典籍。
尤其是經堂的書,很多東西都現學現用,非常有效,其次是術堂的典籍,越看越有興趣,以至于把每日修行打坐的時間都擠佔了不少。
這些五花八門的知識和技法仿佛為鄭九打開了另一個世界之門,同樣是修行,道門的方法最為正統,也最擅于總結規律,由此延伸出來的支脈技法多如繁星,堪稱博大精深。
迷進去了,似乎就有些不務正業。
可鄭九總是忍不住,每次嘗試用新的技法尋找和擊殺那些邪祟妖孽時,都讓周方嘆為觀止,驚為天人,以至于二人在後面的一段時日里所向披靡,罕有對手。
甚至二人剛剛抵達下一個縣,百道門的人都已跑光了,邪祟也躲得遠遠的。
說來也怪,即便這般不務正業,鄭九的修為似乎一點也沒落下。
丹田氣海中的那個耀眼的金丹已經完全暗淡,現在變成了暗紫金色,氣海又擴大了一倍有余,金丹中央那個黑乎乎的影子也越來越清晰。
鄭九知道,影子便是元嬰的雛形,它成長的非常快。
道元符種沒有明顯變化,第二片葉子由翠綠變成了深綠,鄭九感覺到這片葉子的成熟,預示著第三片葉子很快會生長出來。
還是玄陽心經的精進最快,眼看要突破第六重,玄門開陽關。
一旦突破這一重,鄭九的武道境界也會隨之提升,至少是一個小境界,只是鍛陽術的風雷篇還差點意思,不務正業下只領悟了十六式,剛剛好一半,差強人意。
只要修為不落下,鄭九便不會太在意,也正是因為這種順其自然的心態,恰恰符合了道門道法自然、水到渠成的修行主旨。
道理誰都能說,但能真正做到的極其罕有。
博覽群書,涉獵眾多,鄭九終于開始摸索師父的主業,卜算是術堂中最為精髓的學問。
這東西剛開始的時候太過晦澀難懂,牽扯的旁門雜學也極多,從易理易經到卦辭卦象,從星相運轉到時辰對應,再到地理氣象變化等等,鄭九曾一度棄之不理。
某一次,在尋找一條渡陰之路的入口時,雜亂的曠野、田地幾乎無跡可尋,鄭九便不自覺的抬頭觀看天象,再結合地貌氣運,用星相與時辰變化定方位,居然找的極準。
好像沒什麼道理,卻又蘊含著星辰走向與天地變化關系的大道,由此,鄭九便開了一竅,雖然離著完全頓悟還遠,但總算入了門。
這些復雜的東西按一定方式歸納起來就是大道的邏輯,天下大亂的勢已起來,只能順勢而為。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修行界最先火拼,緊接著列國中的魏人率先發難,就不難理解一直窺視中原的胡人會怎麼做,再結合主要星宿位置的挪移順序,大致能判斷出浩瀚國何時起兵。
準與不準,鄭九不知道,但時局演化的邏輯絕對錯不了。
二人往北走了不到三十里,再度踫到了潰兵,而且一股接著一股,非常多,鄭九找人詢問後,印證了自己的判斷,韓軍主力崩潰,正向黃岐以南各自潰退。
那麼,魏人的前鋒部隊便不遠了,可能就在數十里之外。
如此情況,恐怕便沒有繼續觀察的時間,鄭九攔住了一股人數最多的潰兵,大概有二三百人,然後亮出了周方的帥令。
領頭的將領苦笑,“大帥此刻都不知所蹤,不知這位兄台攔阻我等有何意義?”
“收攏殘部,跟著我。”
“敢問兄台官居幾品?有沒有上陣打過仗?見沒見過魏人的兵峰?黃岐已經丟失,放我這些兄弟一條生路吧。”
“某不喜廢話,再敢�@鹵惆橇四閼饃 住!敝>帕 湯溲院淺狻 br />
“哦呦,軍爺今日便看看,你有何等本事……”
將領的話還未說完,王九兒已經動手了,一把將其從戰馬上拽下來,三下五除二便把此人全身甲冑給扒了個干淨。
整個過程干淨利落,這名將領全程毫無反抗之力。
很多潰兵被二人的舉動給嚇了一跳,只敢鼓噪不敢向前,也有忠心膽大的親兵,雙手舉刀鼓動眾人殺了莫名其妙的二人,搶回將軍。
“我奉大帥周方之令,在黃岐以南收攏殘兵,重新組織臨兆到新甸的防線,何人敢抗命?!”
鄭九舉著帥令大喝,手里的金牌牌非常管用,絕大多數鼓噪的士兵都不吭聲了,很多人還把舉著的刀槍收了起來,一兩個死硬分子被王九兒沖過踹翻,然後一刀結果性命。
如此,鄭九二人便順利收攏了第一支韓國潰軍。
喜歡列國大修士請大家收藏︰()列國大修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