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說開,三人之間的隔閡便消失了。
回想軍旅中,大家出生入死,患難與共的往事,又是一番唏噓。
恰在此時,謝家老翁也已把飯菜燒好,年歲大了,手腳慢些,菜品也不多,一盤燒雞,兩樣炒時蔬,兩碟小菜,一碟子花生米。
但味道極好。
“老丈家中可有酒水?”
“有,鄉下人自釀的,不知能不能入得三位好漢的口。”
“只管拿來!”
馮啟年相當大氣的一拍桌子,大有立刻擲下一錠銀子的豪邁,卻忽然發現手中空空,囊中亦是羞澀,便撓頭訕訕坐下。
王九不動聲色的扔出一錠銀子, 當一聲足有十兩之重。
“用不著,用不著。”謝家老翁直擺手,“百兩銀子,餐食住宿酒水全包,無須額外再給。”
大家推讓一番,老翁堅持不受,也只得罷了。
一餐飯,三人推杯換盞,邊喝邊聊,倒也相當熱鬧,直到入夜才散。
馮啟年喝多了,一頭倒在床上便呼呼大睡。
鄭九卻陷入沉思,原本試圖梳理與王九結識的過程,卻不知道為什麼想著想著,思路就跑偏了。
甦老夫子、馮默聲、木華道長等身影一個個從腦海中浮現,卻又很快飛逝而去,他們或是不在了,或是生死未卜。
沒有太多傷感,只有一種情緒流逝太快虛幻感覺。
自從雙峰要塞入關以來,遭遇了太多的戰亂與仇殺,見過數不清的人間慘禍,無論銀州城還是兩次短暫的軍伍生涯,皆是如此。
相較之下,反而是在含山縣城汲水送水的日子最為安逸,雖然只有短短二十天,那種恬靜無憂是他極少能體會到的,實在珍貴。
其他的,能在記憶中翻出來的畫面都是殺來殺去。
為什麼?就為那傳說中的真龍?
鄭九自然很清楚真龍說法的由來,是自青陽道門流傳出來的讖語,卻被他的祖父鄭乾坤證實為真言。
所以,世人都會說,天玄真人窺天機之後,中州大陸的一切都不同了,都開始圍繞誰是真龍,真龍何時現世這兩個核心問題轉圈圈。
只有真龍現世,才能再造靈氣,仙師們方有再開天門渡劫飛升的希望,那些列國也將不復存在,因為真龍只有一條。
列國最終會走向大一統,听上去很光鮮,但按現在的形勢做派,想想都可怕。
也許是為了這個大一統,無論凡人列國、修行界的隱世宗門,還是武道世家都開始畫圈圈,都想把別人圈在里面消滅干淨,因為消滅了所有對手,真龍是誰反而不重要了。
殊不知自己也在別人畫的圈圈中。
于是,隱世宗門大打出手,凡人列國連年戰爭,武道世家相互攻伐追殺,大家在圈里圈外忙的不亦樂乎,打的你死我活,可誰在乎過那些手無寸鐵的凡生?
鄭九親身經歷過的兩次大戰,哪一場不是死傷數十萬人,就更遑論那些因戰爭流離失所的災民,他們是最卑微的螻蟻,惶惶不可終日,一不小心就飛灰湮滅,可他們從未得罪過誰……
再如眼前這位發出鼾聲的馮家公子,還有那位王九兒,即便是世家子弟又能如何?又是誰造成了他們背井離鄉,亡命天涯?
鄭九為螻蟻們悲哀,也為他們感到悲哀,更為自己悲哀,因為圈圈的原點指向了青陽道門,指向了他的祖父鄭乾坤,他被修士們尊稱為天玄真人。
忽然就有一股去青陽道門尋找祖父的沖動,甚至一度難以遏制,而老道士呂正平的話也隨之從腦海蹦了出來,奉勸鄭九千萬莫要回道門,至少現在還遠不是時候。
兩股力量在思緒中相互撕扯,讓鄭九煩躁和痛苦,直到听見了雞鳴聲。
原來已經東方破曉,一夜胡思亂想的鄭九,很罕見的沒有修行,沒有入定自觀。
院中傳來破空之聲,甚是有力道,有人在打拳。
鄭九干脆起身到院中,打拳之人居然是謝家老丈,打的是非常普通的當地沖拳,這種把式只為煉體,不具實戰性。
“老丈好身手。”
“哈哈,花架子,只為活動一下老朽的筋骨。”
“您這把年紀,拳腳虎虎生風,實屬不易。”
“此乃華山派的外門煉體養生拳,老朽練了十多年了,越練越有些小遺憾,有時候偷偷在想,若是年輕的時候也上了山,現在是不是另外一副光景?哈哈……”
老翁一番話,頗有些朝聞道夕可死的感覺,看似客套的尋常之語卻讓鄭九悚然一驚,忽然間悟到了什麼,連忙神色肅然,恭恭敬敬的向謝老丈施了一禮。
“哎,使不得使不得,不知好漢這是做什麼?”
“老丈的話讓小子明悟了一番道理,自可受之。”
“明悟?什麼道理?”謝家老翁一臉懵,鄭九卻已拿了草料出門喂拴在外面的馬兒。
早飯後閑聊時,王九決定報名,去爭取一個挑戰天榜的資格。
“此舉極易暴露身份,有何意義?”
“為大周爭,亦是為了報仇,天榜排名第九十的白天虎便是殺了我大哥的仇人之一,九兒雖然本領低微,也誓殺此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過于沖動了吧……”馮啟年原以為王九一路跟來華山是沖著他和鄭九,畢竟大家淪落天涯,有個可以信賴的伙伴求之不得,沒想到她早有明確目標。
“在南府軍里我就後悔了,一味躲躲藏藏過于懦弱,萬一死在戰陣中,我連報仇的機會都沒有,所以,我決定這次堂堂正正的殺了白天虎那廝。”
也的確是個好機會,鄭九雖未說話,但設身處地的分析,換做是他,也會這麼干。
畢竟天榜挑戰可以自行選擇,是否訂立生死狀。
一旦選擇生死狀,就可以在眾目睽睽之下,堂堂正正的殺人,而且事後對方的家人、師承友人均不得報復。
也有大風險,王九兒雖然易了容,但在打斗中,很容易暴露自身家學,好不容易躲躲藏藏下來,日後便要再度面臨追殺的境遇,說不得都難以走出南城的地界。
風險與收獲,孰輕孰重,這個只能王九兒自己來權衡。
可是沒想到,僅僅過了一個上午,馮啟年也決定報名,參加爭奪挑戰資格。
原因讓鄭九哭笑不得,不報名,就會被擋在觀禮台和擂台一里之外,很難接觸到華山派核心弟子,也就不容易尋找六叔了。
“何不請老丈休書一封,請他兒子幫忙尋找?”
王九建議,這倒是非常中肯和可行的辦法。
馮啟年卻連連搖頭,他都不知道他二叔的化名是什麼,在華山又是什麼道號,只能憑眼楮看。
喜歡列國大修士請大家收藏︰()列國大修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