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方向,鄭九這票人就完全不一樣了。
在鄭九的帶領下,一幫臨時糾集起來的烏合之眾擊殺對手的效率奇高,無論遇到的戰團是大是小,一概一擁而上,幾息之間便解決戰斗,動手晚的,連根毛都撈不到。
有了鄭九做刀尖,似乎每個人都成了戰場殺神,就連從來都沒殺過雞的兩名振威營同伴也嘗試了一把手刃仇寇的快感。
鮮血濺出來的時候,激動的連刀都差點沒握住。
當然,也不是每次都那麼順利。
有羅剎將領注意到了鄭九這股力量,立刻調集一支超過二十人的騎隊猛沖過來,馬隊未到,便箭若飛蝗,羅剎人的騎射本領也不差。
立刻有數人中箭倒地,鄭九知道厲害,直接將手中的樸刀擲了出去,沖在最前方的羅剎騎軍躲之不及,當即應聲落馬。
樸刀雖鈍,但份量重,砸斷此人幾根骨頭不在話下。
緊接著鄭九便從同伴手里搶下近一人高的陌刀,雙臂橫握,刀身平擺,矮身迎向騎隊,砍馬腿。
陌刀手對付騎軍最犀利的戰法便是充分利用陌刀的刀長、刃利、背寬的特點,斬斷對手馬腿。
雙手橫推是一片,反手回掃同樣是一片,只要氣力足夠大,開了雙刃的陌刀便無往不利。
鄭九一口氣連推數丈遠,羅剎騎軍接二連三的翻倒在地,戰馬痛苦的悲鳴聲似乎為這支小小的騎隊敲響了喪鐘。
雖然鄭九自己肩頭也中了一刀,但他一路橫推已然搶了先機,後面沖上的騎軍收勢不住,不是跟著翻倒,便是踩踏著同伴前沖,騎隊一下亂了套。
身後原本被嚇住的烏合之眾也有幾個狠角色,有便宜不佔豈非王八蛋?
一個個嗷嗷叫著沖上去對著狼狽翻滾的羅剎人就是一通亂劈亂砍,更多的烏合之眾反應過來,打順風仗的潛質便是瞪圓了血紅的眼珠子哇哇狂叫。
不是親眼所見,很難相信一幫拎著雜亂武器的散兵游勇居然在很短的時間里滅掉了一支成建制的騎隊。
那名羅剎將軍被氣的暴跳如雷,但身邊已無可派之人,立刻命令傳令兵吹響長螺,召集人手。
然而,鄭九這幫人已經殺向了別處。
原本幾十人的小群體在這混亂的戰場上猶如一葉孤舟,浪奔浪涌隨波逐流,可是很快,這片孤舟便漸漸成了大船。
這艘大船在膠著如泥塘的戰場上不停的沖散對手,解救自己人,從最初的幾十人,幾百人,猛增到了上千人。
大周歷史上從未有過一支如此雜亂的千人隊,其中有府軍,有郡兵,還有邊軍,可謂魚龍混雜,他們沒有千戶大人發號施令,只有一個年輕的愣頭青沖在最前方,身側緊跟著兩名粗豪的大漢。
愣頭青沖向哪里,兩名大漢便緊緊跟著去哪里。
這兩名大漢,一個出自北府軍驍騎營,叫李飛,另一個是邊關大將史文沖的侍衛長張林松,皆有萬夫不擋之勇。
這三人的身影異常醒目,每個人都知道眼楮看向哪里,前方緊跟著哪位袍澤。
鄭九沒有想到,那位有心拉他入伙的、第一個死在戰場的南府軍新兵,其抱團活命的話在他身上應驗了。
“小兄弟,好本事!東北方向百丈開外,那里最熱鬧,敢不敢闖一闖?”李飛邊跑邊喘著粗氣道。
“羅剎人騎軍用盡了吧?”鄭九所答非所問。
“小兄弟好眼力,羅剎人三批沖鋒,一萬五千騎全部耗在這里了,哈哈,沒沖得動我們……”
張林松接話,哈哈大笑,可笑了一半便笑不下去了,看著隨處可見的死尸,多半都是大周的兵卒,實在太慘了。
以五千騎外加四萬悍卒才堪堪擋住對方的一萬五千騎軍,而且還並不佔優勢,代價太大了。
沒奈何,大周本身就不擅騎戰,軍隊中騎軍也偏少,再加上幾股勢力瓜分就顯得更少了,只能拿步卒的性命去填補這一弱勢。
人命不值錢呀。
李飛和張林松幾乎不約而同的在心里慨嘆,鄭九雖不如二人了解大周軍情,但也看出了端倪,近五萬人對付對方的一萬五千人都如此吃力,後續的仗還怎麼打?
不是戰法情報上有問題,就是內部出了狀況。
以多打少,自己的主帥汾陽王都被人給圍困了,這種局面如不扭轉,此仗多半要輸,莫要看後方還留有四萬人馬,前軍一旦崩潰,你就是再有四萬人也難以扭轉兵敗如山倒的頹勢。
此戰的指揮者大有問題!
三軍統帥薛臨岳也知道自己的指揮出了大問題,可就算抓禿了自己的胡子眉毛,他也無法解決,後方的四萬東府軍,他根本指揮不動。
四府軍之中,實力最強的東府軍名義上屬于皇帝李戴士本人直管,可實際控制權卻在五皇子李希手上。
李希並非太子,手中卻握有重要兵權,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可沒人敢觸這塊霉頭,因為萃華宗的仙人們不喜汾陽王李輝,而是看重李希。
這便是薛臨岳在北勝關面臨的最大難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無解。
甚至可能……
薛臨岳簡直不敢去往下細想,之前在中軍大帳中那仙人與公主殿下的對話,雖然听著和藹可親,可端倪已經非常明顯了。
率人拼命沖殺的鄭九哪里知道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只是李飛二人的話讓他忽然變得執著起來,如果不盡快救出被圍的汾陽王,此戰必敗。
一支千人隊,在數萬人的戰場上顯得微不足道,可它在混亂中前行的異常堅決,就非常顯眼了。
不僅羅剎國的指揮者看到了,周人的高級將領也看到了,甚至天上的仙人們的也在饒有興致的看著這群頗有些意外的烏合之眾。
包圍圈外圍立刻有兩支數百人規模的騎隊被抽調出來,一左一右沖向那群烏合之眾。
這一回,李飛和張林松沖在了前面,同樣一左一右,人手一把陌刀,這種兵器二人玩兒了有好幾年了,可在鄭九面前,他們還是自慚形穢,只是鄭九已經拼的太久了,總要有人替一替。
更重要的是,二人急著救主,就算拼了性命也在所不惜。
他們知道鄭九年齡雖小,但一定是武道世家出身,這種高手不可多得,留在最關鍵的時候才能發揮巨大作用。
真正的武道高手很少有人從軍,受不得管束,而且往往出身于隱世大世家,根本看不上那點可憐的俸祿,只有少數耐不住性子的被朝廷顯貴或皇族聘為供奉,那銀子高的嚇人。
像鄭九這種另類、又如此年輕,必然是哪個大世家讓其出來歷練的,只是如此歷練方式也過于凶險。
喜歡列國大修士請大家收藏︰()列國大修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