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杰自從博士畢業之後就開始了審稿生涯。
其實在讀博期間拉杰就審過稿。當時是因為拉杰投稿過一個頂刊,被拒後這個刊物找拉杰審稿,拉杰帶著點情緒也是藏著自己的私心就沒給審過過。有一篇還是寫的蠻好的,一直改,其他的評審都給過了,這樣拉杰也沒給過。後來拉杰的博士論文里面還引用了它的一些觀點。
後來拉杰想明白了,首先還是要客觀公正,其次還是仁慈一些吧,都是同行,不要文人相輕。
一開始是第二個單位的學報把拉杰作為編委,因為當時博士畢業的少,學報還挺重視拉杰的。
拉杰就給社科版審稿。
拉杰一般審稿給出的意見都是非常細致且中肯的,但是沒有拒稿過。
因此編輯就特別愛讓拉杰審稿。審1篇才50元,不過拉杰覺得還是能學到東西的,也是食髓知味。
後來跟編輯部的編輯接觸多了,拉杰又做了自然科學版的評審。
再後來拉杰認識的人脈多了,又有一個省內的大學讓拉杰評審碩士論文,後來國家教育部也讓拉杰評審碩士博士論文。
同時拉杰在投一些國際會議和英文期刊的同時,很多期刊也會讓拉杰當評審。
其實審稿是個教學相長的過程。
在第二個單位拉杰參加過幾次研究生答辯,拉杰不管是誰帶的學生的論文,她都知無不言 言無不盡,得罪了幾次領導都不自知,後來拉杰一氣之下干脆就不參加了,連自己的兩個學生的畢業答辯都不參加了,生怕再多說多錯。
第三個單位拉杰跟一個副院長關系不錯,他主管研究生,幾乎每次研究生招生面試時的英語考試都讓拉杰出題考考生,同時每次研究生開題、中期答辯,畢業預答辯和正式答辯,拉杰也都是評委。
每次答辯拉杰都會快速審長篇大論,還要迅速地當出給意見建議,很多時候都需要有自己的觀點,還得第一個發言。拉杰慢慢地注意語氣和節奏,悟出了很多職場法則。
也有幾次審項目書的經歷。
有一次是拉杰的同事介紹的,拉杰的同事還有一個研究生也去了。
現場的評委有3個,拉杰讓另兩個人先發表的意見。都是先揚後抑,蜻蜓點水般地說了一點建議。
拉杰如法炮制,大夸特夸了優點長處,隨意點了一下尚有進步空間的地方。後來大家還吃了飯,賓主盡歡。
還有一次也是同事介紹的。去另一個大學幫忙看看項目書。仍然是一樣的套路。這次邀請方特別給力,當場就發了1千勞務。要知道上次評審才給了800元,還是過了很長一段時間,又給了很多個人資料層層審批才到賬的。
還有一次挺奇葩。是同一個同事介紹的。拉杰食髓知味,想著肯定有報酬,就替那個同事去了。原來是跟教育廳下縣里的小學中學審查空調的使用和配備情況,一起去的最大的官是副廳長,還有一個會計師事務所和審計師事務所的負責人,還有一個聯系人,拉杰和那兩個事務所的人坐在suv後座,屁股挨著屁股。因為比約定的時間去早了,中午時在副廳長家外邊等了一個小時左右。
去到小邊,副廳長要求突擊檢查,臨時叫來各校校長開會,打了個措手不及。
後來晚上6點多才到家,饑腸轆轆,開了半天會,精疲力竭。
後來就沒有後來了。沒有任何報酬。
拉杰想著老胳膊老腿的,以後再也不能被忽悠著做費力不討好的事情了。
喜歡愛吃苦豆子油餅的吳伯的新書請大家收藏︰()愛吃苦豆子油餅的吳伯的新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