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時代,教育普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葉瀟男既然打算將周邊村子納入發展版圖,並且要實現長期發展,把這片區域打造成自己的根據地,那麼改變當地人的思想觀念便是首要任務。
而達成這一目標的關鍵,就是興辦學校,從下一代抓起。
向新一代傳輸新思想,讓他們從心底認可這片土地,將來這些培養出來的人才也能直接投身建設。
這是一項長期規劃,越早啟動越好,正應了那句話︰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現在。
此前,葉瀟男因時間和精力有限,一直未能推進此事。
如今時間充裕,正好可以著手創辦學校。
當下經濟形勢不佳,又逢自然災害,天氣炎熱干旱,不僅四九城里有許多工人閑置在家,農村的狀況更是艱難。
土地難以耕種,農民主要的經濟收入來源大幅減少,而葉瀟男計劃建造學校,無疑給大家提供了就業機會。
除了學校,還有一系列其他設施也要開始統籌規劃。
小學、中學自不必說,醫院雖會在後期逐步建設,但也提上了日程,供銷社、聯合社等同樣不可或缺。
以紅星養豬場為核心據點,開展肉食連鎖銷售,讓村民參與其中,無論是運輸、屠宰還是養殖,形成一條龍產業模式。
這樣一來,不僅在當下提供了就業崗位,後續的建設也能持續創造更多工作機會,只要規劃合理、覆蓋廣泛,發展前景十分可觀。
況且經過這幾個月的經營,紅星養豬場儲備了大量糧食。
前期計劃為周邊村子一萬人,每天提供一斤糧食,預計維持一百天,當時儲備了一百萬斤紅薯,足夠支撐三個多月。
不過農村居民也有自己的存糧,加上政府救濟糧的發放,葉瀟男上一批紅薯省下了不少。
如今新一波紅薯種植收獲,僅廠里的糧食儲備就接近兩百萬斤,這還不算隨身空間里的海量存糧。
考慮到天氣炎熱,葉瀟男命人將紅薯全部打磨成粉晾曬,制成紅薯粉。
雖說食物種類單一,但絕對能解決溫飽問題。
要知道,外面很多地方已經開始吃二合面饅頭了,就連四九城工廠里,每天的主食也是二合面窩窩頭。
所謂二合面,是用玉米秸稈混合小米、棒子面等制成的面粉,這種面做出來的食物,味道差、口感粗糙,吃多了不僅拉嗓子,上廁所都難受,根本不適合長期食用。
可在糧食短缺的情況下,也別無他法。
相比之下,葉曉楠為農村提供的糧食,讓他們的生活水平甚至超過了大部分城里人。
一些村民把部分糧食做成二合面,平常偶爾吃頓好的,大部分時間用二合面充饑,如此一來,基本上每家每戶都有了余糧。
葉瀟男的種植規劃也不再局限于地瓜和土豆,他抽出十幾畝地,利用大棚技術和地下活水,專門種植蔬菜。
蔬菜長勢喜人,紅星養豬場的員工也能時不時吃上新鮮蔬菜。
這一切大家都看在眼里,不過葉曉楠養活了周邊幾十個村子的人,他的養豬場還為眾多單位供應肉食,已然成為當地不可或缺的重要項目。
所以沒人會對他的行為指手畫腳,只要他能繼續照顧好大家,就算行事再大膽些也無妨,何況他並沒有做出格的事。
葉瀟男雷厲風行,說干就干,立刻找來秦德亮,讓他召集周邊所有村子的村長,商議興辦學校的事宜。
僅僅兩天時間,學校建設的相關事項就敲定了下來。
學校選址在秦家村附近,這並非葉瀟男偏袒秦家村,而是此地處于周邊村子的中心位置,村民前往紅星養豬廠上下班幾乎都會經過這里。
這樣一來,大家上班時順路就能把孩子送到學校,下班後再去接孩子,十分方便。
學校還設有專門的食堂,孩子的吃飯問題也不用擔心。
農村孩子以往不上學,一是學校路途遙遠,二是家中農田需要勞動力,更關鍵的是沒錢上學。
雖說一學期學費只需一兩塊錢,但對大多數農村家庭來說,這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一年下來近十塊錢的學費再加上一些亂七八糟,幾乎相當于一個農村人兩個月的收入,許多家庭實在難以負擔。
再者,孩子不上學,稍大些就能幫著干農活,多一個勞動力,一年下來能多掙一二十塊錢。
這些人目光短淺,只看到眼前的利益,根本想不到長遠的發展。
為了鼓勵村民送孩子上學,葉曉楠制定了一項極具吸引力的政策︰凡是送孩子到學校上學的家庭,孩子都能享受紅星養豬場提供的津貼——管飯。
每天管兩頓飯,中午一頓,晚上一頓。
在這個物資匱乏的年代,這一舉措極具誘惑力。
村民們听到這個消息,都恨不得立刻把孩子送到學校,畢竟孩子在家也幫不上太多忙,還得吃飯,送去學校既能接受教育,又能節省家里的口糧。
現在大家都盼著葉瀟男的學校能快點建成。
不過周邊村子干活雖然是一把好手,但建學校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還是得靠小雷家。
雷二華一家剛離開小酒館沒多久,也就半個多月的時間,就接到了葉瀟男的訂單,而且是個建學校的大工程。
這可把他們一家高興壞了,立刻又拖家帶口的回來了。
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推進著,原本葉瀟男以為可以安安靜靜的等著萬獸萬靈任務完成。
不過就在任務即將完成的前夕,一個女人,再次闖入進了他的世界。
喜歡天龍系統在手,誰會怕區區禽獸?請大家收藏︰()天龍系統在手,誰會怕區區禽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