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洪,字子廉,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乃魏武帝曹操之堂弟,三國時期曹魏集團的重要開國元勛。
其一生追隨曹操南征北戰,以勇武過人、忠誠不二著稱,不僅在數次生死關頭救下曹操性命,更在曹魏政權的奠基過程中立下赫赫戰功,堪稱曹魏集團早期軍事力量的核心支柱之一。
曹洪出身于沛國曹氏家族,自年少時便與曹操相交甚篤,對其胸懷與抱負深感欽佩。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黃巾起義席卷中原,各地豪強紛紛擁兵自重。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入京作亂,廢立皇帝,禍亂朝綱,曹操毅然在陳留(今河南開封東南)起兵討伐董卓,曹洪聞訊後即刻率領家兵前往投奔,自此開啟了他追隨曹操征戰四方的生涯。
初隨曹操時,曹洪便展現出非凡的軍事才能與無畏的膽識。
初平元年(190年),關東諸侯組成討董聯軍,卻因各懷異心而停滯不前,唯有曹操率軍西進,欲直擊董卓腹地。
然而,曹操在滎陽(今河南滎陽東北)遭遇董卓部將徐榮的伏擊,曹軍兵力單薄,很快陷入重圍,戰況慘烈。
混亂之中,曹操所乘戰馬被流矢射中,倒地不起,徐榮的追兵已近在咫尺,曹操陷入生死危機。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曹洪縱馬沖到曹操身邊,高聲喊道
“天下可以沒有我曹洪,但不能沒有您啊!”
隨後,他毫不猶豫地將自己的戰馬讓給曹操,自己則徒步持刀殿後,憑借精湛的武藝斬殺數名追兵,為曹操突圍爭取了寶貴時間。
最終,曹操得以脫險,而曹洪則帶著殘部沿著汴水一路尋找船只,歷經艱險後與曹操會合。
此役過後,曹操對曹洪愈發信任,將其視為心腹重臣。
滎陽之戰後,曹操勢力受挫,一度陷入低谷,曹洪卻始終不離不棄,積極為其招攬兵馬,擴充實力。
他利用自己在江淮地區的人脈與影響力,前往丹陽(今安徽宣城)等地招募士兵,最終帶回數千精銳士卒,為曹操重整旗鼓了關鍵的兵力支持。
此後,曹洪跟隨曹操參與了一系列重要戰役,每一次都沖鋒在前,屢立戰功。
初平三年(192年),曹操率軍征討徐州牧陶謙,曹洪擔任先鋒,先後攻克瑯琊(今山東臨沂北)、東海(今山東郯城)等地,繳獲大量糧草與軍械,為曹軍的推進掃清了障礙;興平元年(194年),呂布趁曹操攻打徐州之際,偷襲兗州(今山東兗州),曹操回師救援,曹洪率軍駐守東平(今山東東平東),成功抵御了呂布部將的進攻,守住了曹軍的後方基地,為曹操最終擊敗呂布奠定了基礎。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漢獻帝遷都許昌,正式開啟“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治格局,曹洪因功被封為諫議大夫,不久後又升任厲鋒將軍,封國明亭侯。
此後,他的軍事生涯進入巔峰期,先後參與了征討張繡、擊敗袁紹、平定漢中、南下荊州等重大軍事行動。
建安五年(101novel.com0年),官渡之戰爆發,袁紹派遣大將淳于瓊率領萬余人襲擊曹軍的烏巢糧倉(今河南封丘西),曹操親自率軍前往救援,命曹洪留守大營。
袁紹趁曹軍主力外出,派張合、高覽等將領率軍猛攻曹洪駐守的大營,攻勢極為猛烈,曹軍將士一度軍心動搖。
面對強敵,曹洪沉著冷靜,親自登上營牆指揮防御,憑借堅固的營壘與高昂的士氣,多次擊退袁軍的進攻,牢牢守住了大營。
直到曹操焚毀烏巢糧草、率軍回援後,曹洪與曹操前後夾擊,最終擊潰袁軍,為官渡之戰的勝利立下汗馬功勞。
戰後,曹洪因功被升任為偏將軍,後又晉封為都護將軍。
建安十三年(101novel.com8年),曹操率領大軍南下荊州,企圖一舉統一南方,曹洪隨軍出征,參與了赤壁之戰前的一系列軍事行動。
雖然赤壁之戰曹軍最終因輕敵與北方士兵不習水戰而慘敗,但曹洪在戰役中始終堅守崗位,率領所部有序撤退,最大程度減少了曹軍的損失。
赤壁之戰後,曹操將戰略重心轉向西北,致力于平定關中地區的割據勢力。
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率軍征討關中諸侯馬超、韓遂等人,曹洪被任命為安西將軍,統領大軍先行進發,駐守潼關(今陝西潼關東北)。
馬超等人率領十萬大軍前來進攻,曹洪遵照曹操的部署,堅守不出,任憑馬超百般挑釁,始終不為所動。
然而,在一次作戰中,曹洪因一時輕敵,貿然出兵,險些導致潼關失守,幸好曹操及時趕到,才穩住戰局。
事後,曹操雖對曹洪的失誤進行了批評,但念及他過往的功績與忠誠,並未對其加以重罰。
此後,曹洪吸取教訓,在後續平定關中的戰役中表現出色,協助曹操最終擊敗馬超、韓遂,統一了關中地區。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派遣大將關羽率軍北伐,圍攻襄樊(今湖北襄樊),曹仁被困城中,形勢危急。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曹操任命曹洪為征南將軍,率領大軍前往救援,同時派遣徐晃等人率軍協同作戰。
曹洪率軍抵達襄樊附近後,與徐晃緊密配合,先是擊敗了關羽的先鋒部隊,隨後又截斷了關羽的糧草補給線,使得關羽大軍陷入困境。
最終,在曹洪、徐晃等人的合力進攻下,關羽被迫撤軍,襄樊之圍得以解除,曹魏的荊州防線得以穩固。
除了在戰場上的赫赫戰功,曹洪為人還以慷慨大方、重情重義著稱。
早年曹操起兵之初,物資匱乏,曹洪常常將自己的家產拿出,資助曹操招募士兵、購置軍械;對待麾下將士,曹洪也極為寬厚,每當作戰勝利後,他都會將繳獲的財物與戰功分給手下,因此深得將士們的愛戴。
不過,曹洪也有一個明顯的缺點,便是性格較為急躁,有時會因情緒沖動而做出一些不當之舉,例如在駐守潼關時的輕敵冒進,便是其性格缺陷的體現。
但總體而言,他的忠誠與勇武,足以掩蓋其性格上的瑕疵,成為曹操最為信任的將領之一。
魏文帝曹丕即位後,對曹洪這位功勛卓著的宗室重臣極為敬重,將其升任為驃騎將軍,晉封為野王侯,食邑兩千一百戶,並允許他佩劍上朝,享受極高的政治待遇。
黃初七年(226年),魏明帝曹�b次唬 紙 芎榻 佳艉睿 徊教嶸 渚粑揮氳匚弧 br />
太和六年(232年),曹洪病逝,享年約六十余歲。
魏明帝為表彰其一生的功績,追謚他為“恭侯”,並允許其子孫世襲爵位。
縱觀曹洪的一生,他自始至終追隨曹操,從早年的顛沛流離到後來的功成名就,始終堅守忠誠之道,以勇武之姿在無數次戰役中沖鋒陷陣,數次救下曹操性命,為曹魏政權的建立與鞏固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
他的事跡,不僅是三國時期波瀾壯闊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成為後世傳頌的忠義典範,其“天下可無洪,不可無公”的千古名言,至今仍被人們所銘記,彰顯著一位古代武將的家國情懷與擔當精神。
喜歡中國古代名人傳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中國古代名人傳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