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田點了點頭,示意劉珊珊接著說。
“師傅,源哥交代我不讓我告訴任何人,你可別說漏了。”
方田回道︰“我也能想到這是林源這小子的點子,只有他不懂得醫學,卻能搗鼓出不少跟醫學沾邊的事。
還有就是,你真以為林源想不到你會找我嗎。
我是你師傅,這事怎麼都得經過我的手。
不過林源說的對,這方法就是你發明的,無論誰問,都是你劉珊珊發明的。
別什麼話張嘴就來,傻不拉幾的說是林源搗鼓出來的。”
劉珊珊忙不迭的點頭,“師傅,我知道了,無論誰問,我都不會說漏了。”
方田再次確認的問道︰“這個方法你親眼見了有效果。”
劉珊珊說起前天的事︰“師傅,是真的,我親眼見的。
那孩子被魚丸拉的都快不行了,故意困難,如果沒有源哥,估計這孩子也撐不到醫院。
而且源哥也就是三四下,就讓孩子吐出了魚丸,那麼老大一個。”
方田點了點頭,既然確定這個方法有效,還有以她對林源的了解,如果這個方法沒有作用,林源一定不會拿出來教劉珊珊的。
“珊珊,這個急救方法,不摻雜醫療知識,這麼說吧,如果一個外行人拿著你的資料,也可以說是自己發明的。
所以你要把這個發明人的名頭安在自己頭上。
只要你頂著這個名頭,以後無論醫術怎麼樣,在任何一家醫院都會有一席之地。”
劉珊珊回道︰“師傅,源哥也是真告訴我的。”
“你這個傻丫頭,真不知道你走了什麼運,嫁了林源這麼一個老公,什麼都替你考慮到位了。”
劉珊珊只顧著傻樂。
隨後方田帶著劉珊珊去了院長辦公室。
方田把劉珊珊的資料遞給院長,示意院長先看看。
方田在解放前就在盛京醫院工作,在盛京醫院的資歷很老,而且一身的醫術也不錯。
所以院長對于方田遞過來的資料也很重視。
很快院長就看完了手里的資料,連忙對著方田問道︰“方主任,這個資料是你徒弟寫的,這個急救的方法也是你徒弟研究出來了。”
方田點了點頭,“孟院長,的確是我徒弟方田研究出來的,而且還有了成功的案例。
所以我想把這個方法給推廣出去,至少咱們盛京醫院可以佔一個發明的單位。
而且這個方法如果真的推廣了,異物堵塞氣管就不會有這麼高的死亡率,可以救活不少人的命,特別是對于農村的孩子來說。”
孟院長也贊同方田的話,其他的不說,就是這個急救方法的發明單位,就夠他們盛京醫院出名的了。
出了名以後,上面各種資源就會傾斜,他們醫院無論是醫療器械還是藥品都會優先供給。
但是孟院長畢竟當了這麼多年的領導,對于這種事情肯定不會這麼草率的就上報。
至少在他沒有親眼看到這個方法有效的時候,肯定不會盲目的上報。
孟院長對著方田和劉珊珊說道︰“這種急救方法,針對的不是常見的病,而是意外,所以咱們還是要多一點實驗數據才行。”
于是盛京醫院的急救室里,就開始了一場自己噎自己的場景。
孟院長找了幾個年輕的醫生,讓他們吞下大半個窩頭,模擬被噎住的場景。
然後利用這個方法去急救。
得到的結果是好的,利用這個急救法,每個被噎的喘不過氣的人,都被救了回來。
這也是為什麼要在急救室實驗的原因,萬一這個方法沒用,直接就可以拉到手術台上急救。
孟院長不僅充當了急救員的工作,甚至還充當了一把實驗者。
這讓他更加體會到這個急救方法的效果。
確認這個急救法有用的情況下,孟院長開始整理資料,然後發到醫學雜志上。
有了數據的支持,所以很快這個急救法就發表在醫學雜志上。
與醫學雜志一起發表的,還有報紙。
畢竟醫學雜志屬于專業性的雜志,除了醫院,醫生,很少會有人去看這類書籍。
但是報紙就不一樣了,報紙的覆蓋面要廣很多。
無論是單位還是公社都會有報紙的存在。
所以一篇名為,盛京醫院醫生發明腹部沖擊法,有效的解決了異物堵塞氣管的文章。
林源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還很可惜沒有用劉珊珊急救法這個名字。
報紙上明確的寫著了腹部沖擊法的發明人,盛京醫院內科醫生劉珊珊。
隨著報紙的覆蓋,盛京醫院和劉珊珊都出了名。
喜歡我的年代怎麼還有四合院請大家收藏︰()我的年代怎麼還有四合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