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田坐下,對著老太太說道︰“我倆一起回來的,不過珊珊沒進屋,直接去廚房幫忙去了。”
屋內的幾人听後相視而笑。
年輕小男女,正處在熱乎的時候,他們也能夠理解。
不大會林源和劉珊珊就開始從廚房端菜出來。
香氣四溢的菜肴,很快就擺滿了桌子。
老太太說道︰“剛才只是听林源說要做什麼菜,沒有直觀的感受。
現在聞著味道,才知道林源做的菜是真好。”
方田問道︰“嬸子,昨天林源去你家,沒有掌勺嗎,昨天您應該嘗了林源的手藝啊。”
老太太笑著說道︰“昨天是嘗了林源的手藝,不過昨天做的菜,不是常見的菜式,所以沒有這麼直觀的感受。”
林源對方田和周天華說道︰“昨天我做的幾個菜,基本都是用火腿做的,火腿不常見,而且做出的味道也沒有鮮肉那麼濃烈,所以老太太才有這個感覺。”
劉珊珊好奇的問道︰“源哥,你手藝這麼好,在京城的時候,是不是有很多人請你掌勺。”
“那可不,在沒有進京城之前,我可是我們那十里八村最有名的宴席廚子。
我從十五歲在我們老家給人掌勺,沒有一個不滿意的。
不過進京以後,我有一段時間沒有干這個活,也就是來盛京之前半年才接活的。”
劉珊珊問道︰“怎麼了,是不是干這個太累啊。”
林源對著眾人說道︰“那倒不是,中間有原因的,我本來到京城以後是不想接活的。
在京城和以前在老家不一樣,在老家指著這個活計過日子,去了京城以後,有了工作,有了工資也就不想做了。
為什麼又接著干這活呢,一會我給你們說說,全當個故事听听。
現在咱們最重要的是開始吃飯,一會飯菜涼了,吃著就少了一份味道。”
林源拿出幾種酒,有白酒,藥酒,馬奶酒還有老毛子的葡萄酒。
周天華說道︰“林源,你這酒水不少啊,任咱們挑啊。”
“那可不,隨意挑,又不是沒有這個條件。”
最後林源和周天華喝著白酒,老太太,方田和劉珊珊選擇了老毛子的葡萄酒。
劉珊珊把幾人的酒杯倒滿,林源站起來舉起酒杯,說道︰“今天大家聚在一起不容易,特別是奶奶也在這里,我先敬大家一杯。”
眾人紛紛舉杯回應。
喝完酒,大家開始動筷品嘗美食。
老太太夾起一塊肉放入口中,不禁稱贊道︰“這廚藝真是絕了,比解放前盛京城里大酒樓的大廚還厲害。”
老太太是吃過見過的,昨天林源做的菜還是有點局限,今天他可是火力全開。
幾人推杯換盞,好不熱鬧,這和四合院里易中海家的氣氛完全不同。
酒過三巡,幾人除了周勝利這個孩子,還在對著肉使勁,其他的幾位大人都已經開始慢條斯理的品嘗林源的手藝。
劉珊珊對著林源說道︰“源哥,你剛才說話說一半,你是怎麼又接著出去掌勺的。”
林源放下酒杯,開始給大家講述道︰“這還得從我離開老家進京說起。
京城解放後,我去京城想去找我爹的下落,踫到了我袁叔。
袁叔就給我安排了一個工作,在軍管會食堂掌勺,又在附近的四合院給我分了三間房子。
剛到京城的時候,我又不缺吃喝,也沒什麼名氣,就懶得出去接廚。
不過後來為什麼又開始接活,這還是因為我住的那個院子。
京城那地不像咱們這,一家一個小院,可以關起門來過自己的日子。
我住的那個院子很奇葩,是個大雜院,里面住的得有二十來戶。
你們想吶,二十多戶,百十來口人住在一個院里得是什麼情況。”
老太太聞言道︰“住這麼多戶人家,還在一個院里,那不得老熱鬧了。”
林源回道︰“熱鬧歸熱鬧,雞毛蒜皮的事,都能吵起來。
還有就是住的人多了,問題就來了。
院里的鄰居有好的,也少不了別有想法的。
建國初期,政府部門人手不足,再加上當時的京城里有不少的敵特。
所以政府就在每個院里選出幾個聯絡員,來協助管理大院。”
周天華也插嘴說道︰“利用人民管理人民,這是好辦法,畢竟都是鄰居,大家也熟。”
“周叔說的沒錯,政府的決策是對的,但是到我們院里可就鬧笑話了。
院里的幾人以為聯絡員是官職,所以為了這個聯絡員的名額,真是計謀百出。
特別是我們院里有個老太太,無兒無女,就想找個人給她養老,自封是四合院的老祖宗。
和這聾老太太一樣的還有我們院里的一個人。”
喜歡我的年代怎麼還有四合院請大家收藏︰()我的年代怎麼還有四合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