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年代怎麼還有四合院

第391章 易中海又起歪主意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晴瑤的小白貓 本章︰第391章 易中海又起歪主意

    安裝把手其實並不是一件特別復雜的事情。

    首先需要準備兩塊大小和形狀合適的半塊木頭,這個木頭木匠已經幫他們做好了,將它們精準地對接在一起,使得兩者之間嚴絲合縫,完美契合。

    在木頭上涂上木匠給準備的膠水。

    接下來,取一根細長而堅韌的細繩,小心翼翼地纏繞在這兩塊已經拼接好的木頭上,確保每一圈都緊密相連,不留任何空隙。

    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讓把手牢固地固定住,不易松動或脫落。

    然而,對于後續的打磨和刷油工序,在這里卻是可有可無的步驟。

    畢竟我們所制作的這些刀子,其主要目的在于實際的使用,而非作為精美的藝術品來展示。

    因此,只要能夠保證基本的功能需求即可,無需追求過于精細和華麗的外觀處理。

    當然,如果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對其進行適當的打磨和刷油,或許會讓刀子看起來更具質感,但這並非必要之舉。

    總之,一切以實用為主,不必過分拘泥于細節之處。

    所以這個把手裝的很快,林源和萬大順,一個涂膠沾木頭,一個纏繩子。

    兩個人分工合作,很快這些把手就全部裝好了。

    萬大順還要準備幫林源磨刀,不過被他給謝絕了。

    萬大順走後,林源自己開始磨刀,因為這些刀具都已經初步開刃了,所以他磨的很快。

    幾分鐘就可以磨好一把,這可比昨天磨刀要簡單的多了,

    他不禁感慨著科技的發展,這股強大的力量猶如洶涌澎湃的洪流一般,無情地沖擊著傳統的手工產業。

    曾經那些依靠精湛技藝和辛勤勞作而存在的手工藝人們,以後卻被先進的機器設備和自動化生產所取代。

    他們的生存空間變得越來越狹窄,甚至到了後世更是難以維系生計的地步。

    看看這個年代大街小巷里隨處可見各種手工作坊,木匠們精心雕琢著精美的家具,裁縫師傅一針一線縫制出華麗的衣裳,鐵匠們則揮舞著鐵錘打造出鋒利的農具……

    這個時候,手工制品不僅代表著品質與工藝,更蘊含著匠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和執著。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科技日新月異,後世的大規模工業化生產逐漸佔據主導地位。

    高效率、低成本的流水線作業使得大量相同規格的產品源源不斷地涌現出來,這些標準化的商品以其低廉的價格迅速佔領市場,讓原本獨具特色的手工制品漸漸失去了競爭力。

    面對如此殘酷的現實,許多手工匠人不得不黯然退出歷史舞台,他們或是轉行從事其他行業,或是被迫放下手中傳承多年的工具,眼睜睜看著自己心愛的手藝慢慢失傳。

    而留下來繼續堅守的人,則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去適應時代的變化,不斷創新求變,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林源一邊磨著刀,一邊在那傷古懷今,不過他也知道,感慨感慨就行了,經歷了後世爆炸式的信息傳播,科技發展還是很香的。

    林源在盛京是歲月靜好,而京城的四合院可是不平靜。

    不平靜的來源主要還是因為德高望重的一大爺易中海。

    前幾天因為賈家的事情,易中海在傻柱那折了面子,這幾天都是悶悶不樂,總想著從哪能找回面子。

    易中海的控制欲比較大,什麼都想著按照自己的想法來。

    現在他感覺這院子的住戶,特別是傻柱沒有想象中的這麼听話,所以想拿捏傻柱,就必須集合整個院子的住戶,對傻柱施壓。

    所以今天下班以後,易中海在回來的時候,特意沒有跟賈東旭一起回來,而是等著二大爺劉海中一起。

    在廠門口等到了劉海中,易中海說道︰“老劉,今兒一起回去,正好路上和你聊點事。”

    劉海中不以為意︰“老易,什麼事還得在路上說啊,回去說不是一樣嗎,這路上冷的,開口就灌一嘴的冷風。”

    易中海︰“老劉,我找你是商量院里的事情,你是院里的二大爺,不找你商量找誰,還有就是到院里以後,說事不方便。”

    要不說這劉海中呢,是個官迷,這一听說院里的事情,立馬來了精神。

    劉海中一門心思的想當官,雖然在軋鋼廠是高級鍛工,但是在廠里連一個小組長都不是,只能在院里抖抖管事大爺的威風。

    所以听易中海說商量院里的事情,心想看吧,老易雖然是一大爺,但是有事不是照樣得和我商量嗎。

    喜歡我的年代怎麼還有四合院請大家收藏︰()我的年代怎麼還有四合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的年代怎麼還有四合院》,方便以後閱讀我的年代怎麼還有四合院第391章 易中海又起歪主意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的年代怎麼還有四合院第391章 易中海又起歪主意並對我的年代怎麼還有四合院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