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大順走後,林源看著桌上一溜排開的十把小刀。
和萬大順聊天得知,這些小刀是用鐵軌打造的,這些鐵軌還是以前抗戰時,萬鐵匠跟著抗日隊伍扒鐵道的時候藏的。
現在正好拿出來給林源打造小刀。
這些小刀已經被打出了刃口,就是沒有打磨而已。
林源身為一名經驗豐富、技藝精湛的專業廚師,磨刀這項看似簡單卻至關重要的技能對他來說簡直易如反掌。
遙想前世,初入廚房當學徒時的那段歲月,每天的工作無非就是切菜和磨刀這兩件事。在無數次重復與磨練之中,他逐漸掌握了其中的精髓。
那時的他,年紀尚輕,但對于烹飪事業充滿了熱情和憧憬。
每天先將各種蔬菜仔細洗淨、整理好,然後拿起菜刀,專注地切割著每一片食材。
而每當完成一輪切菜任務後,他就會默默地拿起磨刀石,開始認真打磨那已經略顯鈍澀的刀刃。
磨刀並非一件輕松的活兒,需要耐心、細心以及恰到好處的力度掌控。
起初,林源也曾因不得要領而感到沮喪,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漸漸領悟到其中的竅門。
他學會了根據不同刀具的材質和用途,調整磨刀的角度和手法;也明白了如何通過觀察刀刃的色澤和紋理來判斷其鋒利程度。
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林源在切菜和磨刀之間不斷積累著經驗,提升著自己的廚藝水平。
那些曾經枯燥乏味的時光,如今都成為了他寶貴的財富,讓他能夠在烹飪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所以磨刀對于林源來說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了。
吃過晚飯以後,林源拿出了磨刀石,又端了一盆清水,開始磨刀。
十把刀,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工作,每一把刀都得半個小時的打磨才能做到鋒利無比。
所以一直磨到半夜,林源才把這些刀具給磨了出來。
前世感覺好算可以的磨刀,這會林源有了切身的體會,這個活真不是一個好的活計。
第二天林源先是去了辦公室點個卯,和辦公室的幾個人閑聊了一會。
便借了食品廠的自行車朝盛京機械廠騎去。
今天他準備去機械廠,讓他們幫忙批量生產一些刀具。
雖然路上有點積雪,但是被車輛和行人壓實以後,雖然有點滑,但是也比下雨天好騎。
半個多小時,就到了盛京機械廠門口。
林源跟保衛科的同志說了找丁明副廠長,值班的保衛人員讓他先在門口等著,然後就讓人過去通報了。
這個時候大大小小的廠子都有保衛科,而且現在的保衛科的權力還很大。
具有抓人斷案的權利,而且不僅是在廠里,就是在廠子的附屬家屬區都擁有執法的權利。
保衛科都是配有木倉的,緊急情況可以直接來木倉。
所以林源也不會那麼沒有腦子的自以為認識廠里的領導就看不上保衛科。
還沒等到丁明過來,林源就看到機械廠的後勤主任,張正民從廠里出來。
“林師傅,你這會怎麼在我們廠門口,你沒讓人通知我,我好帶你進來。”張正民客氣的說道。
林源︰“張主任,我這過來是找丁副廠長幫個忙,我這不是覺得你一個大廠的後勤主任比較忙嗎,所以就沒有讓保衛同志喊你。”
張正民︰“忙不忙的,你林師傅過來,再忙也得出來接你啊,讓你在門口等著算怎麼回事,這也顯得我們機械廠太不會做事了。”
說完和保衛科的同志登記了信息,就帶著林源進了機械廠。
林源︰“張主任,我自己去找丁明副廠長就行了,看你剛才是朝廠外走去,肯定是出去忙的,你先忙你的事情,你們這廠里我也來過,不算陌生,我能找到地方。”
張正民︰“不礙事,我那事什麼時候都可以辦,不在乎這一會。
你這來我們機械廠了,把你扔這兒,算怎麼回事。”
兩人聊著朝機械廠的辦公樓走去。
走到一半就看見丁明和保衛科的同志一起朝大門的方向走去。
很快四人就踫到了一起。
丁明客氣的說道︰“林師傅,久等了,我這听說你過來找我,立刻就下來了,沒想到你先踫到了張主任。”
林源︰“本來這就是冒昧來訪,勞駕丁廠長下來接我,這已經很抱歉了。”
張正民看到丁明下來後,就和他打了個招呼,然後和保衛科的人一起走了。
丁明領著林源朝辦公室走去。要問丁明為什麼對林源這麼客氣,還得從上次的招待說起。
喜歡我的年代怎麼還有四合院請大家收藏︰()我的年代怎麼還有四合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