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部長驅車來到中樞。
經過檢查以後,進去大內。
把後勤部的會議結果遞交給領導,讓領導批示。
領導看了後勤部給林源擬的功勞以後,認為後勤部還是保守了。
有功就要獎,這是一直的慣例,不能因為林源年輕就把功勞給降低了,如果是這樣以後還有哪個年輕人願意付出。
最終中樞擬定,盛京食品廠獲得二等功,畢竟主要的東西都是林源和京城食品廠提供的。
盛京食品廠只是生產而已,能夠獲得二等功已經是很高的榮譽了。
林源拿了兩個一等功,甚至連食品廠技術部的另外三個人都是二等功。
楊部長拿著中樞的批示回到了後勤部,一路上感慨萬千,上面的格局明顯的比他們後勤部要大的多。
楊部長回到後勤部,三位副部長一起來到了他的辦公室。
“部長,中樞怎麼說,對于他們的功勞是怎麼定的。”
楊部長︰“上面的格局比咱們大的多了,對于盛京食品廠和林源的功勞定的也高。
食品廠的功勞跟咱們請示的一樣,是二等功。
但是林源的功勞升格了。”
一位副部長不可置信的問道︰“難道中樞給了林源特等功。”
楊部長回道︰“想啥呢,特等功有這麼好立,朝國戰場都還沒有戰士立特等功,還能給他一個特等功。
上面給林源定了兩個一等功,甚至連食品廠的另外三位技術員的功勞都升格為二等功了。”
“看來上面對于食品廠和林源同志的貢獻還是很認可的,不過部長,你之前說的,你手里可能還有林源同志的一個功勞,甚至這個功勞比壓縮餅干更大,這是什麼。”
因為上午開會的時候,人員比較多,人多嘴雜,誰不小心在說漏了,這不是給特務找機會嗎。
所以楊部長就沒有在會上說出來,不過這會辦公室就他們幾個,這些都是後勤部的領導,忠誠和黨性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楊部長就把藥膳的方案給說了出來。
這時一位副部長激動的站了起來,問道︰“部長,你說的是真的嗎,你核實過真的有效果嗎。”
楊部長看著激動的副部長,他明白為什麼這位副部長為何這麼的激動。
這位副部長之前就是一線部隊的軍事領導,在一次戰斗中,兵力吃緊,于是親自帶人上了前線後,受了傷。
因為當時的醫療條件和醫療物資的欠缺,再加上術後營養跟不上,傷口拖了很長時間才好,這不就落下的殘疾。
只好從一線部隊退居二線,從一個一線部隊的軍事領導人,變成了負責後勤的領導。
雖說官職比以前的高,但是對于一個軍人來說,戰場才是他們的歸宿。
感同身受的副部長听到有東西可以增加營養,促進傷口愈合,這還能不激動。
楊部長把副部長安撫好說道︰“老呂,你這麼大歲數了,怎麼還跟個小伙子一樣,要穩住。”
呂副部長和楊部長也是老相識,關系相當的到位,平常相處也很隨意,所以也不慣著說道︰“老楊,你可別站著說話不腰疼,你知道這個東西意味著什麼嘛,其他的不說,如果當年我有這個,我還能和你一起在這。
我早跑朝國去了,省的天天看你這個老臉。
你不是準備去盛京嗎,帶著我一起過去,我去替戰場的戰士去謝謝林源。”
楊部長知道他是什麼樣的人,說道︰“行,我們一起去。”
楊部長把事情結果給幾人通報以後,就讓三位副部長回去了。
楊部長則在辦公室里考慮去盛京的人,這次去盛京總共三件事。
第一,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去听取藥 膳的匯報,這個要帶著專業的人過去,這個可以去中樞請求郭老幫忙。
第二是給食品廠和林源頒獎,畢竟立了這麼大的功勞,一直不提不問也不合適。
第三就是去視察盛京食品廠,看看盛京食品廠的產量,以及新廠房的建設,過年以後老毛子的機器就要過來了。
要是沒有做好前期工作,等設備過來,不能生產,這就是極大的浪費。
楊部長在筆記本上寫寫畫畫的選著人。
砰砰砰
“進來”
正在研究人選的楊部長頭也不抬的說道。
進來的人,正是從朝國回來的後勤部參謀劉輝。
“部長,我有事要請示。”
楊部長看到劉輝問道︰“你不是剛從戰場回來嗎,有什麼事情要請示的。”
劉輝說道︰“是這樣的,我這次去朝國,見到了林源同志的父親,林樹團長。
林團長因為好幾年都沒有兒子的信了,听到林源同志的信息很激動,寫了一封信讓我帶回來了。
我想著咱們運輸對什麼時候去盛京,給捎帶過去。”
喜歡我的年代怎麼還有四合院請大家收藏︰()我的年代怎麼還有四合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