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衛東和林守家也點頭稱是。
術業有專攻,專業的事情還是交給專業的人做。
他們幾個外行做這個事情,容易出問題的。
所以林源問道︰“你們幾位都是土生土長的老盛京人,你們認不認識當地知名的中醫,咱們去拜訪拜訪,順便咨詢一下關于藥膳的問題。
如果有熟悉的就更好了。”
听了這話,三人頓時眼前一亮,他們三人作為盛京的本地人,本來認識的人就多,更何況他們還有家人的存在。
祖輩在此生活,認識的人肯定很多,當然認識幾位中醫也不在話下。
三人紛紛表示認識有名的中醫。
“我父母附近住了一位老中醫,附近所有的人,有個頭疼腦熱,都去找他看病,基本上算是藥到病除。”王衛東說道。
呂盼盼也說道︰“我爸的一個朋友就是中醫,听說還比較有名,找他看病的人也是絡繹不絕。”
林守家也說道︰“我媳婦老家有個中醫,在方圓幾十里也是比較有名的存在,附近的屯子也都是找他看病,我可以去問問。”
這個時代的中醫可不像後世那樣,一個方子就能吃個夠。
現在的醫生,可是靠著口碑傳播的,但凡有點不好,就能傳的四里八鄉都知道,甚至丟掉飯碗。
所以在這個時候,只要能夠立的住的大夫都是有真才實學的。
了解到他們三人都有熟悉或者認識的中醫以後,林源開始安排了。
“林哥,明天你帶著盼盼去見她爸爸的朋友,和嫂子老家的中醫,一會你們把藥膳抄錄一份,去咨詢這兩個大夫。
主要咨詢兩個方面,一是讓他們驗證一下這些方子是否有用,另一個就是詢問這些藥膳能不能長時間儲存。
明天我和東哥一起去他父母家那里,去拜訪那位中醫。
咱們爭取用最快的時間來解決這些問題。
只有這些問題解決了咱們才能進行下一步的動作。”
林守家和呂盼盼一起保證完成任務,然後呂盼盼開始抄錄林源說的幾個藥膳,準備明天拿給大夫看。
一天的時間就在四人的討論中結束,等四人在辦公室結束交流的時候,林源看了看時間,已經五點了,都到下班的時間了。
四人約好,兩兩一組,去找中醫去詢問藥膳的詳細問題。
林守家帶著呂盼盼一組,王衛東和林源一組。
現在東北的天氣已經到了隆冬,路上的積雪也很厚,一個人出門不安全,所以才選擇兩人同行。
林源和王衛東約好第二天幾點鐘在廠門口集合。
王衛東就去了車間給車間主任交代一番,畢竟明天一天,技術部都沒有人,省的車間有問題再找不到人。
林源也直接回家去了,這會才五點多,在食堂吃飯有點早了,所以他決定回家,在家自己做著吃。
昨天還說不能把家傳的手藝給丟了,所以他今天下班早,覺得回去吃。
回到家,天也已經黑了,自己一個人,也不值當的多做幾個菜,所以在廚房里,他熟練的做了一豬肉炖粉條,一個炒咸菜,就出了廚房。
前段時間從秦老漢家里買的酒還沒喝過呢,今天拿出來試試。
所以他一個人在炕上小酌兩杯,也沒人勸酒,他喝了差不多半斤酒,正好在微醺的狀態。
趁著酒勁直接上炕睡覺。
第二天一早,他老早就起了床,今天還有正事,王衛東還在廠門口等他呢,所以他洗漱過後就直奔食品廠而去。
還沒到門口就看見王衛東推著自行車在廠門口等他。
“東哥,這麼早啊,咱們一起去食堂吃一口再走。”
“我也剛到,要不是為了去借自行車,我也不能來的早這麼早,正好我也沒吃呢,咱們去食堂對付一口就走。”
兩人在食堂吃過早飯,王衛東騎著車子帶著林源朝盛京城里駛去。
食品廠雖然距離市區不近,但是也不算遠,所以差不多一個小時,兩人就來到了盛京市區。
二人沒有閑逛,甚至王衛東連家都沒回,就帶著林源徑直朝大夫家走去。
沒多大會就到了一處院子門口。
王衛東一邊敲門一邊對林源說︰“這是我們這片最有名的大夫,叫什麼我也不知道,大家都喊他葉大夫,是一位醫術相當了得的大夫。”
這時,大門被一位中年婦女打開,婦女看到門外的二人,問道︰“兩位是來求醫的嗎。”
王衛東說道︰“葉嬸,我是隔壁街道老王家的大小子,我是來找葉大夫的,不知道葉大夫有沒有時間。”
婦女是葉大夫的兒媳婦,听了王衛東介紹,也知道來人是誰。
隔壁街道的王家,大兒子在盛京食品廠當技術員,在他們這片已經傳開了,即使不認識王衛東,也知道他的存在。
喜歡我的年代怎麼還有四合院請大家收藏︰()我的年代怎麼還有四合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