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源本來就不是缺錢的人,但是誰也不會嫌棄錢多。
76萬的工資,都快趕上易中海的工資了。
易中海在軋鋼廠干了多少年,打底得有十幾年。
林源上班才幾天,滿打滿算沒有兩年,所以他對于這個工資還是很滿意的。
劉科長看著林源不說話,還以為他對工資不滿意,勸說道︰“林源同志,這是我們食品廠能給到的最高工資了。
你是京城過來的人才,到我們這委屈你了。”
一听這話,他就知道劉科長誤會了,連忙的解釋道︰“劉科長,你誤會了,我沒有覺得這個工資少,更沒有覺得來咱們盛京食品廠是委屈的。
我就是想到,從京城調過來,工資一下漲了一大半,一時沒反應過來。”
听了林源的話,劉科長和蔡科長也松了一口氣。
先不說林源是京城過來的,就是他和周天華的關系,也值得讓他們這麼緊張。
手續辦完,工資也告知了,蔡科長對著林源說道︰“林源同志,這邊辦妥了,咱們去看看房子。
今天看中哪一套了,下午我就給你整理出來,晚上保證你就可以住進去。”
林源︰“那可真是太謝謝蔡科長了,要不人說,這東北人都是熱心腸,這次我真是體驗到了。”
蔡科長笑呵呵的說︰“那可不,在咱們這,人人都是熱心腸,特別是對外地的且,都特別的熱情。
一個後勤的工作人員,把幾把鑰匙遞給了蔡科長。
拿著鑰匙的蔡科長對著林源說道︰“林源同志,那咱們走著,趁著上午的時間,咱們把房子選好,回來不耽誤咱們吃午飯。”
樓房和平房不在一個方向,所以兩人先去看這三套平房,如果都不滿意,在去看樓房。
林源不太願意住樓房,原因就是不方便。
特別是吃飯最不方便,吃點好東西還得藏著掖著。
距離食品廠兩百多米的距離,建著幾排平房,每個房子都不大,都是正房兩間,廂房兩間,一個不大的小院。
每一個格局都差不多,進屋就是客廳,旁邊是臥室,臥室里有火炕。
林源三個房子都看了一圈,最後選了一套靠邊的房子。
蔡科長問道︰“林源同志,我覺得樓房的環境比這邊好點,我還是建議你選那邊的房子,大部分領導都是住在那邊。”
“蔡科長,你喊我林源就行了,別這麼客氣。
我一個人住,住哪都一樣,我在京城住的也是平房,還是大雜院,一個院里住了一二十戶。
這環境比京城可好不少了,至少還是獨立的小院。
那樓房我就不去看了,就這就行了,我跟滿意。”
蔡科長對于林源選擇平房很意外,畢竟現在的人,還是很可以住樓房的。
他哪能想到林源是後世過來的,什麼樓房沒見過。
“林源,既然你不願意就算了,你看看這個院子還有哪里需要修整的,我下午讓工程隊的人,一次弄好。
我在去倉庫給你挑一些家具,下午一起拉過來,晚上就可以住進去了。”蔡科長說道。
林源逛了一圈,每個屋子都看了一眼說道︰“蔡科長,這房子基本沒有要動的地方。
就是能不能在院里給我建一個小的廁所,旱廁就行。我這房子距離公共廁所有點遠。”
蔡科長說道︰“這叫什麼事,我下午讓人過來,多來兩個人,一下午就能搞定,晾幾天就可以用了,也就是最近天氣開始變冷了,要是換成其他時候,今天建好,明天就可以用了。”
林源︰“那就麻煩蔡科長了。”
“這有啥,我們干的就是這個活,為人民服務嗎,有什麼麻煩不麻煩的。”蔡科長不以為意的說道。
出了院門,兩人回到了食品廠。
蔡科長又帶著林源去了後勤科,把工作服,辦公用品,甚至連背包,飯盒,茶缸都領了出來。
林源看著手上拎著的東西,對著蔡科長說道︰“咱這食品廠的福利還是不錯的嗎,工作服還有棉衣。”
蔡科長自豪的說道︰“那可不,咱們盛京食品廠是整個盛京,甚至周邊城市最大的食品廠,福利還能差了。
走,我帶你去你的辦公室,然後咱們就可以去吃飯了。”
技術辦公室,距離車間不遠,和辦公大樓不是一處。
路上蔡科長給林源介紹著食品廠。
這是哪里,那是干什麼的,一路過去,食品廠的情況,林源大概就弄清楚了。
不大會就到了技術員辦公室。
辦公室不大,還算干淨整潔,里面有幾張桌子,一個爐子。
林源隨便找一個沒人用的桌子,把東西放在上面。
喜歡我的年代怎麼還有四合院請大家收藏︰()我的年代怎麼還有四合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