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國家準備入朝作戰,而且已經開始集結部隊。
但是戰爭並不是簡單的出人打仗就行了,無論什麼時候,後勤都是至關重要的。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這是中華幾千年傳下來的至理名言。
所以最近整個後勤部都在開會討論後勤問題。
最主要的就是物資運輸與補給。
由于志願軍的後勤補給主要依賴國內供應,而運輸線相對漫長且復雜,這給物資的穩定供應帶來了極大挑戰。
在戰爭環境中,敵人依仗其海空軍優勢肯定會對志願軍的後方供應進行猛烈的破壞,使得本就繁重的補給任務雪上加霜。
如果因為後勤跟不上,導致前線部隊出現斷糧餓飯的情況,那就是後勤的失敗。
其次就是保障任務繁重,志願軍後勤需要在戰斗中保障部隊的作戰、生活和建設需求,這涵蓋了多個方面,包括武器裝備的維修與補充、糧食和彈藥的持續供應等。
這些任務的完成需要高效的組織和協調能力,以及在緊張戰斗環境下迅速應對的能力。
最後就是後方斗爭激烈,志願軍後勤不僅要在戰斗中保障,還要面對敵方的狂轟濫炸和破壞活動。
這種後方的激烈斗爭對後勤工作的穩定性和效率提出了嚴峻考驗。
所以這種長距離的後勤保障,還是跨國作戰,是人民軍隊,沒有過的考驗。
所以這幾天,整個後勤部都在開會研究這些問題。
後勤部主任率先發言︰“都說說吧,咱們的部隊馬上就要入朝作戰,保家衛國了,我們在後方一定要保證好所有的戰士能夠吃飽穿暖。”
“這是咱們新中華第一次出國作戰,咱們的後勤壓力極大。
所有的物資,都要從國內運過去,就一個運輸就夠咱們麻煩的了。距離太遠了,只能依靠火車。
然而火車的目標也大,容易被鷹醬的飛機發現,成為轟炸的目標。”
接著後勤部的主任又說︰“咱們就從衣食住行這幾個方面來討論,怎麼保證咱們的後勤補給工作。”
眾人開始討論,各個人忙著出謀劃策,提供意見,有專門的記錄員,在記錄著每一條有用的信息。
再會的領導,要不就是征戰多年的老兵,要不就是在某些方面有些獨特見解的專家。
所謂一人智短,多人智長。
一天的會議下來,還對各個方面提供了不少可實行的方案。
只剩下最重要的一項,就是食物問題。
住的問題,可以到朝國以後,就地解決,無論是朝國給提供,或者部隊到地方以後自己去建,這些都不是從國內可以提供幫助的。
運輸的問題,可以晚上運輸,畢竟現在的飛機,還沒有達到後世那種,可以不論時間,不論氣候的隨時起飛。
針對住朝國的氣候,等部隊過去的時候已經開始冷了,再過段時間就是冰天雪地的了,所以保暖問題刻不容緩。
這個只能發動全國的紡織廠,被服廠,加班加點的趕制棉衣棉被。
就剩下最後一個伙食的問題沒有一個好的方法。
有人提議︰“我們在國內各個地方做好炒面,集中到一個地方,然後運送到朝國。”
立馬就有人說道︰“炒面這個東西,咱們都吃過,太干了,還沒有營養,吃少了還不擋餓。”
“就是的,還有一個就是炒面太難保存,我們要運輸到朝國,中間距離太長,風險太大了。”
眾人在會議室議論紛紛。
袁恆也和京城軍管會的主任一起在會議室里。
只是他的級別在這里有點低,沒有什麼說話的機會。
他現在在想著如果林源這個狗頭軍師在這里,會給出什麼樣的意見。
眾人為了戰士們的伙食問題,爭的面紅耳赤。
有人提議用炒面,有人提議用土豆,有人提議用罐頭,還有人提議用秦漢時期就有的鍋盔。
反正是各抒己見,都在為這個問題提供可以解決的方式。
這是軍管會的主任,也就是袁恆的頂頭上司在下面問袁恆︰“老袁,你有什麼好的建議沒有。”
“老領導,這個我也沒有什麼好的辦法,以前咱們的後勤都是就地可以解決了,甚至解放戰爭時期,也是廣大的人民群眾幫我們。
現在咱們要保證整個入朝部隊的後勤,壓力太大了。
關鍵是那地太冷了,冬天零下好幾十度。
作戰時,有可能都開不了火,什麼樣的食物能在那冰天雪地的環境下,還能吃下去。”
軍管會主任也回復道︰“是啊,這些都是咱們沒有經歷過的情況啊,但是在困難,咱們也得干啊,部隊馬上就要入朝了。”
喜歡我的年代怎麼還有四合院請大家收藏︰()我的年代怎麼還有四合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