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完所有的事情後,易中海和閆埠貴過來找賈張氏拿錢買菜。
賈張氏︰“我哪有錢,老易你不能先墊著,等下午大家給了白事以後,我在給你。”
“不是,賈嫂子,昨天廠里不是給了一百萬的喪葬費用嗎,這時候不用,啥時候用,大家伙請假過來幫忙,中午怎麼也得管一頓飯吧。
昨天的錢已經是我墊上的了,這你家老賈辦事,我出錢,這不合適吧。”
賈張氏頓時不樂意了,說道︰“怎麼不合適,老賈生前和你稱兄道弟的,跟你關系最好,你出點錢,怎麼了。我們孤兒寡母的,要是有錢,還用你出。
廠里的錢是廠里給我的,我得留著給東旭娶媳婦,誰也不能動。
再說了,我又沒請他們過來幫忙。
反正我沒錢,要不老易,你就先墊上,晚上我了拿白事的錢,我在還你。”
易中海和閆埠貴相互看了看,都一副無語的表情。
最終還是易中海拿了20萬給閆埠貴,並交代買著什麼。
賈張氏一看不用自己出錢,也就不管了。
天剛亮,院里眾人一起幫忙把老賈的棺材抬到院外的牛車上。
賈東旭扛著帆,在前面領路。
院里的勞力跟在後面。
自此四合院少了一個鄰居。
賈家少了一個頂梁柱。
軋鋼廠少了一個技術嫻熟的鉗工。
京城茫茫人海少了一個人,不過連點水花都算不上。
林源和何大清因為是廚子,所以在院里等著做中午飯。
等閆埠貴帶人買菜回來,林源和何大清開始準備今天得飯。
四合院加上和老賈關系不錯的人,中午一共八桌。
何大清看著堆在地上的菜,對著林源說道︰“林師傅,你看這些菜怎麼做,這不是為難廚子嗎。”
林源看著地上的菜,也撓頭了,這干的都是啥事,不過想到賈張氏,也就明白了,有啥事是她干不出來的。
一堆白菜蘿卜,一堆土豆,幾把粉條,幾塊豆腐,一條看不到多少肥膘的瘦肉,一只沒有二斤重的雞,幾條一扎長的小魚,一袋子二合面。
估計這幾天小魚是閆埠貴夾雜的私活。
他也是無語了,對著何大清說道︰“何師傅,別看了,干吧,想想賈張氏的為人,你還指望他能給大家伙備什麼好東西。
這堆東西,有啥咱就做啥。”
何大清點頭說道︰“那今天就做一個大雜燴,白菜,蘿卜,粉絲,豆腐,在把這點肉都放進去,在做一個土豆燒雞,雖然就一只雞。
最後這幾天小魚,和豆腐一起炖個湯,多放點水,也能湊合了。
主食還是二合面饅頭。”
說著自己都樂了,他可真沒想過,還能做這麼寒酸的宴席。
定好菜式,兩人也不急著做飯,攏共也就兩個菜,一個湯。
兩人坐在中院一邊喝著茶,抽煙,瞎貧著。
等到半上午的時候,兩人開始做菜。
兩個菜都簡單,對二人來說,屬于有手就行。
中午時分,飯菜已經準備完畢,就等送老賈的人回來,就可以開飯了。
這時閆埠貴在中院支起一張桌子,當做賬桌,登記大家的白事。
眾人一起過去把白事錢給了,閆埠貴一一的登記在冊。這些記錄下來,以後賈家是要還的。
林源和何大清也過去隨大流的上了3000元。
等到下鄉的眾人回來以後,終于可以吃飯了。
當大家坐好,準備吃飯的時候,看到桌子上的兩盆菜,一碗湯,一盆二合面饅頭時,都愣了。
就這,兩盆菜,雖然有點葷腥,但也看不到多點,一碗魚湯雖然也是葷腥,但是基本上都是湯。二合面的饅頭估計也就每人兩個。
雖然大家對中午的席,不抱多大希望,但也沒想到能到這個地步。
眾人站起來就想回去。
易中海看到情況不妙,立馬站起來對他家說道︰“今天中午這席,雖然不大體面,但也是賈家的一片心意。
這老賈新逝,賈家的條件咱們作為鄰居的都知道,家里困難,所以大家伙體諒體諒。”
該說不說,這時的易中海,為人處世還是那麼回事,還沒有像電視劇里那樣為了養老,腹黑無底線。
這會的易中海人品還是值得大家信賴的,所以眾人也給他面子。
都坐了下來開始吃飯。
雖然飯菜簡單,但是林源和何大清都的廚藝都是不凡,所以眾人也都吃的津津有味。
吃完飯,收拾好一切,閆埠貴找易中海一起去了賈家,給賈張氏交賬。
禮簿上的字,賈張氏雖然不認識,但是她會數錢呀。
數著閆埠貴遞過來的錢,賈張氏問道︰“沒了,怎麼就這麼點。”
一句話把閆埠貴和易中海都問懵了。
什麼叫就這麼點。
這說的是人話嗎。
喜歡我的年代怎麼還有四合院請大家收藏︰()我的年代怎麼還有四合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