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了!趙雲不是還說給他上奏朝廷,讓他繼承孫堅烏程侯的爵位嗎?
如此恩重!不以死相報還等啥?
其實,趙雲一上來就給孫策封三品武將官職,也是有原因,以及深遠考慮的。
第一,孫策的歸順可不是跟徐庶,甘寧等人的投靠一樣,跟蔡瑁,黃祖等人的投降更不一樣。
因為孫策的投降,是帶著最少三萬人馬投降的,而且其中還有個人才周瑜,
第二,孫策的歸順不僅帶著數萬兵馬,更是連帶著獻出了荊南四郡,
這可是一塊很大的地盤啊!準確的說是荊州大半地區,獻出了半個州,你說這是什麼概念?
第三,趙雲要拿孫策的歸順做個表率,表率給誰看呢?
自然是益州的劉焉,交州的曹操,揚州的袁紹,袁術,以及涼州的馬騰,韓遂,宋建等人。
相信有了孫策歸順後的完美對待,他們內心定然是有所波瀾,甚至意動的,
哪怕現在沒有,等以後真的大軍壓境的時候,他們還是會想到孫策的,
如此一來,趙雲在以後的一統天下中,也能少動些刀兵,不是嗎?
然而,在封完孫策後,趙雲並沒有停歇,而是朝著周瑜說道︰
“周瑜!上前听封!”
“屬下在!”
“周瑜,我封你為奮武將軍,留在我身邊听用,不知你可願意?”
周瑜一听趙雲給他封了個四品奮武將軍,當即便躬身拜道︰
“謝主公封赦!屬下願意!”
對于周瑜,趙雲並沒有像孫策一樣,給他封那麼高的將位,更沒有封侯,
原因很簡單,周瑜雖然比孫策有能力,可謂是完美帥才,更是水軍大都督最佳人選,
但是就目前的周瑜而言,他的性質是比不了孫策的,畢竟人家孫策是一方老大哥,帶著家將,帶著謀士歸順的,
所以,趙雲給周瑜封了一個四品將位,其實已經是天大的恩惠了,這也是周瑜立馬應下的原因,
畢竟人要懂得知足,如此方能活的開心!
待的封赦完孫策,周瑜二人後,趙雲便聊起了正事,
只見他一臉笑意的朝著孫策問道︰
“伯符,荊南四郡目前有多少兵馬啊?”
面對趙雲的詢問,孫策則是想都沒想的說道︰
“回主公的話,原本是有三萬,但是我們在劉表北顧主公的時候,趁機攻佔了荊南諸郡,
所以如今的兵馬,已經在向五萬擴招了,相信等主公過去接手的時候,應該已經擴招完畢了。”
趙雲一听孫策這話,當即便哈哈大笑道︰
“五萬好!五萬好啊!如此一來,南面交州的曹操,士燮等人便無憂也!”
不過就在趙雲哈哈大笑時,一旁的周瑜卻笑著開口說道︰
“主公,不知您何時接手荊南四郡啊?”
面對周瑜的詢問,趙雲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將目光看向了孫策,只見趙雲一臉笑意的問道︰
“伯符!本王什麼時候可以派人接手荊南四郡啊?”
而孫策聞言,當即想也沒想的便回答道︰
“回主公的話!隨時都可以!屬下全力配合!”
听到孫策如此回答,趙雲則是笑著點了點頭,隨即便轉頭朝著關羽,甘寧二人說道︰
“二弟,甘寧,上前听令!”
“我等在!”
“二弟!興霸!明日一早,你們便點齊十萬兵馬,隨伯符入荊南四郡,正式接手荊南四郡!”
“諾!”
隨著趙雲的一聲令下,隨著關羽,甘寧二人的領命,荊南四郡也總算是要落入趙雲之手,
而荊州,也即將被趙雲一統,完成了他一統天下環節中,相對重要的一環。
兩個月後,
也就是公元193年的八月底九月初之際,關羽,甘寧二人率軍順利的收復了荊南四郡,也同時收編了孫策麾下的五萬大軍,
至此,趙雲一統荊州,成功的給劉焉,袁紹,袁術,曹操等人的腦門上釘了一根釘。
因為荊州的地理位置太要命了,
南,可以直接攻打交州的曹操,士燮等人,
東,可以從江夏順江攻入揚州,攻打袁術,袁紹兄弟二人,
西,可以從漢中,巴東等地,攻入益州,對劉表進行征伐。
而北面呢!則是趙雲的大本營洛陽司隸地區,以及重兵把守的豫州,堅實穩固的一批啊!
可是反觀曹操,袁術,袁紹,劉焉他們呢?情況卻是恰恰相反,
因為趙雲可以肆無忌憚的攻擊他們,而他們卻不能肆無忌憚的主動攻擊趙雲,
原因很簡單,南面的曹操有著士燮四兄弟的牽制,只要曹操敢北上攻打荊州,士燮四兄弟分分鐘把他的蒼梧郡跟郁林郡給佔據了,
到時候曹操別說是荊州拿不到,恐怕就連老窩蒼梧郡跟郁林郡都要沒了。
而東面的袁紹,袁術兄弟呢!他們同樣也不敢主動攻打荊州,
因為豫州,徐州的二十多萬大軍,就像一把利劍一樣,正懸掛在他們的頭頂,隨時都有可能落下,
只要他們敢率軍西去荊州,那豫州,徐州的二十多萬大軍,也同樣分分鐘揮師南下,直接攻打他們兄弟所在的揚州,
到時候一個不好,恐怕也是偷雞不成蝕把米,荊州打不成,揚州卻丟了,
那一丟丟的可就不只是地盤了,而是身家性命,全家老小啊!
再看看西面的劉焉,他敢東進主動攻打荊州嗎?很明顯,他也是不敢的,
先不說別的,就漢中城外堵門的呂布,黃忠二人都夠他喝一壺的,
再說了,若是那劉焉真有膽子攻打荊州,也不至于會等到現在,早在趙雲攻打荊州劉表,以及收服孫策之時就動手了。
所以,綜合以上條件跟因素,就目前的形勢而言,只有他趙雲找曹操,袁紹,袁術,劉焉等人麻煩的份,沒有曹操,袁紹等人找他趙雲麻煩的份。
而趙雲為何能夠創造出如此完美的局面,歸根到底,還是當初他的厚積薄發,步步為營,以及提前布局。
別看趙雲不顯山不露水,什麼事都要問謀士手下一句,可是大局觀上他卻把借勢,順勢,造勢的境界,給展現的淋灕盡致,滴水不漏,
只是旁人只看到了功成名就,卻沒有看到他的高深手段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