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楓與趙靈瑜在御魔城攜手同行三日,將這座雄踞青木星魔窟出入口的古城摸得七七八八。
城內青石鋪路,兩側樓閣雕梁畫棟,卻處處透著肅殺之氣——城牆垛口處嵌著寒光閃閃的符文,街角攤販售賣的不是尋常貨物,而是淬過魔氣的獸骨與泛著幽藍的魔晶。
兩人時而駐足于販賣法器的商鋪,看店家演示能吞噬魔氣的青銅古鏡。
時而穿梭在人聲鼎沸的修士市集,听南腔北調的議論聲里夾雜著對魔窟的敬畏。
兩人在御魔城同行的第一天,就與大金朝的完顏烈、大西朝的柳長風起了沖突,兩人都叫陳楓在魔窟中“小心點”。
不過第二日、第三日都風平浪靜,最多不過些自恃風流的修士圍上來打轉。
這些人或御劍盤旋于半空,故意將劍氣舞得花哨;或取出珍藏的玉佩把玩,口中念念有詞。
他們的目光不時瞟向趙靈瑜,希望自己能引起她的注意。
可趙靈瑜只是緊緊跟在陳楓身邊,雙眼不時看向陳楓,對那些刻意賣弄的修士,從沒給過一個正眼,全當是過眼雲煙。
第四日天未亮,陳楓便在暫住的小院里布下隔音法陣。
在大宋皇室秘境中突破化神中期後,丹田內的靈力愈發渾厚,可新領悟的“劍氣化蓮”總帶著幾分生澀。
陳楓站在小院之中,手握秋水劍,心念微動間,手中寶劍舞動,劍氣驟然散開化作層層蓮瓣。
修煉完“劍氣化蓮”,陳楓從儲物袋里摸出不少灰撲撲的石頭——正是這幾日搜集的伴魔石,石面上細密的紋路里仿佛有魔氣在流轉。
就在陳楓修煉的同時,隨著更多人員進入,御魔城內正越發熱鬧起來。
紫袍長老幾乎沒有在大宋皇朝在御魔城駐地待過,每天都在與各路勢力的頭面人物拱手寒暄。
大宋皇朝的其他修士則三三兩兩聚在酒館,听人在高聲談論著魔窟深處的秘聞。
趙靈瑜雖然不是大宋皇朝的代表選手,可身為皇室成員,對青木星大比情況尤為關注。
在沒有陳楓陪同的情況下,趙靈瑜仍然每天都在御魔城內四處打听,想收集更多的資料。
陳楓將伴魔石托在掌心,靈力如細流般注入,伴魔石逐漸縮小,最後變成了晶瑩剔透的液體。
陳楓分別從丹田內召喚出三柄本命飛劍,然後將煉化的伴魔石液體滴在劍身上。
飛劍上頓時冒出縷縷青煙,與此同時,劍身逐漸縮小、結構變的更加緊密。
當伴魔石液體滴落到本命飛劍上,本命飛劍再無變化時,原本近一尺長的飛劍,最終縮成巴掌大小,劍刃卻亮得能映出人影。
“成了!”陳楓猛地站起身,開始運轉“周天御劍術”。
進入仙界乍,陳楓竭盡全力也只能御使一柄本命飛劍,可現在卻能輕松御使兩柄本命飛劍。
兩柄飛劍如兩道流光在院中穿梭,時而並排成鋒,時而交錯成網。
“不愧是仙界,一個小小的青木星,竟然有如此寶貝,比天一世界強多了。”陳楓在心中暗自感慨。
接下來的日子,小院里的劍光就沒斷過。
“劍出無回”、“劍落無極”、“劍氣化蓮”三招,不停的從秋水劍上使出,變的越來越熟練。
不但如此,陳楓還御使著本命飛劍,將“劍出無回”、“劍落無極”、“劍氣化蓮”這三招使了出來。
時光如流水,不知不覺間,一個月時間即將過去。
在大比前三天,紫袍長老終于返回到了大宋皇朝在御魔城的駐地中。
這次回來,紫袍長老給陳楓等十名大宋皇朝代表帶來了兩份資料。
第一份資料是關于大比流程的相關信息;第二份資料則是記錄了各家參與大比修士中的佼佼者。
“兩人兩枚玉簡,內容自己看。”紫袍長老從儲物戒指中取出一堆玉簡,隨手一揮,準確送到眾人位前。
陳楓剛收好玉簡,紫袍長老聲音又響起,聲音中帶著幾分凝重“魔窟里不只是魔族,青木星各勢力的手段也得提防著點。”
第一枚玉簡記錄的是這次大比的內容,本次大比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所有參與人員進入魔窟的第一層,為期三個月。
進入魔窟前,每人會分到一塊令牌,令牌能自動記錄參與比試人員所獵殺魔族的數量與修為。
三個月結束後,會根據令牌記錄的信息,評選出前二十名選手進入第二輪。
第二輪比試,是采用傳統的擂台比試方式,勝者進入前十名,代表青木星參加玄天仙域大比。
二十名選手隨機抽簽,抽到同樣號碼的,上擂台比試。
這種方法,有時候要看運氣。不過青木星各派都認為,運氣也是實力的一種。
第二枚玉簡,里面記載了其他四大皇教與隱世世家杰出修士的情報。
情報內中最出名的有大理皇朝的段玉,大金皇朝的完顏烈,大西皇朝的柳長風,大遼皇朝的蕭不離。
還有隱世世家中,南宮世家的南宮烈,東方世家的東方白,端木世家的端木蘭。
“真不愧是仙界,有如此多的高手。”陳楓大略看了眼情報,心中暗自感慨道。
“陳兄,這次大比,咱們可得互相照應著。”一個面容憨厚的修士拍了拍他的肩膀,正是同行中年紀最小的林岳。
陳楓笑著點頭,目光掃過眾人,發現每個人的眼底都藏著期待與緊張。
“我打听清楚了,魔窟第一層的魔氣對化神期修士影響不大,但是最好用丹藥將其及時清除”邊說,趙靈瑜邊將一小瓶驅蟲藥遞給每個人。
最後趙靈瑜走到陳楓身邊,低聲道,“小心那個端木世家的端木蘭,據說她能殺人于無形。”
三日後,御魔城中心的傳送陣亮起刺目的白光。陳楓緊了緊懷中的令牌,與其他代表一同踏入光門。
身後,趙靈瑜的聲音隨風飄來︰“活著回來。”他腳步一頓,回頭時,正看見少女站在晨光里,衣袂飄飄如欲乘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