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醫打工仔

第209章 家鄉的變化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魯國夫 本章︰第209章 家鄉的變化

    時光荏苒,轉眼間便又到了春夏交替時節。

    東莞的氣候相較于一凡的老家而言要炎熱許多。這個時節,大地處處充滿著蓬勃的生機,目之所及皆是郁郁蔥蔥的綠色,仿佛整個世界都被這片盎然綠意所籠罩。

    正如易理所說,春季乃是木氣旺盛之時,這般景象正好印證了其中的道理。

    甄叔的農旅公司那嶄新的辦公樓已經拔地而起,當初動工之日還是由一凡精心挑選的良辰吉日。

    他所租賃的那些土地如今也迎來了豐收的喜悅,眾多蔬菜已經成熟,可以采摘下來供人們食用了。

    當第一批新鮮蔬菜成功送達東莞德永勝公司的時候,甄珍特意囑咐譚梓桐送來一部分給一凡,並讓他下廚烹飪一番。

    一凡親自操刀掌勺,將這幾樣素菜與從自己老家運來的鮮嫩魚兒一同炒制,成了一桌美味佳肴。

    要說搞農業嘛,其發展周期相對較短,通常種下作物短短一兩個月就能有所收獲;然而養殖業卻並非如此,起碼需要歷經半年左右的時間才能見到成效。

    值得一提的是,甄叔的農旅公司始終秉持著綠色環保的理念,堅決不使用化肥和農藥。即便是蔬菜上面出現了害蟲,他們也是采用純人工的方式來進行驅趕或者捉拿。

    至于肥料方面,則選用了天然的農家肥,那些腐爛的菜葉和壞掉的菜梗都會被放置到專門的發酵池中,只需短短數日便可轉化成為優質的有機肥料。此外,豬糞和禽糞等也都是極好的有機肥料。

    生豬和雞鴨可從來都不吃那些人工合成的飼料,每天到了飯點的時候,公司里的員工們做好飯菜後,會把剩余的飯湯收集起來稍微加熱一下,然後就端去給豬吃,而那些雞鴨呀,則整天自由自在地在外頭閑逛著。

    其中,雞被放養在了附近的山上,它們可以盡情地在山林間奔跑、啄食蟲子和草籽;至于鴨子嘛,則悠然自得地在水田里尋覓食物,時不時還能嬉戲一番。

    要說這飼養家禽家畜啊,其實壓根兒不需要什麼特別高超的技術。畢竟,一凡他們村的村民們打小就跟田土打交道,對于如何喂養這些動物簡直就是輕車熟路。所以,很多原本在外地打工、年紀大概 50 歲上下的人紛紛回到家鄉,選擇在這里上班。

    這樣一來,既能照看好自己的家庭,又能夠掙到一份不錯的收入,真是一舉兩得。

    听陳艷青繪聲繪色地說著甄叔公司的變化,一凡腦中浮現一幅春和景明的鄉村景象。

    陳艷青還說她在農旅公司擔任了一個小的“蘿卜頭”主管。

    這個職位看似不起眼,但卻承擔著相當重要的職責,其中最為關鍵的一項任務便是負責記錄村民們上下班的考勤情況。

    當然,這可不是她工作的全部,偶爾她還會到田間地頭去溜達溜達,實地了解一下村民們的勞作進程和需求。

    每一天、每一周乃至每個月的工作安排都清晰明了。村民們對于今日需要完成哪些任務、明日又有怎樣的計劃了然于心,因為村里實行了分片包干制度,將土地劃分成不同區域,每組人員各自負責管理屬于自己的那塊田地。而且隨著四季交替更迭,各種應季蔬菜的種植時節更是被大家牢記在心,絲毫不會弄錯。

    值得一提的是,甄叔給村民們支付的工資可著實不低呢!正因為如此,這些淳樸善良的村民們在干活時從不偷懶耍滑,始終秉持著一顆敬畏之心,認認真真地對待每日的工作,力求做到問心無愧。

    如今啊,整個村莊簡直像是脫胎換骨一般,煥發出嶄新的生機與活力,曾經那些泥濘不堪的道路早已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平坦堅硬的水泥路面;不僅如此,路邊還豎起了一盞盞明亮的路燈,照亮了人們回家的路途。甚至有些空曠的地坪經過精心裝扮後變得美輪美奐,修建起了舒適宜人的休息涼亭。

    每當夜幕降臨,忙碌了一天的人們便紛紛聚攏于此,或悠閑地坐著談天說地,或興致勃勃地分享著鄰里間的奇聞軼事和八卦新聞,好不熱鬧!

    特別是村子里的那所小學以及幼兒園,甄叔掏出了幾十萬塊錢來對它們進行全面的修繕。經過一番精心改造之後,這兩所學校煥然一新,呈現出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

    如今,中午的時候學生們都會留在學校里享用午餐並且稍作休息。這樣一來,不僅讓孩子們能夠得到更好的照顧,也徹底消除了村民們因為需要照看孩子而產生的顧慮。可以說,這所學校簡直就像是甄叔所經營的農旅公司專門設立的子弟學校一樣,在這里,孩子們能夠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和貼心的關懷服務。

    清明時節,一凡驚喜地發現自己竟然收到了足足五六斤的清明茶,這些茶葉無一不是出自甄叔公司的手筆。

    原來啊,這附近長著不少茶葉樹,當地的村民們只需把采摘下來的新鮮茶葉葉子賣給甄叔的公司就行了,完全不需要自己費心費力去炒制。而且呢,無論送來多少生葉,甄叔公司統統照單全收,就這樣,甄叔公司輕輕松松就解決了困擾附近村民許久的茶葉銷路不暢這個大難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不得不說,自從甄叔的農旅公司正式成立之後,那可真是好處多多呀!不光是本村的人們從中獲益匪淺,就連附近村莊的村民們也是沾光不少。

    不過,要說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那就在招聘員工的時候,本村的村民可是享有優先被錄用的權利。這樣一來,既保證了本村居民的就業機會,又讓周邊村子的人們能夠通過銷售茶葉增加收入,真可謂是一舉兩得。

    一凡站在窗前,望著遠方若有所思地想著些什麼。突然他眉頭微皺,心中暗自思忖道︰“看來是時候該回趟家了。”

    這次回家不僅能將蔣老板贈予自己的那套精致家具托運回去,還可以看看自己位于縣城里新裝修好的房子。

    想到這里,一凡的嘴角不自覺地上揚起來。

    這套房子的裝修可是全權托付給了自己同學所開的裝修公司來負責設計和施工的。當初,一凡只是簡單地向他們闡述了一下自己對于房屋裝修風格的構想——復古風,並強調一定要營造出一種高雅大氣的氛圍。

    幸運的是,最終呈現出來的效果完全符合他的預期。倘若不是選擇了這樣的風格,恐怕蔣老板送來的那套珍貴的紅木家具擺放進去後就會顯得格格不入、不倫不類了。

    一凡準備回家的前一晚打了甄珍的電話,甄珍說她也跟著回去一趟,現場看看她爸的農旅公司的建設進度和效果。

    兩人早上九點出發,路上特別順利,回到一凡老家是下午的兩點多。

    在家里休息了一下後,兩人就往農旅公司而去,一路看到的是忙忙碌碌干活的村民,讓一凡意想不到的是,實際的場景比陳艷青在電話中所說更加完美。

    走進農旅公司如入世外桃源,兩棟大樓都是仿古木質結構,已經建到了第三層,再建兩層就可以完工了。

    五顯廟也在修繕中,增加了一棟附屬房,一凡問施工負責人拿圖紙看了一下,才知道這棟附屬樓叫茶道館,專門供游客泡茶論道的地方。

    點綴在茶園之中的民宿一棟棟,也是仿江南建築風格,每一棟兩層,面積二十多平米,瓖在山間的民宿猶如袖珍賓館、套房,听施工人員說,這些是供一家人度假用的,可以自由租種土地,自己種菜做飯,吃著自己種的蔬菜,一家人齊樂融融地度假。

    雙峰民宿仍然歸原老板管理,只不過他們也已成了打工仔,做的飯菜專供施工人員,只有中午上班的人員才在這就餐。

    負責管理的林經理不認識一凡,也不認識甄珍,待甄珍介紹後才知道甄氏二小姐光臨。

    林經理受寵若驚,對甄珍的到來感到驚訝,幸好見到甄珍和一凡時沒做過極的行為和說過極的話,不然就會讓他難堪了。

    一凡叫民宿餐館的老板娘弄幾個菜,說今晚在這吃飯,菜不用點,老板娘也知道甄珍喜歡吃什麼,原來是顧客,現在成了老板的甄珍也沒什麼架子,叫林經理一起吃飯。

    一凡打電話叫陳艷青留下一起吃飯,陳艷青才知道一凡回家了,見到的時候說一凡會回家也不提前通知一聲,怠慢了珍姐。

    甄珍看到陳艷青象是親姐妹一樣親熱,林經理才知道陳艷青跟甄珍的關系,原來兩人早就熟悉。

    晚上甄珍留在民宿住宿,一凡帶著陳艷青回家。

    第二天,一凡帶著甄珍和陳艷青去縣城那套房看了一下,紅木家具昨天就被一凡的同學安排搬進來了。

    甄珍懂得紅木家具的價格,問一凡在哪買的,一凡說是東莞一家具公司老板送的,她說,那老板太大方了,一整套家具不下五十萬,陳艷青听後著實嚇了一跳。

    一凡不願在新房里說到"病"這個不吉利的字,也就沒跟她們解釋。

    看完裝修後,甄珍說,以後來這里又有自己房間了,以後要常來。

    當天下午,一凡幾人又回了趟家,次日下午才回到東莞。

    喜歡道醫打工仔請大家收藏︰()道醫打工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道醫打工仔》,方便以後閱讀道醫打工仔第209章 家鄉的變化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道醫打工仔第209章 家鄉的變化並對道醫打工仔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