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英笑道︰“沒事,咱家人多,我做飯也沒量,多做一個人的,少做一個人的,都沒什麼感覺。”
這一大家子,和和睦睦的,真讓人羨慕。
很難想象,一年前,她們還窩在一個小房子里,吃了上頓沒下頓呢。
如今不僅人變了樣,精神面貌也都變了。
小丫頭們自信又活潑,大的姐妹,也都落落大方。
“小歡,你那主持稿,準備的怎麼樣了?”
小花問六妹道。
“四姐,這幾天抽空就背著呢,明天咱是不是有個排練?”
小歡記得四姐前一天跟她說過,要搞個排練。
“對,但大家時間都不統一,不做具體要求,有時間就去吧,沒時間先忙自己的。”
“我明天沒啥事,什麼時候開始?”
小歡問道。
“上午和下午都有,你要沒什麼事,就在那邊待一天,明天你五姐也過去玩,咱就在商場吃飯。”
“嗯嗯。”
第二天吃完早飯,林小花先去了趟學校,找施工隊的楊德興。
楊德興在這邊給麗英蓋房子呢。
這邊的進度還挺快,已經把老房子全拆了,該平的地方都平好了,正挖著新地基。
都是合作多少次的了,互相很信任。
蓋這邊房子,甦凌風都沒過來看過,倒是麗英有空就往這邊跑,這以後就是她的小窩了。
對于她這個沒歸屬感的苦命孩子來說,沒什麼比這更讓她期待的了。
小花過來的時候,楊德興正和工人一起吃飯呢。
他們自己帶的鍋具,搭火做飯吃的,這塊的開支,都包到活里面了。
工人先看到的小花,一時沒認出來,還在心里嘀咕,這誰家的媳婦那麼漂亮呢。
等反應過來,才想起,這是甦家的大老板啊。
“工頭,那是不是甦家的人找來了?”
旁邊的人用胳膊肘捅了楊德興一下,提醒道。
“喲,小花來了。”
楊德興趕忙放下碗筷,起身笑呵呵道。
“楊叔,你吃著,我找你說個事,不耽誤你吃飯。”
小花大方笑道。
“沒事,快吃好,你說什麼事?”
“還是商場搭棚子砌台子的事,東西都買好了吧?”
這事早幾天,小花就過來跟楊德興說好的,讓他把材料先買好,等商場那邊規劃好,就開始動工干活。
商場的活簡單,大半天就能干好。
“都買好了,那不,那邊一堆就是。”
楊德興用手指著道。
“嗯,那咱今天先緊著商場的活干,後天就開業了。”
“行,不耽誤你那邊事。”
“嗯。”
安排好這邊,再次去了商場。
幾個小姑娘過來找她。
“小花姐,今天排練是吧?”
“對,有人來嗎?”
小花正要打開辦公室的門呢,見她們過來,停下了手上動作。
想著要是有排練的過來,干脆也別進辦公室了,到那邊看看怎麼安排。
“村里的沒人過來,咱不是有節目嘛。”
跟張英一起做節目統籌的王莉笑道。
“行,那咱先排著,估計村里的老鄉,是不好意思,興許咱排著,他們就過來了。”
“對,咱排咱的。”
幾人一塊過去了。
找塊空地,別影響人家做生意,還一個,等會兒楊德興就帶人過來干活了,也別耽誤人家干活。
“英子,你給打個樣,不是要唱戲嗎,來一段。”
到了地方,林小花對張英道。
她專業的,小時候就跟著她姨四處跑戲班,這點小場面,對她來說不叫事。
“那行,我給來一段。”
眾人圍成一圈,中間就是舞台。
“嘩啦啦”鼓掌歡迎。
張英唱的,是他們當地的經典梆子戲《花木蘭》選段。
其實這是隔壁豫省的,但他們這塊,屬于平原,文化交流很頻繁。
是四省的交匯處。
這四省是徽、甦、豫、魯。
所以這片地方,無論是飲食,還是文化,或是語言,和四個省都有相似,卻又有所不同。
這片地方曾經還真想過單設一個省,省會就是現在甦省境內的徐州,只不過後來這個計劃泡湯了。
這是真事,“淮海省”,不信的可以去查。
這地方被戲稱為“創業天團”。
天下亂不亂,這個地方說了算。
陳勝、吳廣、項羽、劉邦、曹操、趙匡胤、宋江、朱元璋......
等等。
都是產自這邊。
他們要求不高,能填飽肚子就行。
他們要求也很高,填不飽肚子可不行。
另外更是妥妥的文化搖籃。
整個道家的起源,就在這里。
歷史上的名人,更是數不勝數。
更讓人感動的,還是皖境內的“童子軍”,抗日打到家家掛孝,只能娃娃兵頂上。
筆者老家就是這塊的,我們這邊祖上,是從魯地遷來的。
土著給打沒了。
所以說,為啥現在的皖省,那麼分裂,說南不南,說北不北,起源于皖省的板面,反而是在冀省石家莊打開的名聲,皖省本地人知道的都不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因為這邊沒土著,五湖四海的人遷過來的。
沒有認同度很高的飲食和文化。
而且這邊為了保障下面長三角的發展,動不動就泄洪,一泄洪就成災。
這怎麼發展。
一有點起色,一次泄洪全沒了。
所以隔壁幾個省的應該有感觸,都到90年代初期了,那邊的人還動不動就逃荒呢。
這邊人口流動太頻繁了。
提起皖省,江浙滬都得磕一個。
而後來的“打工潮”,給江浙滬提供人才最多的,也是皖省。
江浙滬人口年年增,皖省人口年年減,半個皖省的人都跑出去務工,好多更是在外面定居了。
這可真是“當爹又當媽”啊!!!)
他們這邊,整體受豫省的文化影響,還是更深的。
魯省的大鼓書也听,豫省的戲劇,還有梆子戲,听的更多一些。
張英唱的梆子戲《花木蘭》選段,就是豫省的梆子。
沒伴奏,清唱的,這才能顯出功力。
“木蘭非是尋常女,心懷壯志凌雲起,鐵骨錚錚戰沙場,英魂永駐人間世......”
“剪發易服,掩去紅妝,只為戰鼓擂動時,能有我名在花家......”
真不愧是從小跑戲班的,張英這嗓音,沒誰了。
等選段唱完,在場的人都鼓起熱烈的掌聲來。
“英子,這一等獎非你沒跑了。”
在場有人夸贊道。
張英謙虛地笑了下。
“還得看其他人表演,說不準的事。”
剛好這會兒十妹跑來了。
“四姐,我們來排練了。”
喜歡88年︰我帶九個小姨子努力生活請大家收藏︰()88年︰我帶九個小姨子努力生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