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長,你沒事吧?”
民警見所長帽子被打掉了,趕忙上前,有幫忙撿帽子的,有幫忙整理頭發的。
所長是個地中海,頭上沒幾根毛了。
帽子被打掉後,加上他有些驚慌,樣子很狼狽。
甦凌風差點沒忍住笑了。
所長氣得渾身發抖,把帽子再次戴上,捏著帽舌扶正。
指著張德慶他們幾人道︰“都給我抓起來,刁民,這幫刁民真是目中無法。”
“是。”
那些民警也早看張德慶那幫人不順眼了。
現在有了領導的指示,當即上前,兩人控制一個。
在派出所也不怕人手不夠,領導在這呢,哪個部門的都出來踴躍表現一下,幫著一起干活。
很快,張德慶他們就被帶走了。
躺地上打滾的李秀娟,也被抬走了。
張德慶這才知道害怕。
嘴里嚷嚷著︰“憑什麼抓我們,我們犯什麼法了?快把我們放了。”
所長才懶得理他,氣還沒消呢。
“哼”地一聲扭頭走了。
等大廳那邊消停了,甦凌風才再次起身過去。
沖羅杰和老書記劉良材一笑。
“這幫法盲,剛才那一下,要是所長認真起來,定他們一個襲警罪,也得蹲。”
“小風,咱趕緊走吧,跟王哥到家里再聊。”
剛鬧過一通,劉良材怕再遇到什麼麻煩,有些擔心地對甦凌風道。
“嗯,這邊的事也安排的差不多了。”
幾人一塊出去。
王富貴住在鎮子旁邊的王橋村。
一個小村子,三十來戶人,也是同姓村,往上數都是一個老祖宗的。
王強爸媽,听說上次帶兒子去南方發財的大老板來了,也趕忙過來陪客。
王富貴安排家屬上街買菜割肉,準備午飯。
回到堂屋陪著甦凌風他們聊天。
“小風,你到林隊長那邊,了解的情況怎麼樣?”
劉良材問甦凌風道。
“張亮已經招了,就是李家兄弟不願意配合,不過也不用太擔心,有辦法對付他們。”
幾人都點了點頭。
劉良材回想剛才在派出所的事,有些感慨地嘆了口氣。
“你說張德慶兩口子,咱以前都是一個村的,一起住多少年了,他們一家在村里雖不招待見,可看著他們那樣子,我心里也不得勁,怪誰呢,生了個這樣的兒子。”
羅杰不以為然,輕哼一聲。
“怪誰?怪他們自己,生的兒子不懂管教,誰幫他們慣著啊?自作自受。”
“誰說不是呢,只是,要說不認識的人,咱听到這事,就當听個笑話,可這一家子以前還跟咱一個村的,唉,張德慶兩口子,要好好反省反省了。”
劉良材搖了搖頭道。
“他們兩口子反省個屁,要知道反省,到李家溝就該老實了,又搞出一個這樣的事,這次還是奔著謀財害命去的。”
羅杰碎念道。
除掉張亮,可真是大快人心。
先不說這個事,能給自己立什麼功。
就算他是個平頭老百姓,听到這事,那也是一腔正氣。
張亮一家是罪有應得。
劉良材也不是對張亮一家有什麼憐憫之心,他比羅杰還圓滑呢。
張亮一家死活,他才不管。
只是做為同村人,不免有些嘆息。
幾人坐著聊了會兒,甦凌風中午要留著吃飯,問王富貴哪里有電話,給家里林小葉姐妹說一聲,中午不回去了。
王富貴領著他到村委借電話。
先給村里小賣部李紅兵那去了電話,讓他幫忙去喊小葉她們姐妹幾個。
林小葉接的電話。
“風哥,你那邊怎麼樣了?”
小葉關心地問道。
“沒事,不用擔心,都處理好了,我中午跟書記他們,在強子這邊吃頓飯,你們晌午飯別等我。”
“嗯嗯,少喝點酒,別在路上騎車摔了,我們也接不了你。”
林小葉勸著道。
“放心吧,不喝多,先這麼說,下午我就回去了。”
“嗯嗯。”
掛了電話,甦凌風想著,給市里胡主任那邊,也匯報下情況。
這次抓捕張亮和李家兄弟的事,是他通過胡主任,給市里公安局打了招呼。
市里又安排縣里去配合,縣里安排的鎮里。
胡主任對他們村的治安,不比甦凌風擔心少,後面還要讓女兒到他們村實習呢。
這個事給公安局打招呼的時候,說的是謀殺案,市里也不敢怠慢。
現在這個案子,市里也盯著呢,等著鎮里往上匯報。
因此,鎮里對這個案子,也是相當重視。
要盡快破案。
不然審個三天五天的沒進展,上級失去耐心,可能就會把這個案子派給其他地方派出所審理。
到時候功勞可就歸給了別人。
“王伯伯,我再給市里通個電話。”
甦凌風對王富貴道。
“用就是了。”
王富貴笑道。
甦凌風掏出隨身帶著的電話薄,翻出胡主任的號碼,撥了過去。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喂,你好,市畜牧局辦公室,你是哪位?”
電話那頭的胡主任道。
“胡主任,是我,紅溝村的小甦。”
胡主任也等著他的電話呢,他這個電話不打,下午胡主任也會給他們村里去電話。
“小甦,你那邊情況怎麼樣了?人抓到沒有?”
胡主任關心道。
“嗯,都抓到了,胡主任,這次多虧了您啊,改天去市里,我給您送個錦旗去。”
甦凌風客氣道。
胡主任笑道︰“你有這份心就行了,要什麼錦旗,等這個事處理好,你就踏實忙養殖場那邊的事,局里可是對這個事關心著呢。”
“明白,胡主任盡管放心,等這邊處理好,我就去北蒙買奶牛苗,工地那邊的施工都沒停,一直在忙著。”
胡主任很滿意。
“嗯,你給我的印象,就是一個務實有干勁的年輕人,我也相信你,那行,就先這麼說,有什麼事再聯系。”
“好的,胡主任。”
掛了電話,給王橋村委的人派了煙,說幾句客氣話,隨王富貴回去了。
中午免不了要喝點,但沒喝多,三兩酒。
他們老家這邊,有勸酒的習慣。
東家要是不把客人喝多,顯得待客不周,沒把客人陪好。
別的地方喝酒都是論杯,他們這邊是論斤。
雖說是習俗,但甦凌風並不支持,覺得這是陋習。
到後來,“勸酒”都入法了,一個桌喝酒的,要是誰出了事,都要擔責。
即便如此,卻也沒能杜絕“勸酒”的行為。
這年頭,尤其是農村,“勸酒”的風氣還正盛。
甦凌風也知道東家是客氣。
勸歸勸,他心里有數,就三兩酒,多了不喝。
等這邊散場,回到家,已經是下午兩點多了。
喜歡88年︰我帶九個小姨子努力生活請大家收藏︰()88年︰我帶九個小姨子努力生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