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微熹,紫禁城的琉璃瓦在初升的朝陽下流轉著莊嚴肅穆的金光。
午門外,新科貢士們早已按會試名次排成長列,鴉雀無聲。
場面十分安靜,只有清風吹過衣袂的細微聲響和偶爾壓抑的輕咳。
江停位列隊伍最前,身著嶄新的青色貢士服,身姿挺拔如松,面容沉靜似水。
“嘎——吱——” 沉重的宮門被緩緩推開,發出悠長而威嚴的聲響。
一名禮部提調官手持名冊,立于門側,聲音洪亮而不帶絲毫感情
“宣,庚辰科貢士,入宮覲見——!”
隊伍開始移動,腳步落在平整如鏡的金磚地面上,發出輕微卻整齊的沙沙聲。
穿過深邃的門洞,越過寬闊的廣場,太和殿也越發近了。
漢白玉的基座、朱紅的殿牆、鎏金的門窗,在晨光中散發出令人窒息的氣息。
殿前丹陛之上,御前侍衛按刀而立,目光如電,審視著每一個經過的學子。
太監們垂手侍立兩側,低眉順目,無一人發出半點雜音。
進入大殿,殿內空間極為開闊,穹頂高懸,光線從高窗透入,略顯幽深。
早已布置好的考案整齊排列,每張案上已備好筆墨紙硯,潔白試卷靜靜置于其上。
貢士們按引路太監的指引,悄無聲息地找到自己的位置,垂首肅立,無人敢東張西望,更無人敢交頭接耳。
片刻後,殿側傳來一陣輕微的腳步聲。
以李仁德為首的讀卷官們,身著青緋色圓領常服,魚貫而入。
他們個個神色肅穆,目光低垂,步履沉穩地走向大殿一側專設的官員座席,悄然落座。
他們的目光偶爾掠過下方垂首的貢士,帶著評估與打量,接著又與好友對視一眼,無聲討論著。
李仁德的目光江停身上極快地停留了一瞬,無人察覺。
緊接著,都察院以張明哲為首的監試御史們入場,他們身著獬豸補服,分列大殿四周,確保著公正與紀律。
禮部的提調、受卷、彌封等官員也各就各位。
整個大殿的氣氛愈發凝重,落針可聞。
終于,司禮監秉筆太監孫敬上前一步,尖細卻極具穿透力的聲音響徹大殿
“陛下——駕到——!”
霎時間,殿內所有人員,從讀卷大臣到新科貢士,齊刷刷跪伏于地,額頭觸地。
“恭迎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腳步聲從殿後傳來,明黃色的袍角掠過。
周景昭目光緩緩掃過下方跪伏的眾人。
“平身。”
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傳入每個人耳中。
“謝陛下!”
眾人這才起身,但依舊垂著頭,保持著絕對的恭敬。
周景昭的目光在貢士隊列最前方的幾人身上掠過,尤其在江停身上停頓了微不可察的一瞬。
孫敬再上前,展開明黃卷軸,朗聲宣讀殿試規則與周景昭諭示,無非是勉勵眾學子盡心答策,為國選才等語。
宣讀完畢,周景昭緩緩開口,聲音回蕩在寂靜的大殿
“此次殿試望爾等暢所欲言,盡抒胸臆,勿負朕望,亦勿負十年寒窗。”
周景昭的聲音落下,整個大殿內的呼吸聲陡然變得急促了些。
隨著周景昭微微頷首示意,侍立在側的太監們無聲上前,動作輕緩卻效率極高地將試卷一一分發至每位貢士案前。
潔白的宣紙展開,墨黑的御題赫然入目。
貢士們這才敢稍稍抬起眼。
殿試與鄉試會試等考試是有很大不同的。
首先時間上殿試只考一天,從黎明進場到傍晚交卷,即“辰入酉出”。
其次考試的題量也很少,一般只有一道天子親擬的“策問”。
貢生門需要寫一篇約兩千字的“對策”,因此題量不大,但一道題就定三甲名次,壓力卻極大。
除此之外,兩者的考試性質也完全不同。
前者是篩選,後者是定性,所以通過會試的考生不出意外都能通過殿試,只是名次不同。
而且在殿試還有一個特別的地方,殿試是科舉考試中唯一一次不需要謄錄官謄抄朱卷的考試。
所以這里還隱含了對考生們書法功底、卷面儀態的考察。
江停微微抬起手,素白修長的手放于桌案之上,眼楮看向卷上的題目。
【記制曰朕觀古今之論人臣者,常陷于兩難之評……
試問當此之時,爾將何以自處?如何能上不負君恩,中不廢所學,下不辱清議,使忠貞得表而無倨傲之譏,謙恭得顯而無諂諛之謗?其悉陳之,朕將親覽。】
幾乎是在看清題目的瞬間,大殿內響起一片極其細微的、倒吸冷氣的聲音。不少人的臉色瞬間變了。
無他,自從周景昭繼任以後,殿試的題目無一不是側重時政,基本可以根據近些年發生的事推測一二。
所有人都以為今年也是如此……
可誰知今年居然變了,他們押錯了題,自然難免有些心慌。
喜歡女扮男裝的我在官場殺瘋了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女扮男裝的我在官場殺瘋了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