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成恩的計劃,最終成功了!
他們晝伏夜行,一路朝著星燦帝國而去。
途徑陀萊國的時候,他們本就有偷襲的機會,但趙成恩卻是果斷放棄了,在他想來,即便是成功偷襲了陀萊國,也對大局影響不大,畢竟,圍攻唐縣的主要軍隊來自星燦帝國,而陀萊國只是在其中“打下手”的。
因此,即便他們成功偷襲陀萊國,造成了陀萊國內部混亂,吸引陀萊國的軍隊回援,也無法解了唐縣之圍。
因此,趙成恩這次的目標很明確︰
星燦帝國!
他率領三萬騎兵,小心避開對方的運糧隊,至于斥候,這里是他們的大後方,星燦帝國和陀萊國或許是覺得,眼下天秦帝國被數個國家圍攻,根本就不可能主動出擊,因此,根本就沒有在大後方安排斥候。
如此一來,趙成恩的隊伍,經過一路長途跋涉,抵達星燦帝國的邊關城池。
之後,在邊關將士們還未反應過來之際,一舉攻破邊關,然後,長驅直入,直奔星燦帝國的帝都,至于沿途的城池,除了掠奪資源做必要的補給外,其他均不做停留。
星燦帝國邊關守將根本就沒有想到天秦帝國的軍隊會突然出現,完全沒有準備,城破之後,他立即傳書朝廷。
只不過,趙成恩率領的三萬軍隊全部都是騎兵,速度極快,甚至不比傳送情報的信差慢多少!
因此,當星燦帝國的皇帝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已經來不及從其他城池調集軍隊了,只能緊閉城門,讓帝都內的軍隊全部上城頭。
見突襲不成,趙成恩沒有選擇強攻,而是圍繞著星燦帝國的帝都,朝著四周燒殺搶掠。
星燦帝國的皇帝,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趙成恩肆意的破壞,不敢派兵出城。
騎兵,在野外的戰斗力可是很強的!
他們星燦帝國的帝都,雖然也有數萬軍隊,但都是步兵,一旦出城,則必敗無疑。
星燦帝國的皇帝,自然不能任由趙成恩在這里破壞,他第一時間寫信通知前線的隊伍回援。
他不知道天秦帝國有多少軍隊來了他們星燦帝國境內,如果只動用國內的軍隊,未必能贏,而且,趙成恩的隊伍都是騎兵,機動性太高,普通的軍隊根本就抓不住他。
前線正在圍攻唐縣的星燦帝國主帥,怎麼都沒想到,會有一支軍隊繞到後方,進入他們星燦帝國境內。
雖然他完全能夠猜到,這支孤軍深入的軍隊,數量不會太多,即便他不調兵回援,僅憑國內現有的軍隊也能擊退這支隊伍,但架不住皇帝一直催促,一開始語氣還好,到了後面,語氣已經很嚴厲了,如果他再不回去,不但會派人頂替他的位置,還會將他撤職查辦。
無奈之下,他只能選擇退兵。
星燦帝國的軍隊退了,陀萊國的軍隊獨木難支,也只能選擇撤退。
唐縣之圍就此解了。
另一邊,秦興安率領軍隊,乘勝追擊,經過一個多月的多次戰斗後,終于將烈陽帝國和楓葉國的聯軍趕出了天秦帝國地界,而他自己則是駐守睢縣,不給烈陽帝國和楓葉國機會。
在此前的交手中,烈陽帝國和楓葉國損失了不少,再加上睢縣現在是老謀深算的秦興安駐守,另一邊的星燦帝國已經撤兵,烈陽帝國和楓葉國也只能撤退。
消息傳到桐縣,廉永望知道自己再堅持下去也沒有意義,罵了烈陽帝國和星燦帝國一頓後,也選擇了退兵。
至此,天秦帝國之圍全解。
但所有人都知道,這只是暫時,三個超級帝國聯合攻打天秦帝國,這只會是開始,不會是結束,天秦帝國也不可能一直坐以待斃。
不過,眼下己方都恢復了平靜。
而這,給了遠在田福村的秦庚,發展的機會。
待下次戰事再起,他就將是戰場上的主角,成為攪動天下大局的風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