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二狗,和平時期是一個工地上做苦力的人,而且還是一個畢業三年的大學生。
家里壓力比較大,有一個久病的老娘需要長時間的醫藥維持。
畢業之後的張二狗,原本以為可以找到一份高薪工作,替家里減輕負擔。
沒想到,畢業後的宏圖還沒展開,就被現實打入地獄。
沒有強悍的人脈關系,大學畢業證也只是尋找工作的門檻而已。
那些高薪崗位,根本輪不到他,只能去做一個月薪三千五的社畜。
別提給家里分擔壓力,就連自己租房,生活,衣食住行都緊巴巴的。
之後父親在工地里意外身亡,開發商直接爛尾跑路,包工頭也人間消失。
賠償款更是一個笑話,根本沒有找到負責的人。
無奈之下,只好辭掉工作,走上了父親的路子,進了工地。
李凡對于這些小隊隊長的詳細資料,早都查過一遍,所以張二狗的信息,自己也是十分清楚。
這兩天轉移途中,並沒有太多時間讓他們去搜集材料,李凡都是以掛賬的方式,兌給他們物資。
之後等到合適的位置,李凡會停留兩天,讓他們去搜集材料還饑荒。
張二狗竟然會答應幫別人頂賬,這就很難得。
至于難民的處理,李凡原本是打算讓各個小隊抽出來一個組織能力強的人。
讓這些人在把剩余的難民過一遍,然後剩下的全部放棄掉。
沒想到張二狗竟然自己跳出來了,這讓李凡不禁高看了他一眼。
不久之後,張二狗帶著五個人來到李凡面前。
“李先生,這五個人是我拾荒小隊里,能力拔尖的人,他們也有意願帶隊,您看他們行嗎?”
李凡一眼掃過去,幾個人的信息就出現在自己面前。
三個是和張二狗工地上的工友,兩個是他的同學。
“你們自己去挑人,然後來我這兒領物資,賬都掛在張二狗的身上。
可要記得還給人家!”
“李先生放心,我們一定給你帶出來一支能打的隊伍!”
“去吧!”
張二狗帶著五個人離開,肖戰勇幾人來到李凡面前。
“隊長,我剛剛去看了一下難民的情況,勉強還能組起來十來個隊伍!”
朱子豪接著說道︰
“剩下的人,全是頑固分子,一提到讓他們成立小隊,都躲躲閃閃。
很明顯在等你發善心呢!”
李凡沉思片刻,對著眾人說道︰
“你們隊伍里有沒有拔尖的人,挑出來幾個,把願意組隊的難民挑出來!”
“倒是有幾個,我去問問他們願不願意帶隊!”
“嗯,你去安排吧!”
半個小時後,33支隊伍,又增加到42支,隊伍最後面的難民里,只剩下了不到8000人。
所有隊伍正在吃午飯時,前方的漁村隊伍已經出發,李凡並沒有著急跟上。
只是看著富縣的地圖,微微皺眉。
富縣是貢市的一個大縣,和平時期人口80萬。
前世自己經過富縣時,是和呂柔,樊悠悠開著車快速穿過的,並沒有過多停留。
只是如今帶著42支隊伍,人,想要實行快穿是不可能的。
李凡看了一下時間,中午兩點半,立馬通過通訊系統下令。
“繼續前進,爭取在晚上8點之前,到達富縣東側的豆花村。”
一萬多人,緩緩運轉起來,排成長龍,繼續前進。
兩個小時後,進入富縣,終于與漁村分道揚鑣。
晚上到達豆花村時,吊在隊伍最後面的難民,已經不足三千人。
翌日清晨,李凡並沒找著急讓隊伍前行,他準備再讓所有隊伍把富縣的周邊的材料收集一下。
富縣安全區,是巴蜀的縣級安全區,建立在富縣北側的一塊平原上。
安全區面積不大,容納了21萬難民,已經處于溫飽紅線。
而此時,正門口檢查站,被堵了個水泄不通,正是漁村的人。
“為什麼不讓我們進去,我們也是難民!”
“官方不是每個月都在廣播上報道,讓難民來安全區生活嗎?“
“憑什麼我們千里迢迢的來了,卻被拒之門外!”
“那你們天天在廣播上說話,就是在放屁嗎!”
漁村的人想過進入安全區後,會生活的比漁村更艱苦,也想過會衣不蔽體,食不果腹。
可是他們從來都沒有想過會被拒之門外。
劉龍翔也萬萬沒想到會被安全區拒收。
這也不怪他,因為宜市安全區曾經派人親自勸說過,讓他們進入安全區生活。
只是這群人打听了安全區里的實際情況之後,就對安全區有很強烈的抵觸情緒。
沒想到會有一天淪落到求著安全區收留,還被拒收的情況。
“諸位,我們這個安全區也只是一個縣級安全區,收納的難民已經到了極限。
你們要不然去榮縣和井區交界的那個安全區去看看,那是一個市級安全區!”
安全區的負責人听到來了四萬多人難民,人都麻了。
要知道他們安全區的守衛力量只是一些武警,特警,民警組成的隊伍。
只有兩千人,槍支彈藥並不充裕,如果不能妥善安撫這些難民,很容易出現暴亂。
只是自己的提議剛剛說完,就听到難民們情緒激動的反駁他。
“你安的什麼心,到那個安全區,需要穿過三個喪尸密集的市區。我們飛過去嗎?”
“就是,我們要是有辦法去市級安全區,還會到你們這里來!”
安全區負責人已經逐漸失去耐心,對著身邊的士兵使了個眼色。
城牆上,立馬彈出來密密麻麻的槍口,瞄準了漁村的人。
此時,劉龍翔才不得不站出來,阻止了眾人的爭論。
在被拒之門外後,讓村民們鬧事施壓就是他的主意。
如今看到安全區如此強硬的態度,他也明白了,安全區是進不去的。
“這樣吧,我們也是听了官方的廣播,才會選擇來這里的。
可是這一路上,我們攜帶的口糧已經不足兩天的量。
可不可以給我們提供一些口糧,我們立馬離開,朝著市級安全區趕!”
負責人听後,很果斷的搖頭拒絕。
“抱歉,不是不給你們,而是我們的儲備糧也不多。只能勉強支撐到冬麥收獲時期。”
“不能通融一下嗎!”
負責人搖搖頭,一臉不耐的帶著哨兵返回城內,大門隨之關閉。
漁村的人看到這一幕,都是一臉的絕望,緊接著壓抑的氣氛中,恐慌的情緒蔓延。
所有人都很清楚,沒有物資的支撐,他們這群人活下去的希望十分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