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于917 番茄原創
小美對姑姑早年的事沒什麼印象,大都是後來听母親慢慢說起的。姑姑是父親唯一的妹妹,比父親小兩歲。當年全家從老家遷去九原的時候,姑姑剛讀完高小,也跟著一起去了九原。
到了九原後,在哥哥的幫助下,小美姑姑很快有了份工作,參加工作後,她也依舊和小美一家住在一起。小美母親總說,那時的姑姑人很精明,做事又能干,不光把自己的事情打理得井井有條,下班回家還會幫著她做家務,也是家里的“小頂梁柱”。
後來,經人介紹,姑姑認識了在臨市工作的姑父,沒多久就嫁了過去。臨市離九原只有幾十公里遠,不算特別偏僻,但對當時還年幼的小美來說,這些關于姑姑遷家、工作、出嫁的事,都像听別人的故事一樣,沒留下半點自己的記憶。
姑姑因病去世那年,小美剛上初二。如今她總記不清,當時父親為何只帶了她去臨市——是自己纏著懇求,還是父親特意做的決定?但無論緣由如何,小美心里始終覺得,能陪父親送姑姑最後一程,總歸是種安慰。
父女倆趕到臨市姑姑家時,姑姑已經閉上了眼,躺在那里的她毫無生氣,連與唯一的兄長見最後一面的機會都沒留下。小美看著父親泛紅的眼眶,感受著他難掩的悲痛,自己心里也堵得發慌,卻不知該說些什麼來安慰。
她忍不住不時瞟向棺槨里的姑姑,厚厚的妝容蓋在臉上,慘白的底色上,兩頰點綴著胭脂紅,完全沒了往日的秀麗模樣,反倒透著幾分嚇人。
屋子里的親人都浸在悲痛里,小美的表姐和弟妹更是號啕大哭,哭聲像重錘敲在小美的心上,讓她越發難受。她的眼眶早就蓄滿了眼淚,卻怎麼也發不出一點哭聲,只能任由酸澀在喉嚨里打轉。
站在父親身後,小美比誰都懂他此刻的痛。姑姑是父親在這世上唯一的親妹妹,兩人從小一起長大、互相依靠的兄妹情,早已刻進了骨子里。她望著父親緊繃的背影,那份沉甸甸的、既舍不得又留不住的難過,像潮水般從父親身上漫開,她清晰地感受得到。
離開臨市返回九原的火車上,父女倆並排坐著,全程沒說一句話,車廂里旅客的吵鬧歡笑聲,也掩不住父女倆此刻的悲傷和沉默。小美忽然覺得,只有單獨陪著父親,才能更真切地感受到他身上那股濃烈的傷感——像化不開的霧,裹得人喘不過氣。
直到父親突然用手掩住臉,壓抑的哭聲從指縫間漏出來,小美再也繃不住,眼淚跟著砸落,終于哭出了聲。
人生無常,每一次親人的離去,都會在生者心上刻下一道長長的傷口,留下揮之不去的傷痛。這樣深入骨髓的痛,從來都不是一時半會兒能平復的,或許,要花上整整一生的時間,才能慢慢將它熨帖、治愈。
臨市的很多景象,在小美腦海里早已變得模糊,但有些深深印在記憶里的片段,卻始終清晰。算上送姑姑最後一程的那次,她這輩子總共只去過姑姑家三回。
第一次是和妹妹倆去的,每天和表姐弟妹出去到外面的樹林瘋玩,衣服弄髒了回來,姑姑也不會像母親那樣訓斥她和妹妹。
她記得最清楚的,是姑姑家最早住在農場。那是個被籬笆圍著的大院落,正面有三間屋子,布局和她姨婆家有些像,只是面積稍大些。就連燒水做飯,也和姨婆家一樣用大鍋大灶——就是這個灶台,給小美留下了格外深刻的印象。
印象深,是因為她第二次去,有回姑姑煮飯,讓她幫著往灶坑里添干柴時,灶內突然竄出一大股火苗,直撲她面門,還一下子燒掉了她大半的眉毛。幸好那時姑姑反應快,及時把她拉開,才沒讓她落得毀容的下場。
假期快結束時,小美的眉毛還沒完全長出來。為了遮丑,她每次出門都得戴上毛線帽子才敢出去。
至于後來到底過了多久才不用戴帽子,她已經記不清了。可這些與灶火、帽子有關的片段,卻像刻在了她腦子里,即便過去這麼多年,依舊清晰得仿佛就發生在昨天。
姑姑家有四個孩子,表姐林、表妹,還有兩個表弟,個個都生得好看。
表姐林和小美的二姐年紀差不多,性格開朗又大氣,說話辦事向來大大咧咧,小美跟她待在一起,總覺得格外親近,滿是親人的暖意。表妹性子要嬌弱些,膚色和脾氣都隨了姑姑,文靜又少言,不過氣色比姑姑要好,臉上總帶著點紅潤。兩個表弟也十分惹眼,尤其是小表弟,一雙大眼楮配著長長的睫毛,皮膚白白嫩嫩的,特別招人喜歡。
姑姑走的時候,小表弟還不到十歲。小美後來離家早,和這些親戚漸漸斷了聯系,也不知道姑父是怎麼辛辛苦苦把四個孩子拉扯大的。偶爾回老家,她才從母親嘴里零星听到些孩子們的近況——表妹和兩個表弟都很有出息,如今都在機關工作。只有表姐的消息,她知道得很少,腦海里留存的,始終是那個潑辣能干、模樣秀美的姑娘身影,和自己的二姐有幾分相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小美的姑姑和她父親一樣,性子偏悶,平時不愛多說話,但小美還是很喜歡去姑姑家串門。
一來是姑姑待她和妹妹格外溫和,從沒大聲呵斥過她們一句;二來是姑姑對自己的四個孩子也同樣耐心,說話從不像母親那樣急著大喊大叫,總是溫言細語的,听著就讓她覺得舒服。
小美對姑父的印象一直很好——他性格開朗,待姑姑和孩子們都十分呵護。去他們家從沒見夫妻發生過爭吵,反倒是姑姑有時候得理不饒人。
後來姑姑身體不好,姑父陪著去京城看病,來回路過九原,總會在小美家暫住幾天。姑父在九原的親戚也會特意跑來看望,這讓本就不富裕的小美家添了不少麻煩。
那時小美家已是七口人,日子過得緊巴巴。親戚一來,母親總要把平時省下來的白面拿出來,要麼給他們 面條,要麼包餃子吃。
有一年過完年,家里還剩不少羊肉餡,連著吃了幾頓羊肉胡蘿卜餃子後,姑父終于忍不住開口“大嫂,就不能換個炒菜嗎?這羊肉胡蘿卜餃子實在吃膩了。”
小美也跟著附和“媽,姑父都不愛吃您包的羊肉餃子,干嘛總做啊?”話音剛落,就被母親小聲訓斥“你懂什麼!還炒菜?咱們家有多余的錢買豬肉和菜給他們做的吃嗎?”
那一刻,小美才發覺母親的不容易。家里平常那點白面,本就緊著胃不好的父親吃,他們自己頓頓幾乎都是窩窩頭和攤花玉米餅子。姑姑一家每次來,母親能把家里這般金貴的白面拿出來招待,已經是盡了最大的心意。
喜歡小美的平凡人生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小美的平凡人生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