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天前,巨熊國,遠東地區。
朱格朱爾山脈南麓,地面下,300米。
“沙沙!”
“ !”
漆黑的洞穴中,傳來了利爪挖掘泥土和岩石的聲音。
只見,數百只喪尸鼠,正在熱火朝天的挖掘著。
一個巨大的隧道雛形,已經展現出來。
這條隧道,從地面開始,以10度角傾斜向下,一直挖到垂直高度,距離海平面300米後,繼而開始水平挖掘。
隧道的截面呈圓拱形,水平寬度足有50多米。
王小強的計劃是,挖掘一條直通北斗城的地下隧道。
用來將海水引入北斗城。
經過王小強的反復檢測,遠東這邊的海域,目前還沒有檢測到核輻射,海水還是很干淨的。
海水淡化技術,可以生產出淡水。
析出的鹽類,像氯化鈉、硫酸鎂、硫酸鈉、硫酸鈣等,還可以用作食品加工和工業原料。
雖然,元嬰渡劫能帶來豐沛的雨水,但是,供應量並不穩定。
3號避難所,能抽取到的地下水位,也一直在降低。
如果,短時間內沒有人渡劫,以北斗城現在將近600萬的人口計算,那時候,需要的水量,可是個天文數字。
更何況,按照北斗城的發展速度,短時間內,人口突破一千萬,已經是可以預見的事情了。
王小強必須做兩手準備。
藍星上最多的水資源,就是海水,可以說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只要海水能引到北斗城,那麼,北斗城的用水,將得到極大的緩解。
對于雙城市提出的,修建淡水運輸通道的建議。
王小強直接給出了否定的答案。
如果用人力,去修建這條淡水通道,加上配套的發電,水泵設施,沒有個5,6年的,根本就修建不完。
更何況,這種生命通道,怎麼可能被其他人掌控,這相當于把自己的七寸,讓對方拿捏住了。
尤其是,一團長鳩一夫,給出了,雙城市不可信的結論,甚至建議,將雙城市列入敵對黑名單。
戰場上的種種詭異,作為一個元嬰級別的強者,怎麼可能感覺不到。
他只是沒有進一步的證據而已。
既然如此,王小強就更不可能在這種事情上,給對方留下可乘之機。
可是,距離北斗城最近的海岸,已經充滿了高輻射。
根本無法取到無污染的海水。
王小強仔細查看過現在的衛星監控地圖,他發現,海平面已經抬升了很多,原來的很多大陸都在萎縮。
特別是天穹國沿海,有大量的核電站,幾乎遍布沿海的每一塊領域。
這些核電站中,沒有一座是完好的,都被不同程度的炸毀。
可以想見,沿海地區的核輻射,將會日益惡化到何種程度。
王小強已經取消了繼續向海邊遠征的計劃,軍團的觸角,開始向內陸和高海拔地區擴展。
雙城市的救援行動結束後。
王小強有兩個發現。
第一個就是,雙城市的大橋坍塌的原因。
王小強讓喪尸鼠挖掘到坍塌的橋墩下方,這才發現,這個橋墩下面,密布著寬度不一的各種隧道。
隧道中裂紋密布,汽油已經滲透了下來,整個隧道充斥著嗆鼻的氣味。
從隧道形成的痕跡來看,應該是和喪尸鼠類似的生物挖掘的。
也就是說,雙城市保衛戰打響的時候,地下還有一群不速之客,準備蠢蠢欲動。
王小強不清楚,最後,這些地下生物為什麼離開了。
但是,考慮到,即將挖掘的隧道,要充分規避這些地下生物的干擾,同時降低施工難度。
最後敲定隧道的深度,在海平面下300米。
這條隧道的初步設計,全長2300多公里。
期間要規避各種火山帶,岩石斷層,地下水道。
可是,王小強現在還沒有收集到巨型盾構機,單靠人力修建,簡直是天方夜譚。
不過,辦法總比困難多,這還難不倒王小強。
3號避難所的數據庫中,就有這種巨型盾構機的結構圖。
盾構機本身的工作原理並不復雜。
王小強用了最笨的一種方法。
那就是把整個盾構機的功能拆解開,拆分成數個部分,
每一個部分,單獨做出對應的配套結構件。
工序最繁瑣的配件,就是直徑50米的,圓拱形的鋼鑄模具。
模具不僅要滿足隧道前期的加固工作,後期混凝土的澆築工作,同時,還要在模具底部放置鐵軌。
最關鍵的盾構機鑽頭部分,用喪尸鼠取代。
為了提高喪尸鼠的工作效率,王小強還特意把來福的等級,硬生生吃到了7級。
而他的喪尸鼠親衛隊,直接都變成了7級的喪尸鼠,挖洞的效率更加恐怖了。
喪尸鼠呈梯形排列,最上面的先挖,一層接一層跟著挖。
挖出的土方,直接被後面的傳送帶,運送到鐵軌的火車廂內,由狼人們拉出隧道。
後續的工程施工隊,用快速固化砂漿,固化隧道內壁,同時用鋼管樁和鋼筋樁,對隧道的地基和穹頂進行二次加固處理。
隨後就是隧道管片的安裝,防水涂料和鋼筋混凝土的澆築。
這一整套設計,就是生化版本的盾構機。
路線的勘探工作,由采奕負責,她的聲波,能夠準確的檢測到各種地質構造。
盾構機的鑽頭是300只喪尸鼠,按照采奕勘測的路線前進。
中間負責混凝土結構件的,是人類,他們多數都是負責指揮,需要出力的時候,都是讓狼人頂上來。
最後,負責運送土石的還是狼人。
三十多萬進化到7級的狼人,是這條隧道施工的絕對主力。
王小強一直在想,喪尸已經在各方面都開始碾壓人類的科技樹了,人類存在的價值越來越微不足道。
最後,人類真的還有活路嗎?
不過,那都是後話了,至少現在,他要為了身邊的親人,再拼上一拼。
如果隧道只是幾公里還好說。
但是,2300公里的隧道,那可是個超級浩大的工程。
為了讓土石的傾倒,更加便捷,讓鋼筋混凝土等材料、設備的運輸,更方便。
每隔50公里,就會在地面,重新挖掘兩條10度角的隧道,一直延伸到主隧道的左右兩側。
這樣,就可以形成一個,可循環的方形套環結構。
車輛從一側進入,從另一側出來,施工效率大大增加。
喜歡網約車司機之ai死亡陰影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網約車司機之ai死亡陰影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