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龜武遺澤中流露的大道玄妙來看,這位逝去的道宗生前修為應當只停留在道宗中期水準。
也就是說,他窮盡一生,也僅將水、土兩道參悟到五成火候。
這樣的進境,足以說明龜武的天賦實在算不上出眾。
要知道,尋常道宗修士壽元便有五萬年,龜族本就以悠長壽元著稱,同族修士往往能擁有十萬年上下的光陰去打磨修為。
可龜武耗盡這漫長歲月,修為卻始終卡在道宗中期,遲遲未能寸進,顯然並非天賦異稟的天之妖子。
即便沒有遭遇青龍族的算計,他也終將在壽元耗盡後,悄無聲息地坐化于天地之間,留不下太多痕跡。
他留下的這份遺澤,對龜太郎而言,固然能添幾分底蘊。
磅礡的能量與精純的血脈之力,足以讓他的妖軀更為凝練。
但要說借此突破現有境界,卻是遠遠不夠的。
畢竟這遺澤本身便只是道宗中期的底蘊,對于志在更高處的龜太郎而言,頂多算是一劑“補藥”,而非能助他破境的“鑰匙”。
不過,這份遺澤對龜太郎最大的裨益,在于能顯著提升他體內的玄武血脈比例。
要知道,龜太郎修煉的“蛻變”神通,核心便在于凝煉血脈、返祖歸真,而玄武血脈的精純程度,正是這神通進階的關鍵。
遺澤中蘊含的神獸本源,如同為他的血脈淬煉之路鋪就了一條捷徑,能大大縮短他凝練血脈所需的時間,讓他在修行路上少走許多彎路。
相較之下,這些道宗境界的大道遺澤,對本尊獨孤信而言,用處便十分有限了。
並非是這些大道感悟不夠精深,而是它們與獨孤信所修之道格格不入。
獨孤信的道,從來不是取巧借鑒他人感悟,而是以萬千化身深入紅塵,于世間百態、眾生浮沉中自行參悟。
每一分大道玄妙,都需經自身親身體悟、反復打磨,方能融入“主宰大道”的根基之中。
他人的感悟再好,終究是二手的“道理”,于他而言,遠不如自己在紅塵中摸爬滾打所悟得的點滴真切。
是以,龜武留下的水土大道遺澤,于他不過是過眼雲煙,難入根本。
尋常修煉者,一旦坐化隕落,其神魂便會隨之崩散,而其所參悟的大道道則,也會在瞬間脫離神魂的束縛,重歸天地之間,融入世界本源(天道)之中,以此來補全或增強世界的法則底蘊。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一個世界內的所有生靈修行,都像是天道精心經營的一場“養殖場”。
生靈在修行過程中,不斷汲取天地靈氣與大道感悟,壯大自身;
而當它們死後,一生修行的成果,最終都會以另一種形式反饋給世界,促進世界本身的進化與強大。
龜武的遺澤之所以能留存下來,核心原因便在于他那五成的玄武聖獸血脈!
神獸血脈本身,便是一種高度凝聚的、蘊含著特定大道法則的“活體”道果。
在其未被其他生靈徹底吸收或湮滅之前,它可以作為一種特殊的“容器”,暫時禁錮住血脈所有者部分與之相關的大道感悟,從而延緩這些感悟回歸天地的過程。
即便是如此,若龜太郎今日未曾到來,再過百年之內,這玄武血脈連同其中蘊含的水土道則,也終將徹底消散于天地之間,最終還是會反饋給天元世界,成為世界進化的養分。
至于龜凹與岩甲,他們並非不想染指這份道宗遺澤,而是不能!
看看龜太郎方才那狼狽不堪的模樣就知道了,若非其本尊獨孤信及時出手,以無上偉力穩定局面,他最多也只能吸收兩成遺澤,便得狼狽逃竄,稍有不慎,便是身死道消的下場。
以龜凹和岩甲如今的修為和血脈潛力,強行去觸踫這等道宗級別的遺澤,唯一的結果便是被那磅礡的能量與玄奧的道則瞬間撐爆身軀,形神俱滅,反而會加速遺澤回歸天地的進程,得不償失。
此刻,在獨孤信本尊那凌駕于凡俗之上的強力干預下,核心空間內的局勢終于穩定下來,一場可能席卷整個海域的災難,就此消弭于無形。
葬龜礁地底空間內,能量的流轉愈發凝練,妖道分身龜太郎雙目緊閉。
周身被一層淡青色的光暈籠罩,那是“萬物驚”符文全力運轉時的異象。
符文之力如同無數只無形的小手,精準地牽引著湛藍光球中流淌出的精純玄武血脈神性,順著他的四肢百骸涌入體內。
每一次吞吐,都伴隨著血脈沸騰的嗡鳴,龜太郎的氣息正以一種肉眼可見的速度變得愈發厚重、深邃,還透著一股源自遠古洪荒的古老韻味,仿佛一尊沉睡了億萬年的神獸正在緩緩甦醒。
體內那絲原本稀薄得幾乎難以察覺的玄武血脈,此刻如同久旱逢甘霖的禾苗,在磅礡神性的滋養下瘋狂生長、壯大。
血脈流淌的聲音越來越清晰,從最初的涓涓細流,逐漸化作奔涌的江河,每一寸妖軀都在被這股血脈之力重塑,變得更加堅韌、更具靈性。
一旁的獨孤信本尊則顯得平靜許多,他周身縈繞著淡淡的土黃色與幽藍色氣流,那是從血脈中剝離出的水土大道道果精華。
他神色淡然地汲取著這些精華,對他而言,龜武這五成的水土大道感悟,就如同涓涓溪流匯入浩瀚江海,能為他的“主宰大道”增添些許底蘊,讓根基更為夯實,卻遠不足以引起質變,助他突破至道宗境界。
這並非是龜武的道則不夠精深,而是源于獨孤信所修“主宰大道”的特殊性。
它包羅萬象,兼容並蓄,龜武的水土道則不過是其中可吸納的一部分養分罷了。
更重要的是,龜武對大道的感悟深度與切入角度,與獨孤信自身在紅塵歷練中所悟並非完全契合。
獨孤信的道,深深根植于萬千化身融入紅塵的歷練,于萬丈紅塵中體悟眾生心念的流轉、萬物興衰的規律,由此自行參悟所得的大道,才是“主宰大道”的根本。
外來的道果,或許可以借鑒,能夠吸收,卻絕不能成為支撐大道的柱梁。
時間在這片與世隔絕的核心空間內緩緩流逝,沒有日月交替,沒有晝夜之分,唯有能量的不斷流轉與兩道身影的靜靜修煉。
不知過了多久,或許是百年,又或許是千年,獨孤信本尊率先停止了汲取。
周身流轉的深邃道韻如同潮水般緩緩內斂,最終歸于沉寂。
他眼眸開闔間,那深處閃爍的光芒愈發通透,顯然對水土二道的理解又精進了一步,但整體氣息並未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依舊是那般深不可測。
他負手而立,目光落在身旁的龜太郎身上,靜靜地為他護法,觀察著他正在經歷的蛻變。
此時,龜太郎的修煉已接近尾聲。
那團原本龐大無比的湛藍光球,如今已縮小了九成以上,只剩下最後一點核心區域還在散發著淡淡的光芒,被他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緩緩吸收。
而龜太郎的外形,也開始發生顯著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