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晨曦微露,獨孤信獨自一人踏上了前往軒轅殿的路途。
他身著素色長袍,腰間懸著一枚古樸的玉佩,步履從容,卻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氣勢。
自從將軒轅殿事務交由上官劍、商生他們幾個打理後,他已許久未曾親自過問軒轅殿的日常事務。
但作為殿主,他心中始終牽掛著這些跟隨自己多年的老部下。
獨孤信來到軒轅殿,這里還是當年的模樣。
殿前的石階上布滿了歲月的痕跡,卻依舊堅固如初。
獨孤信拾級而上,每一步都仿佛踏在時光的長河中。
他抬頭望向殿門上方那塊鎏金牌匾,"軒轅殿"三個大字在晨光中熠熠生輝,那是他當年親手所題。
"殿主!"
一聲驚喜的呼喚從殿內傳來,緊接著,幾道熟悉的身影快步迎出。
為首的正是上官劍,一襲青衣,背負長劍,眉宇間英氣逼人。
緊隨其後的是體形魁梧的頑石,粗獷的面容上滿是激動。
善營和商生則並肩而立,一個目光如炬,一個神色沉穩。
獨孤信微微一笑,抬手示意眾人不必多禮︰
"許久不見,看來你們都過得不錯。"
上官劍上前一步,恭敬道︰
"殿主突然駕臨,屬下等未能遠迎,實在失禮。"
"無妨。"獨孤信擺了擺手,
"我今日來,是想看看你們的情況,順便聊聊修行上的事。"
眾人聞言,眼中皆閃過驚喜之色。
能得殿主親自指點,對他們而言是莫大的機緣。
一行人穿過殿前廣場,來到議事大殿。
殿內陳設簡樸卻不失莊重,正中擺放著一張巨大的檀木圓桌,四周是幾把雕花座椅。獨孤信在主位落座,其余人依次入座。
"說說吧,這些年軒轅殿發展如何?"獨孤信開門見山。
上官劍作為日常事務的主要負責人,率先起身匯報︰
"回稟殿主,自您上次離開後,軒轅殿按照您制定的方針穩步發展。目前直屬弟子已達兩萬人,其中元神境五百二十人,結嬰期二千五百人,其余皆為玄丹期和築基期修士。外圍勢力更是遍布大陸各地,人數超過百萬。"
獨孤信點點頭,目光轉向商生︰"商業方面呢?"
商生起身,眼中閃爍著自信的光芒︰
"五十八雜貨鋪如今已擴展至三百余家,遍布大陸各主要城池。逸雲商會更是吸納了上千家商號加入,年利潤比十年前增長了五倍有余。"
"情報方面呢?"獨孤信看向善營。
善營微微一笑,從袖中取出一枚玉簡︰
"百曉閣和索命閣運作良好,情報網絡已覆蓋整個大陸。這是最新的情報匯總,請殿主過目。"
獨孤信接過玉簡,神識一掃,滿意地點點頭︰"不錯,你們都做得很好。"
自獨孤皇朝一統逸雲大陸,軒轅殿蟄伏已久的幾座暗堂,終于不再是諱莫如深的秘密。
然而這等隱秘,始終僅限于皇朝與殿內核心圈層知悉,恰似被鎖在鎏金匣中的古卷,非心腹不得觀其真容。
議事殿內,燭火在十二根盤龍柱間明明滅滅。
獨孤信負手而立,玄色錦袍上暗繡的夔龍紋隨著動作泛起微光,他鷹隼般的目光掃過下方屏息靜立的長老們,忽然話鋒陡轉︰
"今日召諸位前來,實則另有要事。關乎諸位的修行命脈。"
鎏金獸首香爐中飄出的沉水香陡然凝滯,原本交頭接耳的議論聲如潮水般退去。
眾人挺直脊背,連呼吸都放得極輕,鎏金地磚上映出的無數道目光,如同等待出鞘的寒芒,盡數聚焦在殿中那個執掌風雲的身影上。
"你們如今都已達到元神後期,是時候考慮以何種大道踏入入道境界了。"
獨孤信的聲音不大,卻字字如雷,直擊眾人心靈,
"入道之境,非同小可。一旦選定大道,便決定了你們未來的修行方向,甚至影響最終能走多遠。"
他看向上官劍︰
"上官,你主修"御劍術",劍道造詣已臻化境。但劍道浩瀚,你準備以何種劍意入道?"
上官劍沉思片刻,恭敬答道︰
"屬下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劍道有剛猛如"天劍",有靈動如"飛仙",有厚重如"山岳"。屬下傾向于選擇"無我劍道",以劍為心,心劍合一。"
獨孤信微微頷首︰
""無我劍道"確實適合你。不過,我建議你再考慮一下"天心劍道"。此道講究劍與天地共鳴,與你的性格更為契合。"
上官劍眼中精光一閃,似有所悟,鄭重地點頭稱是。
獨孤信又看向頑石︰
"頑石,你主修"龍虎拳",走的是體修之路。體修入道,關鍵在于對肉身的理解。你打算如何選擇?"
頑石撓了撓頭,憨厚地笑道︰
"殿主,屬下愚鈍,一直覺得只要把身體練得夠硬就行。入道的事,還真沒想太多。"
獨孤信失笑︰
"體修入道,並非單純追求肉身強度。有人以"金剛不壞"入道,有人以"力破萬法"入道,還有人選擇"生生不息"之道。我看你天生神力,性格直爽,或許"力之大道"更適合你。"
頑石眼前一亮,興奮地拍了下大腿︰
"殿主英明!屬下也覺得力量才是根本!"
獨孤信又轉向善營︰
"善營,你主修"梅花算經",擅長籌算和毒道。入道之路,可有想法?"
善營沉吟道︰
"屬下一直在"天機道"和"毒道"之間猶豫。"天機道"可窺未來,"毒道"則攻防兼備。"
"兩者皆可,但都不夠全面。"
獨孤信搖頭,
"我建議你考慮"謀略之道"。此道包羅萬象,既可推演天機,又能運籌帷幄,甚至可將毒道融入其中,作為制勝手段。"
善營眼中閃過睿智的光芒,深深一揖︰
"多謝殿主指點,屬下明白了。"
最後,獨孤信看向商生︰
"商生,你主修商道,經營之道已臻化境。商道入道,古來少有,你可有頭緒?"
商生恭敬道︰
"屬下一直在思索,商道看似俗世之道,實則蘊含天地至理。交易之道,互通有無;經營之道,平衡陰陽。屬下想以"平衡大道"入道,不知殿主意為如何?"
獨孤信眼中露出贊賞之色︰
"好一個"平衡大道"!此道確實契合商道本質。不過,我建議你將"流通"二字也融入其中。天地靈氣需要流通,萬物生長需要流通,商道精髓亦在于此。不妨考慮"流通平衡大道"。"
商生如醍醐灌頂,激動地起身行禮︰
"殿主一言,令屬下茅塞頓開!"
獨孤信環視眾人,語重心長道︰
"諸位可知,踏入修行之境,便如置身迷霧重重的密林,每一步抉擇都關乎前程。"
他抬手虛握,似要將無形大道攥在掌心,
"今日我所講的,不過是前人走過的路徑,能照亮的也僅是一隅。真正要走的路,還需你們以心為燈,于天地間尋那獨屬于自己的大道。"
殿內鴉雀無聲,唯有他的話語在梁柱間回蕩。
稍作停頓,他語氣愈發凝重︰
"大道三千,各有玄妙,切莫盲目追隨他人腳步。唯有契合自身的道,方能修出萬丈光芒。"
話音落畢,滿殿長老齊刷刷躬身行禮,
"謹遵殿主教誨!"
整齊的回應聲中,有人眸光如星,似已窺見前路;有人神色堅毅,胸中燃起求索之志。
眾人皆明白,這番肺腑之言,乃是修行路上不可多得的明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