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大楚皇朝中境和北境交界邊境的重要軍事關卡望北關內,
中心城區的將軍府前院的議事大廳中,氣氛莊嚴肅穆。
大廳中央首位位置,坐著一個身材魁梧、身穿亮銀盔甲的銀發老頭子。
他便是這一次大楚皇朝出征軍的大帥韓國公徐無忌,其銀發如霜,卻絲毫不顯老態,
反而透露出一種威嚴和霸氣。
坐在他左手邊的,是一個儒雅的中年人,此人正是這一次大楚皇朝出征軍的副統帥戰王楚雲戰。
他面如冠玉,氣質高雅,舉手投足間都散發出一種儒雅的氣息。
緊接著,在他們兩邊依次坐著的,都是大楚皇朝各種精銳武者大軍的主將以及副將等將領。
這些將領們有的威猛雄壯,有的文質彬彬,但無一不是身經百戰的沙場老將,
每個人身上都散發著一種久經沙場的鐵血氣息。
此時,大楚皇朝出征軍的大帥韓國公徐無忌緩緩站起身來,
他那高大的身軀在議事大廳中顯得格外引人注目。
他的目光如鷹隼一般,環視了一眼議事大廳中的諸位將軍們,
然後用他那低沉而有力的聲音說道,
“本帥,有幸被陛下冊封為此次出征軍的統帥。也許有人對此心存疑慮,甚至可能心生不服。
然而,既然女帝陛下委以重任,
派遣本帥前來參與這場與大蕭皇朝六皇子麾下精銳大軍的激戰,奪回我們大楚皇朝北境的疆土,
那麼所有人都應當明白,軍人的天職就是服從命令。
無論是誰,只要膽敢違抗本帥的命令和指揮,大楚皇朝軍隊的軍法絕對不會手下留情。
本帥可不會因為你是哪家的子弟而有所偏袒。都听明白了嗎?”
大帥韓國公徐無忌的話語剛落,
大楚皇朝出征軍的副統帥戰王楚雲戰,以及大楚皇朝各種精銳武者大軍的主將和副將等將領們,
如同條件反射一般,迅速站起身來。他們動作整齊劃一,
向大帥韓國公徐無忌抱拳行禮,態度異常恭敬,齊聲回應道︰“末將,謹遵大帥之令!”
韓國公徐無忌見狀,
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不易察覺的笑容。
他隨意地揮了揮手,示意諸位將軍們坐下。
這一揮手看似隨意,實則透露出一種舉重若輕的自信與威嚴。
接著,
韓國公徐無忌繼續說道︰
“諸位將領們,你們可知道這一次出征對于大楚皇朝來說意味著什麼?
這不僅是一場簡單的軍事行動,更是關乎到大楚皇朝未來命運的關鍵一戰!
女帝陛下對此次奪回北境疆域的重視程度,超乎你們的想象。
為了確保勝利,陛下甚至不惜派出了大楚皇族的大將戰王楚雲戰將軍,
以及他麾下那支威震天下的十萬精銳騎兵雲戰騎!”
他稍作停頓,環顧四周,看著諸位將軍們的表情,
接著說道︰“想必諸位將軍們也都听說過最近在大楚皇朝疆域內流傳的各種不實謠言吧?
那些謠言雖然毫無根據,但卻在一定程度上擾亂了軍心。
然而,事實勝于雄辯,大楚皇朝南境遭受大魏皇朝突然襲擊,
以及大楚皇朝周邊的大小皇朝小動作不斷,這些都是確鑿無疑的事實!
再加上大蕭皇朝六皇子蕭凡佔據了大楚皇朝北境的一半疆域,這種局面實在是讓人難以忍受!”
他的聲音越發激昂,仿佛要將心中的憤怒全部釋放出來︰
“因此,要想打破這種僵局,奪回大楚皇朝北境的疆域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重振大楚皇朝的聲威,讓那些心懷不軌的宵小之徒望而卻步!”
說完,
他再次停頓下來,
給諸位將軍們留出一些時間去消化他所說的話。
片刻過後,
他看到將軍們的臉上都露出了深思的神色,
顯然已經明白了這次出征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韓國公徐無忌頓了頓,接著說道︰
“如各位所知,我大楚皇朝的出征軍已成功集結于大楚皇朝中境與北境交界的關鍵軍事要沖——望北關!
而接下來我們需要面對的,便是如何應對那仍在我大楚皇朝北境剩余半數疆域內肆意橫行的三路大蕭皇朝六皇子蕭凡麾下的大軍。”
他環顧四周,目光掃過在座的諸位將軍,
然後沉聲道︰“諸位將軍,請看一下我大楚皇朝朝廷的情報組織影巢所搜集到的有關大蕭皇朝六皇子蕭凡麾下三路大軍的統帥、眾多將軍以及兵力情況的情報消息。”
言罷,
他轉頭看向身旁的副將徐虎,微微頷首示意。
徐虎心領神會,迅速從手中的儲物戒指中取出一疊情報消息紙張,
動作利落地將其分發給議事大廳中的諸位將軍。
將軍們接過情報消息紙張後,都迫不及待地展開閱讀。
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的臉色變得越來越凝重,
原本輕松的氛圍也逐漸被緊張所取代。
一盞茶的時間轉瞬即逝,
將軍們終于看完了情報消息紙張上的內容。
一時間,
議事大廳中鴉雀無聲,落針可聞,諸位將軍們面面相覷,都沉默不語。
站在中央首位位置的韓國公徐無忌自然能理解他們此刻的心情,
畢竟當他第一眼看到這份情報時,內心也同樣難以平靜。
大蕭皇朝六皇子麾下的幾支精銳武者大軍實力竟然如此強悍,這著實令人始料未及。
然而,身為出征軍的統帥,韓國公徐無忌深知自己絕不能在開戰前就心生怯意。
他深吸一口氣,面色凝重地重重敲響了幾下桌子,
發出清脆的響聲,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緊接著,他用威嚴的目光掃視全場,緩緩開口道︰
“大蕭皇朝六皇子麾下的三路軍的確厲害,但我大楚皇朝的出征軍也絕非等閑之輩!
鎮北軍、鎮東軍,尤其是戰王麾下的精銳鐵騎雲戰騎,
那可是一支威震整個乾坤大陸、戰無不勝的精銳之師!”
說到這里,
韓國公徐無忌稍稍停頓了一下,讓眾多將軍們有時間消化他的話。
然後,他繼續說道︰
“諸位,現在不是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的時候。
我們需要冷靜思考,共同商議如何應對大蕭皇朝六皇子麾下的三路軍?
是集中優勢兵力,一路路地逐個消滅敵人,
還是兵分多路,同時出擊呢?
這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決策,希望大家各抒己見,暢所欲言。”
韓國公徐無忌的話音剛落,
鎮北軍、鎮東軍的主將便迫不及待地接連發表意見道︰
“大帥!末將認為兵分多路實在是風險過高啊!如此一來,我軍兵力分散,極易被敵軍各個擊破。
倒不如集中大楚皇朝出征軍的兵力,一路路地消滅敵人,這樣不僅更為穩妥,也能有效減少我軍的兵力損失。”
他們的話語剛落,鎮北軍、鎮東軍的其他將領們也紛紛附和,表示贊同這種觀點。
緊接著,雲戰騎的將軍們也按捺不住,站起身來,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他們的核心意思與前面的人如出一轍,都認為兵分多路的風險太大,集中兵力才是上策。
一時間,會議大廳內議論紛紛,眾說紛紜,
但絕大多數人的意見都傾向于集中兵力,而非兵分多路。
最後,韓國公徐無忌的目光緩緩落在了副統帥戰王楚雲戰的身上,
嘴角含笑,輕聲問道︰“戰王,您對此事有何高見呢?不妨也說出來讓大家听听。”
他的話音剛落,原本嘈雜的會議廳突然變得鴉雀無聲,
眾多將軍的目光不約而同地都看向了大楚皇族的戰王楚雲戰,
仿佛在等待他的意見,
畢竟,戰王楚雲戰可是副統帥,還是大楚皇族的人,分量可不輕。
一副儒雅的戰王楚雲戰,他的聲音不緊不慢,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他緩緩地開口說道︰
“諸位將軍,想必對于前兩次大楚皇朝出征軍與大蕭皇朝六皇子麾下大軍的激戰結果,大家都有所耳聞吧。”
他稍作停頓,讓眾人有時間回憶起那兩場驚心動魄的戰役。
然後,他繼續說道︰“大蕭皇朝六皇子麾下的三路大軍,每一路都有其獨特之處。
西路軍的統帥白起,他可是一位擅長打突襲戰的高手,往往能出其不意地給敵人致命一擊。
而中路軍的統帥李靖,則是一位精通各種地形和戰術優勢的天生統帥,他的指揮如天馬行空般變幻莫測。
至于東路軍的統帥韓信,雖然他是一位新崛起的統帥,還沒有太過耀眼的戰斗數據,
但既然能被大蕭皇朝委以重任,統領幾十萬精銳武者大軍,那他肯定也絕非等閑之輩。”
戰王楚雲戰的目光掃視過在座的每一位將軍,
接著說道︰“而且,每一路的精銳武者大軍都至少擁有五十萬以上的兵力,這還不包括其他普通的大軍。
如此龐大的軍力,如果我們分散兵力去迎戰,風險實在太大,很可能會遭受重大損失。
所以,本王認為集中兵力才是最為明智的選擇。”
說到這里,
楚雲戰的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自信的微笑,
“不僅如此,我們還可以先從東路軍這個相對較弱的環節入手,先捏一捏這個‘軟柿子’,
這樣既能減少我們的損失,又能給其他兩路大軍造成一定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