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起前世涅盤轉世的經歷,
無論身處何種身份,都是靠著自己的辛勤努力和不懈奮斗,
苦心經營著屬于自己的勢力,同時迅速提升著武道修為。
盡管能夠完全掌控自己的命運和節奏,
但作為堂堂女帝,她卻需要步步為營,每走一步都要深思熟慮,甚至要計算到十步、數十步之後!
就這樣如履薄冰般,才一步步艱難地登上巔峰!其中的艱辛,簡直難以言表!
然而,這一世卻有所不同。
眼前這個蕭凡,就連她這位歷經滄桑的老怪物女帝鳳九幽都看不透。
這個登徒子夫君,竟然在前方對乾坤大陸進行著各種精心布局,開疆拓土,不斷收斂各種資源,還招攬了一批又一批的各類人才。
如此一來,王府的實力和底蘊與日俱增,麾下的勢力更是像滾雪球一般,以驚人的速度持續擴張。
有這樣一個強大的金大腿可以依靠,鳳九幽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難以言喻的輕松感。
.....
這一世,李秀寧成為了凡王府的王妃,
但她並不想過多地干涉府中的事務。
即使凡王府的王爺六皇子蕭凡不在府中,按照常理,王府的日常事務本應由她這位女主人來主持。
然而,李秀寧卻將這個權力交給了王府的長史賈詡先生和副管家驚鯢姑娘。
盡管如此,
王府中的一些重大事項,如重要決策、財務安排等,
長史賈詡先生和副管家驚鯢姑娘仍然需要向李秀寧匯報,並听取她的意見和建議。
畢竟,李秀寧作為王妃,在王府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是除了王爺外最尊貴的人。
此外,李秀寧還讓侍女杏兒收留了一些無家可歸的小女孩。
這一舉動並非偶然,而是她深思熟慮後的決定。李秀寧明白,作為凡王府的王妃,她不可能事事親力親為,因此需要培養一批可靠且忠心的手下。
這些小女孩雖然年紀尚小,但經過悉心培養,將來或許能夠成為她的得力助手。
總的來說,李秀寧雖然看似對王府事務漠不關心,
但實際上她有著自己的盤算和計劃。
她通過合理地分配權力和資源,不僅減輕了自己的負擔,
還為王府的未來發展奠定了基礎。
.....
與此同時,
凡王府的日常運作並未受到任何影響,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這座府邸仿佛是一個精密的機器,每個齒輪都在準確無誤地運轉,維持著整個王府的正常秩序。
如今的六皇子蕭凡,身份顯赫無比。
他不僅被冊封為南陽王,還擁有雙王的尊貴頭餃,這在整個大蕭皇朝的歷史上都是獨一無二的。
而且,他所受封的領地幾乎佔據了半境之地,如此廣袤的領土,使得他的勢力如日中天,無人能及。
更令人矚目的是,
六皇子蕭凡麾下的精銳武者大軍正在為大蕭皇朝開疆拓土,立下赫赫戰功。
在這個關鍵時刻,沒有哪個皇子敢輕易出來搗亂,
因為他們都清楚,大楚皇朝北境的這場大戰至關重要。
如果大蕭皇朝能夠取得勝利,那麼蕭凡的地位將會更加穩固,無人能夠撼動;
但若是不幸戰敗,那麼出來搗亂的人恐怕就要倒霉了。
.....
與此同時,
在大魏皇朝的都城,皇宮內的靜心殿中,
皇帝魏淵正端坐在鎏金龍椅上,他的目光落在了大魏皇朝朝廷的情報組織幽獄傳來的兩份最新情報上。
在大蕭皇朝,六皇子蕭凡于十日前采取了一項重大戰略行動。
他兵分三路,對大楚皇朝北境剩余的一半疆域發起了最為猛烈的攻擊。
為了確保這場戰役的勝利,蕭凡毫不吝嗇地派出了他麾下最為精銳的騎兵和步兵大軍,這無疑是一場傾盡全力的決戰。
與此同時,另一個消息就是,“大魏皇朝的鎮國公公孫揚也在七日前給大楚皇朝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他突然對大楚皇朝的南境邊境發動了猛烈的進攻,勢如破竹,一舉連下七城,
展現出了強大的軍事實力和果敢的決策力,其氣勢如虹,令人矚目。”
在大魏皇朝的龍案前,幾位朝廷重臣被緊急召集而來。
皇帝魏淵在仔細閱讀完兩份情報後,
面色莊重地將它們丟給了身旁的老太監李公公。
這位李公公本名叫李長英,他與皇帝魏淵有著特殊的關系。
早在魏淵還是潛龍之時,李長英就一直貼身護衛在他身旁,是他最信任的人之一。
然而,李長英的命運卻因為一次皇子之間的沖突而發生了改變。
在那次事件中,他為了保護自家主子皇子魏淵,身受重傷,甚至失去了繁衍後代的能力。
盡管如此,李長英對魏淵的忠誠從未動搖。
當魏淵最終擊敗了其他諸多皇兄、皇弟,成功奪得儲君之位後,
李長英依然堅定地隨侍在他身旁,成為了他的得力助手。
登上大蕭皇朝的九五至尊之位後,
李長英的人生軌跡更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他原本只是一個普通的皇子侍衛,
一躍成為了皇帝魏淵身旁的貼身太監,並被賜名李公公。
從此以後,
李公公的地位水漲船高,成為了宮廷中備受矚目的人物。
無論是王公大臣還是皇子、王爺們,對他都十分客氣,
甚至有些皇子為了博得陛下的歡心,特意討好他。
然而,李公公並沒有因此而驕傲自滿,
他深知自己的身份和地位都是陛下賜予的,所以他始終保持著謙遜和謹慎。
除了皇帝身旁的貼身太監這一身份外,李公公還有其他不為人知的身份。
他在宮廷中經營多年,結交了不少人脈,
連大魏皇朝的情報組織幽獄,李公公在其中都有著很高的地位,掌握了許多重要的情報。
這些情報對于大魏皇朝的朝廷重臣們來說,無疑是非常有價值的。
不過他的心里只有一個主子,就是當今的大魏陛下。
皇帝身旁的老太監李公公在接待到了兩份情報卷軸後,
他深知這兩份情報的重要性,也知道自家主子的意思,
于是心領神會地將它們小心翼翼地拿到了大魏皇朝的幾位朝廷重臣手中。
不到半盞茶的時間,這幾位重臣就輪流看完了這兩份情報卷軸。
端坐在鎏金龍椅上的皇帝魏淵一直默默地觀察著這一切。
當幾位重臣都看完情報後,
他適時地開口道︰“對于這兩份情報,諸位愛卿怎麼看?”
他的聲音雖然不大,但卻透露出一種威嚴和決斷。
龍案前,
那位身穿亮銀鎧甲的老將軍如同山岳一般穩穩地立在那里,
他的聲音如同洪鐘一般,在靜心殿內回蕩︰“回稟陛下!末將認為我大魏皇朝應當抓住這個難得的機會,派遣更多我們大魏皇朝的精銳武者大軍,交由鎮國公統領,去攻佔大楚皇朝南境的更多土地。
否則,一旦讓大蕭皇朝迅速攻克大楚皇朝的整個北境,那麼局勢對于我大魏皇朝來說將會變得愈發不利啊!”
然而,
就在老將軍話音未落之際,另一個身穿紫色官袍的中年人卻如疾風般迅速站了出來,
高聲反駁道︰“回稟陛下!微臣實在不敢苟同老將軍的觀點。
誠然,派遣更多我大魏皇朝的精銳武者大軍,交由鎮國公統帥,確實有可能佔領更多大楚皇朝南境的地盤。
但是,如此一來,我們大魏皇朝也必然會損失大量的精銳武者大軍啊!
要知道,大魏皇朝和大楚皇朝的整體實力原本就比大蕭皇朝遜色不少。
之所以三方能夠維持目前的平衡局面,正是因為彼此之間相互牽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