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坐在鎏金龍椅上的大楚女帝楚玲瓏,
身披一襲華麗的龍袍,頭戴鳳冠,面容姣好,卻透著一股威嚴。
她靜靜地聆听著朝堂上大臣們的意見,
心中卻在思考著出征大楚皇朝北境的統帥人選?
“韓國公徐無忌是大楚皇朝的一位重臣,他被楚玲瓏派到了大楚皇朝中境北邊的邊境駐守,以防止意外發生。
然而,目前的局勢使得楚玲瓏暫時無法將他調回來擔任出征軍的統帥。”
“在眾多的老將軍和青年將領中,
楚玲瓏仔細權衡著每個人的才能和背景。
她需要一個既有統兵之才,又能被朝堂各方接受的人選。”
經過深思熟慮,她發現符合這些條件的人並不多。
最終,楚玲瓏無奈地選擇了妥協。
她決定從大楚皇朝的三大世家——項家和屈家——中挑選統帥人選。
經過一番斟酌,
她選定了鎮東侯屈景作為統帥,鎮南侯項央則擔任副統帥。
至于大軍的調遣,
楚玲瓏考慮到東境和南境目前沒有戰事,
于是決定直接調遣鎮東軍和鎮南軍各五十萬精銳大軍前往北境。
這樣一來,不僅可以迅速集結兵力,
還能避免大楚皇朝三大世家的項、屈兩家在後勤和資源方面給軍隊制造麻煩。
“二來,他其實也有著自己的小算盤,
那就是想要借助大蕭皇朝六皇子蕭凡這個契機,來試探一下大楚皇朝三大世家之中的項家和屈家,
看看他們兩家的那些所謂的扛鼎人物究竟有多少真本事。
畢竟,這兩個家族在大楚皇朝可是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他們的實力到底如何,一直都是個謎。”
“三來嘛,
他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目的,那就是想要借助大蕭皇朝的精銳大軍,
去消耗一下大楚皇朝三大世家的項家和屈家在軍中的實力。
尤其是那兩支著名的鎮東軍和鎮南軍,
竟然都被這兩個家族給滲透得如同篩子一般,
簡直就是大楚皇朝的一大隱患。”
想到這里,
他的目光緩緩地掃過了一圈台階下的文武大臣們,
然後悠悠地開口說道︰“既然諸位大臣們都如此一致地同意出征大楚皇朝北境,那麼……”
她稍稍停頓了一下,似乎是在觀察眾人的反應,
接著又繼續說道,“那就由鎮東侯屈景擔任此次出征的統帥,鎮南侯項央擔任副統帥。
同時,從鎮東軍和鎮南軍中各自抽調五十萬精銳大軍,總計一百萬精銳大軍。
半個月之後,舉行祭天儀式,然後正式出征大楚皇朝北境!”
話一說完,
大楚女帝楚玲瓏根本就沒有給諸位大臣們任何開口的機會,
只見她直接從龍騎上站起身來,
然後大踏步地朝著側門走去,
眨眼間便消失在了眾人的視線之中,
離開了這座議事殿。
女官靜兒站在台階之上,
目光掃視著下方的文武官員們,
只見他們交頭接耳、竊竊私語,似乎對剛剛發生的事情還心存疑惑。
靜兒見狀,連忙高聲喊道︰“散朝!”
聲音清脆而響亮,在空曠的議事殿中回蕩。
隨著這一聲令下,
原本喧鬧的議事殿瞬間變得安靜下來。
官員們面面相覷,有些不知所措,
但很快便反應過來,紛紛起身,
整理好自己的官服,然後三三兩兩地結伴離去。
然而,
在這看似平靜的散朝背後,
卻隱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心思。
這些官員們雖然表面上順從地離開了皇宮的議事殿,
但實際上他們的目的都已經達到了。
.....
與此同時,
魏淵在收到情報機構幽獄傳回來的消息後,心情異常沉重。
他坐在龍椅上,眉頭緊鎖,
心中暗自思忖︰“那可惡的大蕭皇朝的六皇子蕭凡,竟然如此厲害!
而我魏淵,堂堂中域三大皇朝之一大魏皇朝的皇帝,
膝下的諸多皇子、皇女們,竟然沒有一個能夠與他相提並論。”
想到這里,
魏淵的心中不禁涌起一股羨慕和嫉妒之情。
他不禁開始擔憂起大魏皇朝的未來,幾十年後、百年後,他魏淵膝下的諸多皇子們是否能夠守護好這千萬里的遼闊疆域?是否能夠抵擋住大蕭皇朝的虎視眈眈和猛烈進攻呢?
魏淵越想越覺得不安,
他甚至開始懷疑,甚至擔憂,“今日的大楚皇朝北境,說不定就是明日大魏皇朝的疆域。”
“一想到這里!”
他的心情愈發沉重,仿佛整個大魏皇朝的命運都壓在了他的肩上。
再加上大魏皇朝已經出兵大魏皇朝和大楚皇朝邊境了,
此時繼續派兵不僅會分散兵力,還可能引起其他國家的警覺,
所以實在沒有再繼續派兵的必要了。”
“想到這里!”
大魏皇朝的皇帝魏淵腦海中突然閃過一個瘋狂的念頭,
“那就是干掉那個可惡的大蕭皇朝的六皇子蕭凡!”
這個想法一旦冒出來,就如同野草一般在他心中瘋狂生長。
然而,魏淵也並非沒有顧慮。
他深知乾坤大陸上的三大情報機構在各自敵對國家都有著深厚的滲透,
任何一點風吹草動都可能被對方察覺。
而且,中域三大皇朝的皇族之間通常有著一種默契,
即不對敵對皇朝的皇族嫡系子弟出手刺殺,以免引發兩大皇朝之間的全面大戰。
畢竟,皇族的臉面對于他們來說至關重要。
盡管如此,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皇帝魏淵最終還是決定冒險一試。
他派人去通知了情報機構幽獄的大統領前來見駕,
顯然是要與這位大統領商議如何實施這個瘋狂的計劃。
.....
不僅是大楚皇朝和大魏皇朝,
就連處于出征一方且節節勝利的大蕭皇朝的大蕭都城,
也同樣暗潮涌動,波濤洶涌。
大蕭皇朝的皇帝蕭玉龍,以及都城內的各方勢力,
在得知“六皇子蕭凡攻陷北境上官世家的老巢漁陽城,覆滅北境上官世家,並企圖以漁陽城為中心,擴張地盤”這一消息後,
都城中的眾多皇子、王爺們,就如同嗅到了腥味的貓兒一般,
紛紛蠢蠢欲動,都想要趁機分一杯羹。
其中,尤以九皇子蕭元表現得最為積極。
他多次在大朝會上,當著滿朝文武的面,向陛下請命,
請求率領大軍前往大楚皇朝的北境,協助自己的皇兄蕭凡,攻佔更多的大楚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