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然而,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變故,上官霸心中雖然悲痛萬分,
但他深知自己肩負著上官世家眾多子弟和長老們的命運。
稍有不慎,整個上官世家都可能會走向覆滅的道路。
如今,
失去了傳說中的洞天境大能的坐鎮,
那些散落在北境或是被派往北境各地的上官世家子弟和長老們,
就如同待宰的羔羊一般脆弱無助。
尤其是率領上官世家一部分中高端戰力前來支援大散關前線的上官霸一行人,
更是成為了眾矢之的。
無論是曾經上官世家的宿敵,
還是那些對上官世家心懷不滿的附屬勢力,都在暗中窺視,蠢蠢欲動。
有些人妄圖將北境上官世家徹底鏟除,讓其從這個世界上消失;
而另一些人則覬覦著上官世家曾經的地位和其所擁有的在外的資產、產業,企圖取而代之。
上官世家的家主上官霸為了確保上官世家的延續,
竟然做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決定。
他甚至沒有通知遠在大散關前線的鎮北大將軍上官無雙,這位上官世家的四長老,
就趁著夜色,率領著自己手下的忠實追隨者,以及屬于他這一脈的子弟和長老們,
悄然逃離了大楚皇朝北境大散關前線。
他的目的地非常明確,
就是直奔大三大皇朝交界處的三不管地帶——混亂州。
這個地方以其混亂和無序而聞名,是一個充滿危險和不確定性的地方,
但對于上官霸來說,
這卻是一個能夠讓他們暫時躲避風頭的地方。
上官霸的行為簡直將自私自利、任人唯親、冷血無情演繹到了極致。
他完全不顧及其他上官家族成員的安危,
只想著自己和自己這一系的人能夠逃脫。
這種行為無疑引起了軒然大波,
尤其是那些與上官世家關系密切的大楚皇朝北境各大宗門和世家。
畢竟,
這些宗門和世家與上官世家距離較近,
消息傳遞得也相對較快。
當他們得知上官霸逃跑後,自然不會坐視不管。
他們紛紛采取行動,對上官世家在外的產業動手,試圖從上官世家的覆滅中分得一杯羹。
而與此同時,
中域的三大皇朝的朝廷也陸續得到了
“大楚皇朝三大世家之一的北境上官世家的老巢漁陽城、以及一眾最頂端戰力都被大蕭皇朝六皇子蕭凡給覆滅了。北境上官世家也名存實亡了”的消息。
這個消息對于整個大陸來說都是一個重磅炸彈,引起了各方的廣泛關注和猜測。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事件的影響還在不斷擴大,
“大楚皇朝北境上官世家老巢漁陽城被攻陷,上官世家祖宅中上官世家子弟、長老、乃至老祖們全部覆滅”的消息,
就像一道閃電劃破夜空,
以驚人的速度在各個域的霸主勢力和頂級勢力之間傳播開來。
這一消息猶如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面,激起千層浪。
尤其是對于大楚皇朝和大魏皇朝來說,
這個消息的沖擊更是巨大。
坐鎮在大楚都城的女帝楚玲瓏,
在收到這個消息後,簡直快要氣瘋了。
她瞪大了眼楮,滿臉怒容,手中的茶杯都被她捏得粉碎。
尤其是當她得知出手之人竟然是大蕭皇朝的六皇子蕭凡時,
那火氣更是像火山噴發一樣,蹭蹭地往上冒!
楚玲瓏身為大楚皇朝的女帝,地位尊崇,權勢滔天。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威震天下的女帝,
卻三番兩次地在一個小小的皇子手中吃癟。
這讓她的自尊心受到了極大的打擊,心中的怒火難以平息。
在朝堂上,
楚玲瓏多次提議要再次御駕親征,親自率領大軍討伐蕭凡,以報一箭之仇。
然而,她的提議卻遭到了大楚皇朝三大世家的項家、屈家以及保守勢力的強烈反對。
就連楚玲瓏手下的保皇派,也對她的決定表示擔憂。
畢竟,大楚皇朝曾經有過前車之鑒。
上次楚玲瓏御駕親征,失敗而歸,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不僅軍隊損失慘重,而且大楚皇朝疆域內的經濟發展受到了嚴重的影響。
如今,大楚皇朝剛剛恢復一些元氣,實在經不起再一次的折騰了。
楚玲瓏手下的保皇派之所以會如此擔憂,
是因為他們深知自家的陛下向來行事不按章法,
常常會出人意料地做出一些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來。
而這次,
他們更是擔心陛下會在大楚皇朝北境這片疆域上搞出什麼大動作,
從而引發一系列不可預料的後果。
與此同時,
大楚皇朝的三大世家——項家、屈家,卻有著截然不同的想法。
他們希望能夠借助大蕭皇朝六皇子蕭凡之手,
將自己的勢力範圍延伸到大楚皇朝北境這片廣袤的土地上。
畢竟,這片疆域對于任何一方勢力來說,
都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和戰略意義。
而保守勢力則主張維持現狀,
他們認為目前的局勢已經相對穩定,
不需要進行過多的變動。
然而,這種保守的態度在如今風起雲涌的局勢下,
似乎顯得有些力不從心。
可以說,
大楚都城內正涌動著各種暗流,
各方勢力之間的明爭暗斗愈發激烈。
.....
至于大魏皇朝嗎?
他們自然不會對大蕭皇朝佔據大楚皇朝北境的舉動無動于衷。
就在剛剛,大魏皇朝收到消息稱,
大蕭皇朝不僅攻陷了北境上官世家的老巢漁陽城,還將上官世家徹底覆滅!
這一消息無疑給大魏皇朝帶來了極大的震撼。
要知道,
上官世家可是大楚皇朝的三大世家之一,其財富和修煉資源的積累必定相當可觀。
如今,上官世家的覆滅意味著大蕭皇朝在北境的勢力得到了進一步的擴張,
這對于大魏皇朝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威脅。
因此,
當這個消息傳到大魏都城時,
以鎮國公公孫揚為首的武將們坐不住了。
他們在朝堂上多次請求出戰,
攻打大楚皇朝南境邊境,以佔領更多的地盤來拉平和大蕭皇朝的實力差距。
經過漫長而激烈的朝堂爭論,
雙方終于達成了協議。
大魏皇帝魏淵果斷下令,
派遣鎮南侯姬無命率領三十萬精銳御龍軍出征大楚皇朝的南境。
然而,這僅僅是表面上的安排,
實際上,大魏皇朝深知與大楚皇朝之間的這場大戰至關重要,
必須動用他們的鎮國公公孫揚這樣的軍神級人物。
公孫揚雖然沒有公開露面,
但他卻在暗中緊緊跟隨大軍。
他宛如一把隱藏在暗處的利劍,等待著關鍵時刻的到來,
只需一句決定性的命令,便能一舉奠定勝局。
這種策略既符合大魏皇朝一貫的欺軟怕硬作風,又能在關鍵時刻發揮關鍵作用。
.....
與此同時,
舊的北境上官世家被覆滅的消息所帶來的影響尚未消散,
另一條重磅消息如同一顆炸彈,
再次引爆了中域三大皇朝乃至整個中域的持續關注。
據悉,“大蕭皇朝的六皇子蕭凡以佔領的北境上官世家的老巢漁陽城為中心,正瘋狂地向四周擴張地盤,尤其是迅速向北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