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石城大敗的消息傳回北海,百姓們驚恐不安。
他們害怕那些食不果腹,衣不蔽體,易子而食的苦難會重新回到他們的生活。
許仲濤每天召見官員,安撫人心,巡視各個工廠,在北海分院里發表了一次一次的演講,激勵帝國上下的斗志。
這位雒陽狂生一輩子都不曾這麼忙碌過,繁重的工作讓他透支了大量的精力。
身為修仙者的他兩鬢斑白,花白如霜,身體疲憊不堪。
張歸元結束了自己閑適的教書生涯,再次總領全局,他的出現,讓帝國上下精神一振。
無論北海遇到什麼樣的危機,只要主公在,北海就一定能渡過危機。
主公是戰無不勝的!
雪片般的消息送到張歸元桌前,相對于經濟上的重大損失,人員上的損失微乎其微。
北海第二集團軍駐扎在神木縣二郎山下,等待著他的命令。
呂梁山脈變成猛毒山脈,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百姓們死傷慘重。
賈文不愧是毒士,他的絕戶計陰毒無比,破壞了張歸元斬斷並州郡的計劃。
上郡和雁門郡,太原郡,上黨郡,依舊可以通過半個西河郡連接在一起。
擺在張歸元面前,可供他選擇的進軍路線只剩下了兩條。
第一條進攻路線,從北方攻入雁門郡,雁門郡無險可守,唯一的屏障只有兩條長城。
但雁門郡是幽州的門戶,太行八陘之一的軍都陘直通幽州,幽州豪族們必然會參與其中。
雁門郡的局勢非常復雜,白波賊也在其中,曾經大敗袁虎的黑山軍也在太行山中。
在太行山脈中和這些黃巾余孽打游擊戰,第二集團軍的集群沖鋒和機動作戰優勢無法發揮出來。
必然是極其艱苦的持久戰。
第二條進攻路線,從上郡攻入河南地,奪取整個河套地區。
但第二集團軍會遭遇並州軍團和涼州軍團的圍攻,要長時間以一敵二。
也是極其艱苦的持久戰。
北海進攻回合結束之後,賈文不但擋住了北海的鋒芒,反而兵行險招,逼迫北海做出選擇。
賈文不愧是優秀的棋手。
張歸元身邊,已經沒有了那位精通地緣政治的白發老人,這讓他煩躁無比。
他叫來了鮮于丹,和他商量接下來的進攻路線。
鮮于丹臉色有些蒼白,這些日子以來,他每天忙得只吃一頓飯,只睡不到三個小時。
他眼眸中的光澤像火焰一樣熊熊燃燒著,權力和理想,的確能讓一個人燃盡自己。
“若論合理性,第一條進攻路線是最優解。”
“雁門,太原和上黨郡是中原腹地的屏障,西有呂梁山脈,東有太行山脈,得此地可得天下。”
“西方的黃河古渡,東方的太行八陘,南方的中條山,王屋山,讓這三郡進可攻,退可守,稱得上表里山河。”
“除了那些山脈之中,三郡還有衡山,五台山,雲中山,系舟山,太岳山,稷王山等山脈,山脈交錯分布。”
“三郡的水源南部有汾河,沁河,丹河,漳河,滹沱河,桑干河,西部有偏關河,蔚汾河,三川河,昕水河。”
“河流在山地之中沖擊,形成了一系列的盆地,分別有大同盆地,朔州盆地,忻州盆地,太原盆地,晉中盆地,臨汾盆地,運城盆地,長治盆地,晉城盆地。”
“這里盆地河流密集,曾經人口稠密,因此春秋戰國時晉國才那麼強。”
鮮于丹說到這里,嘆息一聲道︰“正因如此,我們不能率先攻擊這里。”
“東漢王朝用百年漢羌戰爭讓西北人持續流血,我們在任何郡都有兵力優勢,唯獨這三郡,我們的重火力優勢根本施展不開。”
“因此,我建議,選擇第二條進攻路線,奪取河南地。”
“河套地區分為西套平原,東套平原和河南地,東套平原在我們手中,西套平原在涼州馬遂手中,河南地在老董手中。”
“我們可以先取河南地上郡,再進攻西套平原北地郡,控制住整個河套地區。”
“第三,第四集團軍從西向東進攻,第二集團軍從北向南進攻,三大集團軍夾擊涼州,則涼州可破。”
張歸元眼前一亮,紛亂的局勢經過鮮于丹解說,變得清楚明晰起來。
望著涼州的地圖,他有些擔憂,皺眉道︰
“如果我們奪取河套地區,恐怕會遭遇並州軍團和涼州軍團的合圍。”
鮮于丹篤定地說道︰“我們一定會遭遇到並州軍團和涼州軍團的合圍。”
“沒有糧草輜重的軍隊不堪一擊,就像許凶部一樣,看似輸給了新式武器坦克,其實是輸給了後勤補給。”
“主公,河套地區是大秦的龍興之地,如果能奪得老秦地,則真的大事可成。”
張歸元回憶了一下後世,歷史上的西夏就是奪取了半個河套地區和整個河西走廊,憑借著這塊老秦地,和宋朝打了兩百多年。
重要要的是,河套地區是重要的產馬地,十大名駒之一的河套馬就產自這里。
北海政權佔據了整個北境,擁有大量的草原,自然不缺這一塊產馬地。
但是中原政權並沒有太多的產馬地,一旦被奪取河套地區,就只剩下河曲馬和玉樹馬兩個產馬地。
相對于中原政權龐大的人口,兩個產馬地根本不夠用。
在這個時代,馬匹代表著機動能力,而機動能力則代表著戰斗力。
一旦攻佔並州和涼州,大量的御獸師和鍛造師加入北海政權。
北海將重新擁有數之不盡的仙舟,可以用閃電戰擊潰任何敵人。
見鮮于丹直勾勾望著自己,張歸元深吸一口氣,做出了自己的抉擇。
“好,選擇第二條進攻路線,通知趙天祥,暫時放棄進攻雁門,上黨,太原三郡,先攻上黨郡,隨後進攻北地郡。”
鮮于丹領命,隨後目光閃爍地看著張歸元,輕聲道︰
“主公,雛鷹們該放出去了,不經歷血與淚的洗禮,他們永遠不能長大。”
“他們已經在北海書院中學習了十年的時間,該放手了。”
“軍中的高級將領都五六十歲了,如果再沒有新人頂替,會出問題的。”
張歸元擺手打斷了他的勸說,沉吟良久,道︰
“好吧,第一批北海書院學生畢業之後,允許他們進入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