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漢武帝派驃騎大將軍霍去病遠征河西走廊,擊敗匈奴。
元封五年(前106年),分天下為十三州,各置一刺史,史稱“十三部刺史”。
在漢、羌邊界置涼州刺史部,涼州之名自此始,意為“地處西方,常寒涼也”。
涼州的東接關中,西通西域,山脈前隔,沙漠後繞。
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兵家必爭之地,
有“通一線于廣漠,控五郡之咽喉”的美稱。
因漢帝國的長期擴張,導致羌族,氐族,月氏族,塞族等古族被迫西遷。
涼州成為矛盾沖突最激烈之地,漢羌兩族相互仇殺,血仇百年。
因此民風彪悍,悍不畏死,老幼婦孺也精通弓箭,能騎馬舞戈。
自古涼州精騎便冠絕天下,史稱“涼州大馬,橫行天下”。
到了東漢末年,由于長時間的戍邊和戰爭消耗,涼州只剩下十二郡,九十六城,人口只有十萬八千戶,人口四十七萬七千人。
張歸元一伙人冒充馬販子,進入了廉縣城。
這座邊地小城,孤獨地矗立在這片荒蕪之地,盡顯凋敝與破敗之相。
街道上滿是塵土,坑坑窪窪,凹凸不平,雜草從石縫間鑽出,也無人清理。
街道兩旁的店鋪大多門窗緊閉,釘上了木板,多數已經腐朽脫落。
一兩只野狗在街巷間穿梭,眼神中透著警惕與饑餓,發出低沉的嗚咽聲。
在這座小城里,幾乎看不到成年男性,卻隨處可見老人和小孩,面容憔悴,衣衫襤褸。眼神中透著無奈與絕望。
女人們裹著頭巾,腰懸利刃,在街道上匆匆而過,面對陌生人充滿了戒備。
縣城中間的路口上,搭了一個台子,幾個軍官模樣的人向下大聲呼喊著什麼,台下稀稀疏疏地圍著百十個未成年的小孩子。
“二兩紋銀,一個月二兩紋銀,還管吃管住,這樣的工作哪里找?”
周圍的觀眾們直勾勾地看著這位征兵官,竊竊私語著什麼。
張歸元等人牽著馬匹來到一旁觀看。
那名軍官忽然話鋒一轉,煽動起西北人和關中人,關東人,的仇恨。
“關中遍地都是金銀,每家每戶家里都有堆積如山的花布,潔白如玉的少女。”
“只要你心狠手辣,你就能搶走他們幾輩子的財富,搶走他們的媳婦和女人,做你們的女人。”
見眾人依舊沒什麼反應,應者寥寥,他大聲喊道
“你們知道關中人,關東人管咱們叫什麼嗎?羌胡之種!他們說咱們是羌人和胡人的野種!”
“咱們西北人,為大漢戍邊,和匈奴,羌胡血戰百年,為大漢流盡了最後一滴血。”
“關中人,關東人是怎麼對待咱們的?咱們西北人不能做官,不能內遷,不能讀書,只能當兵!”
“明明是咱們沖在抗擊羌人,匈奴的第一線,用咱們的鮮血戍邊,守衛著漢家的江山。”
“可他們在家中焚香煮茶,坐在成堆的金銀財寶上,指著我們脊梁說,那些兵痞,那些野種。”
場下頓時群情激奮起來,不時有人主動上去報名。
許多十幾歲的孩子,眼眸中閃爍著仇恨,在軍官的煽動下,沖上去報名。
鮮于丹在一旁嘆息道
“一將功成萬骨枯,涼州的豪族們利用了百姓的仇恨,將淳樸的百姓訓成了凶殘無比的豺狼。“
“他們的一生,從生到死,都活在欺騙和謊言之中。”
張歸元嘆息一聲,望著臉上寫滿仇恨的孩子們,輕聲道
“這就是世家大族的可惡之處,他們掌握著輿論,掌握著價值觀,他們驅趕著蒙昧無知的百姓,就像驅趕牛羊一樣。”
“走吧,別看了,我們的客人在等著我們。”
會面的地點在廉縣城唯一一座酒樓李家老店里,對方包下了整座酒樓。
一行人剛剛在伙計的指引下來到包房,見到了特殊的客人們。
十幾位關中豪族的代表一起站了起來,對著張歸元躬身行禮,歡迎他的到來。
長安宋氏的族長宋尚開口道“張王爺,我們盼星星盼月亮終于把您盼來了。”
“天底下,除了賢明的北海王,再無人肯迎獻皇帝東歸。”
眾位代表紛紛發言,痛斥董賊的所作所為,簡直罄竹難書,擢發可數。
說著恨處,這些世家大族的代表,開始嗚嗚嗚地哭了起來。
張歸元心中好笑,現在全天下最想弒君的人就是他。
不殺掉東漢皇廷的合法繼承人,北海始終是一州之地。
身後鮮于丹推了一下他,張歸元急忙調整自己的情緒,哭得頓足捶胸,呼天搶地,涕淚直下。
精湛的演技騙過了所有人,各大家族的族長族老見他如此悲痛,哭得更傷心了,高呼先帝名諱,悲聲震天。
哭了足足十分鐘,眾人才止住悲聲。
宋尚抹著眼淚,悲痛萬分道“我們原以為關東群雄能擊敗董賊,迎陛下東歸。”
“可他們寧可回去爭奪中原腹地,也不願意和西北豪族死磕。”
“張王爺,我們斗膽,請您出兵擊敗董賊,迎陛下東歸。”
張歸元抹著眼淚,悲聲道
“我受先帝皇恩,鞠躬盡瘁,肝腦涂地,不能報答先帝之恩。”
“我願意出兵討董,匡扶王室,拯救黎民,但唯恐天下人懷疑我張歸元是篡逆之輩,殘害生靈,狼戾不仁。”
“董賊挾持天子,大集虎狼之兵,有天子聖旨,檄文到處,恐遭天下群雄圍攻。”
宋尚擺了擺手,從袖中取出一封血書密詔,嗚咽道
“這是當今聖上用自己的龍血寫下的血書密詔。”
張歸元等人急忙跪倒,迎接聖旨。
“朕聞人倫之大,父子為先;尊卑之殊,君臣至重。近者權臣董賊,出自閣門,濫叨輔佐之階,實有欺罔之罪。”
“連結黨伍,敗壞朝綱,敕賞封罰,皆非朕意。夙夜憂思,恐天下將危。
“卿乃國之元老,朕之至親,可念高皇創業之艱難,糾合忠義兩全之烈士,殄滅奸黨,復安社稷。”
“除暴于未萌,祖宗幸甚!愴惶破指,書詔付卿,再四慎之,勿令有負!”
張歸元高呼萬歲,接過了衣帶詔,也接過了法理和輿論上的至強武器。
喜歡竊漢從種田養豬開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竊漢從種田養豬開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