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戰受挫,擔任主攻的第四師,在向陽壩北面一處背陰山坡處,召開戰場諸葛亮會。
由李世賢主持,李開芳旁听。
參會者除旅團長外,更多是此次一線作戰的連、營長。
李世賢神情郁悶,他爭取到主攻機會,也知道必須盡快突破眼前防線,進入貴州,與軍情局配合。
以免貴州省內的起義,被清廷調兵圍剿,功敗垂成。
正因如此,哪怕是李開芳,也來旁听這場戰場諸葛亮會了。
“說說吧,後面該怎麼打?”李世賢發問。
擔任戰壕指揮的一旅長趙虎建議︰“師長,不能再死攻跳墩子山了。坡太陡,戰士攀爬艱難,清妖從上面滾炮彈下來,我們根本靠近不了。”
李世賢點頭同意,這顯而易見,且這支綠營軍,出乎意料地堅韌。
他目光繼續掃視其他軍官。
一位叫高信安的連長舉手發言︰“師長,據前期偵查,清妖牆壘約有十米厚,和城牆差不多,對吧?”
此戰他的連隊負責掩護,封鎖清軍堡壘的射擊孔,故而對戰場觀察頗為用心。
李世賢聞言,頗不耐煩︰“有話就直說,別扯這些大家都知道的事。”
“我們可以把壕溝挖到牆壘下,然後炸開埋入大量火藥,炸塌牆壘。”高信安回道。
還沒等李世賢回應,旁邊一名叫羅永順的營長卻是搖頭︰“土層太淺,不到兩米下面就是石頭,挖不動。”
另一名連長也提醒︰“挖不了坑道,就避不開頭頂清妖的火力,沒法接近牆壘。”
高信安倔強回道︰“是淺了點,但未必不可行。”
第四師參謀長胡晨亮來了興趣︰“詳細說說,如何可行?”
首次在眾多高級軍官面前發言,高信安頗為緊張,他長呼一口氣,說出心中醞釀許久的方案︰
“在壕溝上蓋上木板,再覆上土,就能擋住清妖兩側劈山炮的大部分殺傷。且只要留出半人高的空間,我們就能把壕溝,挖到清妖牆壘下。”
擔任戰壕指揮的趙虎一拍手︰“這法子好!還能把挖出的土堆,在壕溝兩側,形成兩道小土牆,讓清妖劈山炮更難傷到我們。”
“再組織足夠人手,壓制正面牆壘,減少對壕溝挖掘人員的殺傷。”
羅永順營長順著思路接口道︰“壕溝不要挖直,留一些彎道,可以讓壕溝里的戰士,躲避牆壘上清妖的火力。”
李世賢哈哈大笑︰“都說三個臭皮匠,抵個諸葛亮。咱這麼多臭皮匠,還真有用!”
“我再調些大炮,協助你們封鎖牆壘,保證打得清妖抬不起頭。”
說罷,他笑嘻嘻的看向李開芳。
李開芳瞥他一眼,直接說道︰“全軍火炮和物資,你可隨意調用。我只有一個要求,四天內,打破塔齊布的烏龜殼。”
“不行我就換人。不能拖了,延誤戰機,你我都吃罪不起。”
兩日前,安穩寨的村民,紛紛聚攏在村口,看著大軍開拔,浩浩蕩蕩,向南面的貴州進發,心中空落落的。
一位白發老者拄著拐杖,眯眼望著行進中的大軍,感慨道︰“終于要動手了,也該去解救貴州窮苦人了。”
一個小伙子皺著眉︰“也不知道這仗能不能打贏,李家二哥還在里面呢。”
旁邊一中年男子,拍了拍他的肩膀教訓道︰“咱隊伍厲害,肯定沒問題。別瞎操心,你還是個民兵呢,這點信心都沒有?”
然而,大家嘴上雖這麼說,心卻是懸著的。
畢竟每個人都知道,打仗是要死人的。
這兩日,他們在田間勞作,如給稻谷除草、追肥,給苞谷培土壅根等,也都心不在焉,不時抬頭望向南方。
突然,南面向陽壩方向,槍炮聲大作,硝煙彌漫。
不久,便有百來名民夫,抬著數十副擔架小跑進村,擔架上的傷員鮮血染紅了軍服,被匆忙送到寨里的野戰醫院。
緊接著,村里掌事、里長敲著鑼,在村里來回走動,扯著嗓子喊道︰“大軍正和清妖激戰,需門板構築工事,請大家把門板拿出來,後面會算錢補上。”
第二軍駐防此地數年,百姓熟悉西軍作風,平日里給顆雞蛋他們都不要。
今日這般,看來是真的遇到麻煩了。
翻身的農民們,明白眼前生活來之不易,況且前方自家子弟在流血拼命,怎會舍不得一塊門板?
于是,安穩寨等周邊村寨,家家戶戶開始拆門板。
村子一角,一對新婚小夫妻,男子挽起袖子,剛卸下門板,女子就不停地催促他,趕緊送往前線去。
另一戶人家,老大爺帶著孫子拆門板,孫子心疼地問︰“爺爺,拆了門板晚上咋睡覺?”
老大爺摸了摸孫子的頭,感嘆道︰“孩子,子弟兵在前面流血,咱這點困難算啥。明天爺爺去山里,砍顆樹回來作新門板。”
說罷,爺孫倆抬起門板,向前方送去。
一時間,村子里拆門板聲此起彼伏,千百塊門板陸續送往前線。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擔任後勤調配工作的第二軍軍師張景平,此時正路過安穩寨,看到百姓家家門戶大開。
他沉默許久,對著身邊的第四師軍師張崇山說道︰“這就是我們為什麼要流血犧牲的原因。”
“必須讓各級軍師、軍法官給戰士們講清楚,這仗再打不贏,我們就無顏見江東父老了。”
6月13日,西軍攻擊半天,死傷數百人後撤離。14日毫無動靜,到了15日,清軍見西軍又開始挖溝。
這次,西軍不再顧及兩側堡壘內,清軍的火力。而是集中力量,分三道壕溝向壩子中的牆壘挖去。
每挖一段,壕溝就用門板蓋上,再覆上一層厚土,並同時在壕溝兩側,各堆一道小土牆。
西軍火炮,開始集中轟擊壩子中間的牆壘。
炮彈呼嘯,實彈摧毀城垛,榴彈殺傷人員,清軍牆壘上幾乎無法站人。
壩子兩側,清軍堡壘的火炮,也在轟擊西軍壕溝,但大部分火力,被兩側土牆消解。
偶爾有鐵彈恰好命中壕溝上方,砸破門板,傷及壕溝內人員。
西軍不為所動,換掉門板,拖走傷員,繼續挖掘。
三條壕溝,就這般一寸寸地逼近清軍壘牆。
“大人,不能這樣下去了!末將帶人下去,清理掉這些挖溝的西賊。”
梅子山堡壘內,游擊孫啟祿再次請戰。
他出身湖南天地會,被塔齊布剿滅後投降,雖貪財好殺,作戰卻極為勇猛。
塔齊布面色冷峻,看出了這壕溝的凶險。
“好,你帶一千人,從梅子山這里沖;我令常安帶一千人,同時從東面跳墩子山沖下來。”
因壩子中間牆壘無門,否則他真想從中間,也派兵沖下去。
清兵開始在牆壘後,調動兵力。
約莫一個小時後,跳墩子山豎起黃旗,表明常安已準備妥當。
“殺下去!”塔齊布手一揮,身邊的旗手瘋狂搖擺紅旗。
向陽壩兩側清軍大吼著,沖出堡壘,順著陡坡,向壩中間的西軍壕溝撲去。
“逐次射擊,保持火力不斷,開火!”戰壕里,西軍數千名步槍手在趙虎命令下,向清軍沖鋒的人群開火。
向陽壩後方的西軍炮兵,也轟擊沖出堡壘的清軍。
一時槍聲、炮聲大作,戰場如翻滾的油鍋一般,煎熬著雙方士兵的勇氣和性命。
54式步槍每分鐘能發45發米尼彈。在各隊連排長指揮下,形成密集梯次火力,屠戮著沖鋒的綠營軍士兵。
短短兩三百米距離,兩千清軍死傷大半,待靠近戰壕一二十米時,又被西軍用轉輪手槍打倒,連近身肉搏的機會都沒有。
剩余四五百清軍見勢不妙,狼狽後撤,退回堡壘。
今天,輪到清軍血流成河了。
戰場示意圖,看本文後面的作者有話說。)
喜歡太平天國之東方醒獅請大家收藏︰()太平天國之東方醒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