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歷1855年2月22日,正值咸豐五年正月初六,天空澄澈如洗,宛如一塊巨大的藍玉,縴塵不染。
前一日,僧格林沁率領馬隊越過唐白河,于河畔安扎下簡易營帳。
這一夜,僅有少量西軍哨探前來窺探,並無大軍滋擾,連日奔波的蒙古馬隊得以一夜休整。
破曉時分,西南方向的號角聲劃破寂靜。
僧格林沁迅速起身出帳,躍上馬背,疾馳至營前眺望。
只見二三十里外,西軍軍營大門洞開,一隊隊身著黃色軍裝的士兵如潮水般從營中涌出。
甦克金、西凌阿、史榮椿等部將縱馬而來。
甦克金高聲建議︰“僧王,趁他們尚未列好陣型,我率千余人沖鋒過去,定能打他們個措手不及!”
僧格林沁環顧四周,見自家士兵剛從帳篷中走出,便緩緩搖頭道︰“西賊尚在大營附近,此時沖過去,他們極有可能退回營中。”
“既然他們想野戰,那我們就在野戰中將其擊潰,省得攻打營壘。”
甦克金咧嘴一笑,不再言語。
僧格林沁下令︰“甦克金、西凌阿,整頓隊伍,讓將士們將就吃些干糧。打垮眼前的西賊,今日到襄陽城,再好好飽餐一頓。”
兩位將領領命而去。
僧格林沁轉頭對史榮椿說道︰“蔭堂,隨我去探探情況。”
兩人帶著數十親衛,縱馬朝著西軍大營奔去。
奔出約十里,他們尋得一處稍高的土坡,向西遠眺。
此時天色大亮,平坦的地勢讓視野極為開闊。
只見大營前的西軍排成數個奇特的空心方陣,炮兵分布于方陣間隙,正緩緩朝著蒙古馬隊營地推進。
僧格林沁冷哼一聲︰“西賊好大的膽子,真敢前來野戰!”
史榮椿仔細清點西軍軍陣和人數,滿臉困惑︰“大帥,十個方陣,每個方陣約9001200人,總兵力一萬出頭,與昨日戰書所言相差不大。”
“這李秀成是愚蠢還是自負到極點,哪有這樣用兵的?”
“且這排兵布陣,與前番粵賊截然不同,究竟搞什麼鬼?”
僧格林沁冷然道︰“只要他們不縮在營壘里,管他什麼計謀。鐵蹄之下,皆會化為齏粉。”
他手一揮,仿佛要趕走一只討厭的蒼蠅。“盡快了結他們,我們好南下,如今南方戰事吃緊。”
言罷,調轉馬頭返回營地。
回到營地,甦克金和西凌阿已將蒙古馬隊整頓完畢,將士們甲冑鮮明,刀槍在手。
僧格林沁命親兵為自己披掛甲冑,進入陣中,然後豎起大旗,令馬隊緩緩前行。
此時,寒風漸息,冬日暖陽從東方升起,仿佛老天爺也想見證這場慘烈廝殺,故而減少了外界干擾。
平原之上,兩軍相向而行,不久便相距兩里。
僧格林沁向西望去,見距西軍大營約有十里,西軍大營的重炮已無法觸及。
而對面的西軍,依舊保持著那個古怪方陣,緩緩逼近。
于是,他下令道︰“甦克金,派個甲喇額真,率兩個牛錄試探西賊實力。”甦克金領命而去。
片刻後,馬隊右翼有五六百騎士脫離陣型,催馬向西軍方陣沖去。
傳統硬弓因制作成本高昂、耗時長久且訓練繁瑣,如今已逐漸被火器取代。
蒙古馬隊通常是先派小股騎兵,在敵陣前100150米處用火銃射擊,觀察敵陣變化。
若敵陣嚴密,便撤回裝彈再射;
若敵陣松動,則棄槍沖陣,在100米內射出數波箭雨,再用長矛或馬刀破陣。
整個馬隊采用“三疊浪戰術”,即“前鋒突襲—兩翼包抄—預備隊決勝”︰
前鋒隊由30的精銳馬隊組成,攜火槍、弓箭與長矛進行遠程壓制;
20的兵力從側翼迂回,干擾敵陣、切斷退路;
剩余30則是僧格林沁親率的重甲騎兵“巴圖魯營”)組成決勝隊,待敵陣混亂時給予致命一擊。
然而,馬隊前鋒剛接近西軍陣前五六百米,遠未到馬隊火銃的射程範圍,甚至戰馬還在緩步前行,尚未加速。
西軍的行軍炮突然齊鳴,霰彈如鋼鐵風暴般席卷而來,頓時打倒馬隊前鋒隊一兩百人,連領頭的甲喇額真也被當場打死。
整個馬隊陷入了慌亂之中,竟然不知是進是退。
與此同時,北面吳家莊涌出大批西軍,排出同樣的古怪方陣,堵住了蒙古馬隊北撤的道路。
而前方西軍則繼續向馬隊緩緩逼近。
突然,戰場東面的唐白河石橋處,傳來一陣猛烈的爆炸聲。
僧格林沁正感疑惑,傳令兵來報︰上游飄來七八艘木船,撞上橋墩後便爆炸,將石橋炸塌了。
這一變故出乎僧格林沁的意料,但他畢竟久經沙場,匆匆觀察戰場形勢,便了解李秀成的意圖。
李秀成想用同等兵力的西軍,將蒙古馬隊趕入南面唐白河。
僧格林沁心中冷笑︰這李賊胃口未免太大了,也不怕撐破肚皮。
身邊的史榮椿急切建議︰“大帥,西賊火炮威力太猛,我們需近身交戰,否則會吃大虧。”
此時,剛才出擊的四五百蒙古馬隊,遭西軍第二輪炮火轟擊,僅剩數十人逃回軍陣。
目睹此景,馬隊士氣為之一滯。
史榮椿的建議不無道理,不能讓西賊的火炮再如此肆虐。
況且,如果被合圍在這狹小區域,馬隊失去機動性和沖擊距離,只有死路一條。
此時前方西軍已逼近七八百米,火炮開始朝馬隊轟擊。
來不及轉換陣型了,僧格林沁當即下令︰“吹起沖鋒號角,殺透當前敵陣。”
號角聲起,兩萬余蒙古馬隊如洶涌浪濤般,朝著西軍席卷而去。
————————————————————
注︰本章末尾的作者說,有戰場示意圖哈。紅色代表西軍,黃色代表清軍,綠色為唐白河的河道,大家將就看一下。)
喜歡太平天國之東方醒獅請大家收藏︰()太平天國之東方醒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