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前提醒︰本書采取共和制,不稱帝、不屠滿,思想內核參考現代中國的shzy核心價值觀。口味不合的小伙伴們請不要勉強自己。
本提醒是後面所加,會導致本章前期很多小伙伴的評論消失或者錯亂,烏鴉抱歉。
咸豐二年四月公元1852年六月),湖南西南部道州山路上。
太平軍西王蕭朝貴,率兩千余衣衫襤褸、神情疲憊之太平軍,充太平天國開路先鋒,正于道州疾行。
六月初,欲出廣西的太平軍,在全州縣東北、湘江上游簑衣渡,遭清軍江忠源、向榮部擊敗。太平軍船只盡毀,輜重皆失,傷亡慘重,太平天國實際奠基者南王馮雲山戰死。
前路受阻,四面清軍合圍,此誠太平軍生死存亡之際。
太平軍實際指揮者東王楊秀清,果斷放棄原來從水路直撲長沙之策,改令西王蕭朝貴為先鋒,率這兩千余太平軍戰士,折向東南,往湖南西南部道州殺去。
蕭朝貴身為太平軍軍事指揮二號人物,深知當下太平軍困境。自簑衣渡出發後,此部太平軍一直在湘南山地丘陵間急行軍,其間因病累受傷掉隊者不少。好在此時太平軍戰士多為廣西赤貧人家子弟,自幼歷經困苦,養成堅韌耐勞之性,無人抱怨。
這一日近午,蕭部太平軍行至道州外一處山道。原本晴朗天空,忽烏雲密布,旋即電閃雷鳴,大雨傾盆。
暴雨中行軍,速度大受影響,戰士患病幾率大增,實非明智之舉。蕭朝貴無奈,令太平軍尋路邊山崖岩洞暫避。
所幸此山路一側是山崖,另一側是寬闊綿延草地,躲雨便利。
蕭朝貴與幾個親兵,躲于一岩洞邊,望著天空暴雨,心算至道州距離,漸生煩躁。
他見山崖對面四五十米處草地上,有一棵孤樹。雖大樹樹蔭如蓋,但此等瓢潑大雨,難以遮蔽。
此時,有個十六七歲、身材高大的少年,蜷縮著在樹下躲雨。那少年抱一把顯然倉促制成的長矛,在狂風暴雨中縮頭,形單影只地坐著。
“阿驤,快過來!”蕭朝貴心中酸楚,大聲朝少年喊。
不知是雷雨聲干擾,還是少年有意,似未听見。少年見蕭朝貴望來,將臉別過。
蕭朝貴暗嘆,心道︰看來殺了養父母,阿驤弟終究與我有了嫌隙。
蕭朝貴,僮壯)族人,年三十二,本是廣西武宣羅淥洞人蔣萬興之子。幼時因家貧,被送與武宣東鄉上武蘭村蕭玉勝為子,遂改姓蕭。
蕭玉勝夫婦久婚無子,依民間習俗,先過繼一養子引親生兒子,故收養蕭朝貴。
蕭朝貴過繼後不久,蕭玉勝妻子先後誕下蕭朝富、蕭朝興、蕭朝隆三子。
後蕭玉勝妻子又孕,臨產時家門前赤日東升,滿天雲蒸霞蔚,如龍翻涌,隨後順產一子。蕭玉勝大喜,湊銀請縣里名學究,為這孩子取名“雲驤”,暗含“雲起龍驤”之意。
蕭朝貴自幼隨養父及眾兄弟長大,家境貧苦,先在商鋪幫工、護送商貨,繼而到沙田、花雷、六盤等地耕種。最後蕭家遷至桂平紫荊山西南鵬隘山下古棚村定居,以務農、燒炭為生。
蕭玉勝夫婦有了親生骨肉後,對蕭朝貴態度漸冷。所幸小雲驤自幼與蕭朝貴親近,處處相隨。這算是蕭朝貴苦難少年時代的一絲慰藉。
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洪秀全創立“上帝會”,派馮雲山深入桂平傳教,秘密組織力量。蕭朝貴約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加入,與好友楊秀清成為“上帝會”早期骨干。
他們四處宣揚拜上帝會教義好處,積極動員當地民眾入會。蕭朝貴尤為踴躍,不僅盡毀家中茅舍,邀全家入會,還動員武宣、象州等地山民入會,在群眾中頗有威望,被稱“蕭將軍”。
道光二十七年十二月1848年1月),馮雲山被捕入獄,囚于桂平縣城,會眾動搖。洪秀全卻于此時返回廣東,拜上帝會群龍無首。
外有官府虎視眈眈,內有會眾假借“神靈附體”,出言反對耶穌教訓,引人離道。至三月,拜上帝會糧食短缺,人心離散,好不容易聚集的力量,眼看要分崩離析。
楊秀清挺身而出,利用當地“降僮”習俗,假托“天父”下凡,囑托傳言,處置妖言惑眾會眾,穩住人心。隨後統一管理,采買糧食,靠喝粥度過艱難時光。
同年九月,蕭朝貴借助“天兄”下凡,協助楊秀清管理會眾。二人配合默契,相得益彰,在會眾中樹立高威。同年秋,二人發動燒炭工捐資,將馮雲山救出獄。
在“永安建制”中,蕭朝貴被洪秀全封為“西王”,地位僅次于“天王”洪秀全、“東王”楊秀清。
在與清軍作戰中,蕭朝貴英勇無匹,雖多次負傷,但始終是太平軍中最勇猛的開路先鋒。
只是前幾日發生一事,令蕭朝貴煩悶。
隨軍的蕭玉勝不顧太平軍男女分營禁令,偷偷與妻子會面,被巡邏軍士抓住,扭送楊秀清。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楊秀清一向治軍極嚴,尤重軍紀,當即親自將蕭玉勝夫婦送蕭朝貴面前,並表明全軍生死存亡之際,更需注重人心。
證據確鑿,眾目睽睽下,蕭朝貴無奈,將蕭玉勝夫婦梟首示眾。至此全軍敬畏,更服膺蕭朝貴。
只是平時對蕭朝貴言听計從、甚至崇拜的幼弟蕭雲驤,卻與他疏遠。蕭家其余兄弟,更對蕭朝貴恨之入骨。
太平軍處于清軍圍追堵截中,征戰頻繁,每日有人死去。身為開路先鋒的蕭朝貴肩負重任,無暇關注少年心境變化。
只是今日,見阿驤故意躲開,孤零零在樹下避雨,不由憶起阿驤自幼對自己的親近依賴,心中略感愧疚。
正待讓親兵將蕭雲驤拉過來,此時大樹上方二三十米天空中,突然出現一個藍色閃電球。
那藍色閃電球一出現,天空閃電便連綿不絕劈向 。電光如絲如煉,布滿天空。連綿驚雷在眾人頭頂炸響,如神魔咆哮,震得群山轟隆回響。
因草地一側視野開闊,兩千太平軍大半看到此神鬼莫測景象。
太平天國本就建于宗教、神魔基礎上,太平軍將士對這類神鬼之事向來敬畏。見此異狀,數千太平軍皆驚恐變色,面面相覷,無人敢出聲,似怕驚動未知神靈。
那藍色閃電球起初只有臉盆大小,在閃電持續轟擊下,逐漸變大,最後變成小水牛犢般大小的圓球。 發出如大片蜂群飛過的“嗡嗡”聲,晃晃悠悠朝阿驤所靠大樹下飄去。
“阿驤快跑!”蕭朝貴不顧暴雨與炸雷,朝樹下阿驤聲嘶力竭吼道。
少年似被詭異景象嚇蒙,呆立原地,被飄來的藍色閃電球吞沒。
“阿驤!”蕭朝貴欲沖向閃電球,卻被身邊親兵死死抱住。
閃電球吞沒蕭雲驤後,不動了,只在樹下“嗡嗡”鳴叫,旋轉不停。
“轟隆”一聲巨響,暴雷震得眾人幾近失聰,閃電球“ ”的炸開,消失無蹤。
就在閃電球消失瞬間,瓢潑大雨驟停。滿天烏雲不到半刻鐘退散干淨,耀眼陽光灑向湘南大地。
幽遠湛藍的天空如洗過一般,深邃得令人頭暈目眩。
此時不知從何處飛來千百只鳥兒,圍繞蕭雲驤方才所靠大樹上空,不停盤旋鳴叫十數圈,又“撲啦啦”飛走,散入山中叢林。
眾人目睹此神異現象,加上太平軍特有的神魔信仰,兩千人皆不敢言語,不敢妄動。
只有蕭朝貴不管不顧,帶數名親兵,徑奔那棵大樹。
只見大樹下草地上,躺著一個身材高大的少年,衣服被閃電球燒光,全身赤裸。
蕭朝貴忙將少年扶起,用衣袖胡亂擦去少年滿臉不知是雨水,還是汗水的水漬。
見少年仍是蕭雲驤模樣,蕭朝貴又檢查其全身。呼吸和脈搏正常,渾身無傷口,蕭朝貴稍安心。
要說不同,只是感覺少年原本高大瘦削的身體,變得健壯精悍。
那蕭雲驤仍昏睡,眉頭緊鎖,臉部不時抽動,似在經歷噩夢。
蕭朝貴讓親兵找來一套衣服,眾人七手八腳給少年穿上。
戰事緊急,天國生死存亡系于一線。身為開路先鋒的蕭朝貴不敢輕忽。
正欲讓親兵將少年放馱馬上,軍隊繼續趕路,此時他懷里少年卻睜開眼,怔怔看著他。
蕭朝貴驚喜喊道︰“阿驤,你怎樣了?”
那少年愣了半晌,言語頗為艱難的回道︰“大哥,我頭好疼。”
注︰本書牽扯的歷史真實人物,會根據劇情的需要,對人物的性格,經歷,生卒年做一些合符情理及邏輯的詮釋和調整,請大佬們見諒哈。)
喜歡太平天國之東方醒獅請大家收藏︰()太平天國之東方醒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