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不良帥袁天罡激動得哭了
    劉伯溫听到朱由校這樣說,心里很是激動和開心。
    說明他賭對了,明皇仍舊是以前的明皇,並未降低對外人才的招納。
    這才是一個真正會發展的皇帝。
    對劉伯溫的小心思,朱由校沒有計較,這類人都是一個鳥樣。
    行事都很謹慎,從不冒險和盲動。
    朱由校收了袁天罡貢獻出來的功法,隨後直接寫了一道手令給劉伯溫。
    讓劉伯溫直接帶袁天罡去藏經閣,有兩次的機會,就是劉伯溫都得到了一次機會。
    劉伯溫是半道加入大明,以前都是觀望。
    所以劉伯溫這位伯爵可沒有朱由校那些鐵桿臣子的待遇好。
    想要進去,除非立功,功勛點不足,只能慢慢的積累,夠了再去。
    一點優待都沒有。
    如今成為袁天罡的招納人,卻得到了這個機會。
    海瑞和王陽明看到劉伯溫開心離開皇宮,兩人都不由搖了搖頭。
    “他們都是一生謹慎,卻不大適應帝國的風氣 &34;。”
    這是王陽明的話。
    海瑞道︰“歸根結底還是人家不願意冒險,不願為大明效力所致。”
    “陛下不給特權,不給他們優惠,也在情理之中。”
    “否則,如何對待那些有功之士和有功之臣?”
    王陽明道︰“李淳風和袁天罡是聰明人,只是過于聰明,才會這樣做。”
    在大明,要是沒有相應的功績,想要進藏經閣,難度還是很大的。
    大部分人都只能等待千年或老老實實的積攢貢獻千年,才有機會進入。
    至于那些喜歡冒著生命做事,時間就很短,不出二三十年,就能得到自己夢寐以求的功法。
    李淳風和袁天罡都在劉伯溫的府邸等著劉伯溫的消息。
    看到劉伯溫回來後,兩人都急切地問道︰“成了麼?”
    劉伯溫道︰“兩位前輩,事兒成了。”
    袁天罡聞言,懸著的心頓時放了下來。
    “不但成了,通過袁前輩提供的東西,陛下給了兩次進入藏經閣的機會。”
    “當然,我也因為推薦人才有功,也有一次機會進入藏經閣。”
    劉伯溫同樣激動得很。
    已經快百年了,就是沒有機會進大明皇家藏經閣。
    他心里很著急,但是現在大明的人才眾多,已經不缺他這樣的人才。
    所以他就是想,都沒有這個機會,除非願意接單國外,但這個危險系數太高。
    不符合他穩如老狗的性格和作風。
    只能一次次地錯過進入藏經閣的機會。
    李淳風羨慕地看著袁天罡道︰“ 老袁,你一步登天了。”
    “以你天賦,未來證道武神穩了。”
    袁天罡的武道修為和造詣極高。
    他是遇到了李淳罡才有機會,而袁天罡是實實在在用自身資源和武學功法換來的。
    走的路數是李淳罡的路子。
    不過袁天罡更是大手筆,直接把大周的東西拿來當做自己晉升籌碼。
    李淳風就做不到,因為他沒有這個實權。
    袁天罡可是女帝的心腹,掌握的功法機密多不勝數。
    兼且不良人在外的情報系統也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其情報力量一點也不差。
    袁天罡哈哈大笑道︰“想不到貧道竟有這樣的機緣。”
    “陛下英明啊 ……… ”
    甚至劉伯溫和李淳風還看到袁天罡眼中的淚水。
    大周有沒有武神級功法,回答是有的。
    不過在女帝手中掌握,並未給他。
    這也是袁天罡最難受之處。
    他這般忠心耿耿地為女帝效力,最後的目的實則也就是為了神級功法。
    但收到李淳風的消息,大明這樣的功法有數百部後,他直接跪了。
    什麼所謂的大周利益,直接被他當做籌碼。
    效果是出奇的好,並且袁天罡也是朱由校未來需要樹立起來的典型。
    不要把功法當寶,要學會共享,這樣修道路子才會越走越廣。
    給了袁天罡兩次機會,回報是相當豐厚的束。
    李淳風沒有嘲笑袁天罡喜極而泣的樣子。
    如果不是機緣好,他可能就要和袁天罡一起分享這個機緣了。
    哭那是沒有遇到人生重大轉折,沒有遇到改變命運的東西。
    劉伯溫就深有體會。
    要不是在大明習慣了,也知道這樣的功法,最後他也是能得到的。
    只怕現在一家子都會開心而泣.
    如劉伯溫一家一樣,他們就沒有旗幟鮮明地站在明皇這邊。
    保持中立態度。
    這一類的勛貴之家不在少數。
    尤其在魏國公站隊之後,仍舊堅持原來的中立原則。
    不過,在朱由校掌握兵權,創立的皇家御林軍體系徹底實現後,就改變了對開國元勛家族進行再一次的整頓。
    他們的好日子都到頭了。
    不少在朱由校推行新政,進行反腐倡廉的過程中,反對的全部滅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沒有幾家活下來的。。
    朱由校出手狠辣無比,玩的就是斬草除根。
    機會給過,不懂得珍惜,仍舊維護自身利益。
    朱由校不殺你殺誰。
    有了強大兵權,就是地方士紳、東林黨集團、文官集團、藩王聯合又如何?
    他們賭朱由校不敢全面推倒重建的勇氣。
    偏偏朱由校就有破而後立的勇氣,寧可大明推翻重建也在所不惜的決心。
    這一決心徹底改變了東林黨的最後一線生機。
    尤其東林黨仍舊堅持弄死朱由校,推翻朱由校的統治,想要扶持新皇帝上位。
    這樣的斗爭970,一直延續了十年之久,朱由校才徹底根除。
    而東林黨也真正地成為歷史記憶。
    劉伯溫也是在大明徹底碾壓大元、大宋後,才選擇加入進來。
    這個時候,已經是大明穩定時期,劉伯溫沒有雪中送炭,只是錦上添花。
    這樣的態度,怎麼可能得到朱由校的重視和關照。
    他們家族的弟子,想要效力大明,都沒有得到朱由校關照和扶持。
    一律按照大明帝國的制定的程序來晉升。
    後來大明的招賢納士計劃,充實了大明高端人才。
    尤其大隋的人才幾乎大部分都來了大明。
    如今都是大明中高層里面的中堅力量。
    成為大明推行各項新政和變革的先鋒。
    只有生在大明,才知道大明的變化日新月異。
    現在大明在教育和武修方面均已全面普及,武者已無任何優待。
    大明已經沒有高貴低賤之分。
    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士紳階層掌握的知識權和練武的資源全部喪失。
    劉伯溫這樣的開國元勛混成這個逼樣,這是劉伯溫的秉持的謹慎原則造成的。
    這些元勛家族,早已變質,已無擁護大明之心。
    他們已經轉為利益為主。
    朱由校打壓他們,乃至滅了他們,並非沒有理由。
    享受到大明給予的特權,卻又不想付出應盡的責任。
    天下沒有這樣的好事。
    在東林黨徹底倒下,徹底掃除歷史垃圾里面後,功勛家族就是朱由校重點關注的對象。
    劉伯溫要是沒有覲著臉重新入朝,只怕他的家族現在已經是個不同家族了。
    朱由校後面建立的一套全新的功勛制度,早已和以往世襲罔替就是兩個極端。
    大明沒有世襲罔替的勛爵,但卻在待遇上給予更高的規格。
    只要勛爵之家,不作死的話,都能維護一個家族萬年的興盛。
    算下來,實則朱由校新制定的勛爵更符合時下的利益和發展。
    大家都已經習慣了這套制度。
    魏國公家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徹底崛起,嫡系弟子更是被提拔起來大用。
    旁系弟子大量在大明御林軍里面從底層做起,如今都是低中層軍官。
    在朱由校掌權之初,想要進入大明精銳部隊很容易。
    現在進入大明御林軍太難了。
    各類考核非常嚴格。
    就是那些勛貴弟子,只有初期進來的,天賦不好,朱由校都會開後門,提升他們的天賦和資質。
    把這些弟子都培養起來。
    後來大明已經強大起來,進來的人就沒有這樣的待遇。
    諸葛臥龍看著海瑞和王陽明議論勛爵,不由笑道︰“陛下英明,糾正了以往勛貴弊病。”
    海瑞道︰“也是,仍舊抱著老思想,直接滾蛋,有本事去其他國家效力,別留在我大明。”
    海瑞最討厭以前那些勛貴、藩王以及各士紳團體。
    都是一群吃人不吐骨頭的惡棍。
    “誠意伯要是在晚一步,可能連湯都沒得喝。”
    海瑞對這位開國元勛以前是敬佩的,不過在天子改革和危難之際,沒有伸出手。
    他心里很不舒服。
    王陽明和海瑞的態度差不多。
    誠意伯在大明是開國功勛,但那是以前,而不是現在。
    諸葛臥龍道︰“他們輔佐太度開國,無非是為了謀取前程。”
    “絕非忠于大明,覺得大明的江山有他們一份子。”
    “他們割大明的肉,分取大明財富,是理所應當的。”
    “這些所謂的聰明人,都是覺得大明沒希望了,不願意舍身犯險。”
    王陽明自嘲道︰“我們當年在這些老前輩眼中,可都是一群傻子啊…….”
    諸葛臥龍笑道︰“是啊,就是你們這樣的傻子卻成功了。”
    “逆轉了大明國運,更是在天子帶領下,我大明的強大更甚從前。”
    諸葛臥龍可沒有這個本事,他只是覺得時運不濟。
    實際上現在的諸葛臥龍不這樣認為。
    喜歡重生大明︰帝王的雕刻術請大家收藏︰()重生大明︰帝王的雕刻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