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朱由校是無人可以取代的
    這才是亙古未有的蓋世帝王。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用在朱由校身上最適合不過。
    朱由校知道這些臣子抱著什麼心思,不過,他不想為自己辯駁。
    沒有那必要。
    他做事,從來不在意別人如何看?
    他只在意自己所做的事情能否成功。
    只要成功了,天下人的評價與他有毛的關系。
    虛名這東西,對朱由校這種現實主義者而言,真的沒有半點價值。
    “行了,別擔心朕,諸位愛卿只要安心地治理好大明,朕便很滿意。”
    一眾大臣心里一陣苦笑,心道︰“陛下心里沒有點逼數?”
    “大明要是沒了陛下,誰有本事統領大明,可以做到穩如泰山?”
    朱由校在大明的地位,是無人可以取代的。
    就是歷史名臣在擔任大明核心要職,也無法改變這個事實。
    論及威望,朱由校達到了人類極限。
    在大明除非是大明的敵人,否則無不把明皇當神。
    諸葛臥龍這個通天道人,見識了朱由校全能型的才能後,徹底服了。
    他這輩子從未服過任何人,唯獨面對朱由校。
    他是被這個大明皇帝全方位碾壓。
    朱由校沒有不會的,只要朱由校願意,任何行業都能達到大師級。
    他知道公司研發的各類武器裝備,都是九州最強大的存在。
    他親自坐鎮只會和建立的煉器和煉丹兩大大明兩大支柱。
    竟然解決了大明所有財政問題。
    朱由校每部署的戰略和長遠的規劃圖,百年一個大戰略。
    至今都全面實現,甚至超過預期。
    他達不到這個高度。
    在大明,只要朱由校發話,群臣都沒有反對的人,全部照辦。
    尤其海瑞,只要是朱由校要求的或警惕的行業,海瑞就重點關注。
    並且都是嚴查嚴辦,殺的人都可以堆積成山。
    多少貪官污吏,多少敵國諜子都成了海瑞統帥的都察院的功勛點。
    如今一眾大臣中,海瑞絕對是朱由校的鐵桿。
    朱由校說的那都是他要堅持,從不會去考慮其後果。
    這種信任和執著,就是王陽明都有點害怕。
    倒不是王陽明覺得朱由校不強,而是他有著自己的訴求。
    都有著和朱由校不同的意見。
    但是每次提出來,與天子意見不同,海瑞便要擔任先鋒。
    先與王陽明打一架才罷休。
    其實朱由校沒有必要冒險,這是群臣心聲。
    大明的發展已經建立起完整的體制以及各類系統性的監督。
    不會害怕出問題。
    甚至朱由校都允許他們犯錯,只要不犯原則性錯誤,大方向沒有錯。
    那大明都有調整的機會。
    這也是一眾大臣不想朱由校離開的原因。
    朱由校在,他們才能做到全心全意地治理大明。
    沒有朱由校在,總覺得戰戰兢兢的。
    如履薄冰是最好的形容他們的心情。
    朱由校不是不知道,不過這卻是朱由校想要的。
    唯有謹慎躬行,才能做好事,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其實當下九州形勢對大明極為有利。”
    “諸位愛卿必須抓住這個機遇,而不是錯過。”
    “你們的能力,都是經過朕嚴格的考驗才得以任職。”
    “朕相信你們一定做好,沒有做好,要麼是工作不到位,要麼就是方法上出錯。”
    “所料不錯,估摸著最遲十年,大明便要擔當抵擋異世界大軍的重任。”
    “東海異世界入侵九州,我大明必須解決。”
    “不要害怕異世界,實際上,異世界並非諸位愛卿想的那麼恐怖。”
    “我們要化不利為有利。”
    “充分利用異世界之生靈作為大明煉丹和煉器的材料。”
    “不要覺得這是只進不出的消耗戰。”
    “我們可以做到以戰養戰,用敵人自身的資源,壯大我大明。”
    在其他帝國里面可能無法做到。
    或者不具備這個條件。
    大明是具備的。
    煉丹和煉器兩大行業可是大明支柱產業,其人才培養已經形成了良性的人才培養機制。
    只可以滿足大明現有的國力消耗和支撐。
    這些臣子,最怕的就是影響了大明下一個百年大業的戰略規劃宏圖。
    他們都想在歷史上寫下隆重的一筆。
    都想流芳百世乃至萬世。
    至于大明官吏的薪水,已經是九州之最,非常高的了。
    各項大明福利體系,足以讓他們衣食無憂,乃至混得更好。
    大明帝國的文武百官,如今不是一門心思想著如何躲避大明監督體系貪污。
    他們是一門心思地想著如何為自己在大明的歷史上留下自己應有的名號。
    沒有經濟壓力的文武百官,最大的心願便是流芳百世。
    這是朱由校願意看到的,人就是要有追求,而不是一條爛咸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一眾大臣心里除了苦笑還是苦笑。
    要說天子多敬業,好像天子是有史以來最為不務正業的一個。
    按照以往的歷史和經驗,這是亡國之君的行為方式。
    偏偏就是在這樣的帝王手中,實現了大明千年未有強國夢。
    實現了任何一個時代的所有仁人志士的夢想。
    這樣的皇帝,你敢用其他皇帝的行為作為標準要求麼?
    不敢啊……
    因為大明在朱由校的治理下,蒸蒸日上,偏偏他們認為的明君行為。
    在朱由校身上都沒有找到一點影子。
    朱由校最喜歡的就是雕刻,時時刻刻都在玩。
    偏偏大明強起來。
    在富裕程度上,更是九州歷史之最。
    左千戶、雨化田、魏忠賢、曹正淳、曹化淳等人更是覺得這才是一個天子的逼格。
    一個皇帝不是勤奮就是明君,不是听取臣子的建議就是明主。
    實則一個皇帝只要做好戰略規劃和部署即可。
    當然,還要會用人。
    其他的事,皇帝都可以不做。
    大明就是這樣強起來的,就是這樣富起來的。
    所謂的治國大儒、治國能臣,瞎逼逼就是矯情。
    哪個臣子敢跳出來嘰歪,他們就查誰。
    最後可以一腳踢給海瑞審判,堵天下悠悠之口.
    朱由校現在的計劃就是把九州屬于垃圾一類的清理掉。
    這群人根本沒有人性,不抹除掉,便是社會毒瘤。
    未來大明統一之後,方便解決這個群體。
    名義上朱由校是在幫忙大秦,實則是在為大明解決未來的事。
    大秦、大周兩國都覺得自己才是未來的統一之國。
    大明同樣覺得自己才是。
    三大最有可能統一九州的帝王,朱由校在九州世人心中卻是最低的一個。。
    尤其武者,選擇的不是大秦就是大周,這是共性認知。
    大明都沒有在武者心中留下選擇的機會。
    直接從心中刷過。
    “我們蠻荒區的帝國,最大的弊端便是世人都看不起。”
    “尤其武者強盛之州,其武者都是鼻孔朝天。”
    “覺得一個蠻荒區的國家不可能孕育出什麼武道強者。”
    如同朱由校前世所認識的西方列強對待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人一樣。
    覺得他們都是落後愚昧以及無知。
    是不可能懂得科學的,不可能發展起來,天生就是奴才。
    這個感觸,朱由校尤為強烈,感觸最深。
    並且也是朱由校在定州、秦州和唐州調查的時候,所經歷的。
    雖然朱由校一直在敲打一眾臣子,不過這些臣子都沒有來自定州、秦州和唐州的大賢。
    這點就可以瞧出,想要這些有能力且是定州、秦州和唐州霸主級勢力選擇大明。
    這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大明臣子只是考慮了大明發展情況,而沒有關注這些強州之地的武者以及態度。
    並沒有睜眼看世界。
    通天道人諸葛臥龍來自另外一個大明世界,只是那方世界妖魔鬼怪橫生。
    與神靈有關。
    周邊都是小國,神州才是世界中心。
    這里的九州不一樣,每一個州都是一個國家,每一個州的地盤都很大,很遼闊。
    國家林立,並且實力都很強。
    在預判方面都很容易出錯。
    一旦有了武神強者出現,大明群臣都會變得惶恐起來。
    這是自家沒有,而外在勢力卻有。
    沒有應對外在之力而產生的恐懼。
    比如國運與聚靈陣法、與殺陣結合的底牌,朱由校進行了高度保密。
    知曉的人不多,寥寥幾人。
    這一次朱由校召開大明百年朝會以及百年計劃。
    實際上已經把大明接下來所要面對的敵人以及情況都進行了闡釋。
    至于這些官員能否察覺到大明的變化,那就不是朱由校的事情了。
    他只要把握好戰略不出錯,其余的問題都是小問題,都在可控範圍內。
    尤其隋州的發展情況,現在隋州地區反而有點危險。
    一是面臨海外而來的各類妖獸;
    二是面臨著東海上的異世界勢力的入侵。
    誰也不知道異世界何時出現大勢力下場。
    目前而言,異世界的力量還沒有集中起來進攻九州。
    散修武者聯盟仍能抵擋。
    一旦出現大量的半步武神乃至武神強者,散修聯盟想要擋住就變得艱難起來。
    加上天柱山次元界中的武神,這群人同樣在準備收割九州氣運,以此作為破境目標。
    他們的目標便是長生仙境。
    桃花劍神、李劍神、王老怪、鬼谷子等人可能做到斬殺武神的能力,不一定具備一個打幾個的水平。
    喜歡重生大明︰帝王的雕刻術請大家收藏︰()重生大明︰帝王的雕刻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