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元當年雖然退出中原,退出大明現在有的疆域。
但是人家退出中原,卻又能把金國和遼國按在地上錘。
要不是大明和大宋給兩國撐腰,只怕兩國當年就已滅國。
時移世易,現在的格局再一次出現當年的境況。
大明又從搖搖欲墜中強起來,大宋的強者仍舊是最多的一個國家。
大元同樣處心積慮地謀劃荒州和金州的統一 ,進而拿下明州和宋州。
以此作為跳板,統一九州。
大元從來都沒有喪失統一九州的雄心, 一直都在努力。
"這次三國貿易協商,將由顧愛卿領餃,畢愛卿和王愛卿配合。”
“事兒成了,達到我們事先預定目標,那我們的各種計劃都能提前一步完成。”
“所以,三位愛卿能不能再提前完成大明各類規劃,就看你們的努力。”
王陽明興奮道︰“陛下,臣一定竭盡全力完成此事。”
在教育上,王陽明比誰都更在意,他這輩子最大的理想便是把自己的創立的心學付諸行動。
朱由校又為他畫了大餅,王陽明干事已甘之如飴。
海瑞卻把目光看向三人,好像在警告三人,切莫吃回扣,否則都察院便要請他們去喝茶。
王陽明對海瑞的性格太透了,翻了個白眼,便直接無視。
顧秉謙和畢自嚴只能露出苦笑了。
難怪當年所有人都怕海瑞海公,與其同朝為臣,真的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
看誰都像貪污分子,這就是反貪大佬的尿性?.
完顏洪烈和耶律楚材兩人都不是省油的燈。
大明的崛起,讓他們看到自己國家崛起的希望,只要有一個模板供他們學習。
這一次兩人主動請纓前來大明協商貿易問題。
就是抱著學習的態度,至少他們放得下身段,願意學習別國強國經驗。
無疑九州諸國,大明才是大家學習的好榜樣。
朱由校短短三年間,便已把大明帶上了復興的道路上。
目前大明的軍事已經是強國,唯一欠缺的便是大明經濟。
不過,大明的經濟,從明太祖到前任光宗皇帝,都沒有把經濟搞好。
朱由校主導的經濟強國,已經初有成效。
經過士紳特權的取締,大明的國稅便已提升了五倍。
單是國稅收入,便已高達五億兩銀子。
等大明所有土地全面恢復,三十億兩銀子已是最低預算。
商業在一次改革,百億兩銀子的國稅輕而易舉便能實現。
海洋貿易如果打開,不出十年,大明的國稅將高達五百億兩銀子。
距離大明三十年徹底實現千億兩銀子的國家財政稅收不再是夢。
大明的規劃分為五年計劃、十年計劃和三十年計劃,這樣的規劃性經濟,的確很有搞頭。
至少他們看到了復興的希望。
學明無疑是最好的。
完顏洪烈向耶律楚材道︰“楚材兄,看到自己國家復興的希望了麼?”
耶律楚材驚嘆道︰“明皇是個了不起的皇帝!”
“尤其他的魄力,讓我震撼。”
完顏洪烈頷首道︰“是啊,敢掀翻士林,另擇人才。”
“明皇已做了別國想做而不敢做的事。”
“就憑這點,大明不興都沒天理。”
耶律楚材道︰“尤為重要的是,明皇創建的賞金獵人公會真的可行。”
“輕而易舉便掌控了大明江湖力量,把江湖所有力量納為己用。”
“這份能力和魄力, 一樣值得我們學習。”
“可惜我們都無能為力,明知道創立一個這樣的工會出來,但國情不許啊 ……”
以他們對自身國家內部的貪腐,建立起來的工會也不會得到認可。
尤為重要的是,他們沒有頂流煉丹師,有的都是些拿不出手的專業型煉丹師。
大明可以擁有煉制陸地神仙的破境丹和悟道丹。
這只有定州和秦州才有的人才,大明竟然有了。
通過丹藥都能讓一個帝國崛起強起來,至少做個經濟大國是沒有問題。
他們的國家不能煉制丹藥,不能量產,通過大明的貿易來強化自身國家力量。
完顏洪烈滿臉憂愁地說道︰“如果能談成貿易,便是付出一定的代價,那這次出使大明也是成功的。”
耶律楚材笑道︰“以我對明皇的了解,明皇會同意的。”
“畢竟我們都有共同的敵人。”
“大元就是我們周邊所有國家的公敵。”
“大明不可能眼睜睜地看著大元吞並大遼和大金。”
“你們國家一直在搖擺不定,以為聯合大宋、大元可以分一杯羹。”
“待我大遼滅亡,下一個就是大金。”
完顏洪烈神色凝重地低頭道︰“哎,我國內部意見不統一,目光短淺啊 ………”
他是支持扶持遼國,與遼國聯盟的金人王爺,可惜他的意見得不到金國皇室大部分人的認可。
這些人只注重短期利益,而忽略了長遠利益。
大宋也是如此,風聲一直在聯合大元、大金滅大遼。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為何沒有拉大明入伙,因為大明的戰略是滅了瓦剌和科爾沁等勢力,以此擴大大明在北方縱深。
目標非常明確。
要是大明選擇滅遼,那大明前次滅後金,便會趁機發動滅遼之戰,把明州在大漠的地盤奪回。
但是大明沒有這麼做,反而收回拳頭,以待時機。
說白了大明現在需要時間發展經濟,等經濟實力上去了,大明的選擇便是多元化。
瘋狂擴張,這樣的帝國,十有八九都是必亡的。
想要強大自身,走的路一定要穩,經濟同樣要鞏固起來,否則便是空中樓閣。
“本王現在羨慕大明已奠定了大國基礎,為統一九州做好了扎實地鋪墊。”
耶律楚材對完顏洪烈的判斷,非常贊同。
他不由笑著說道︰“大明最大的毒瘤士林已經分崩離析,無法阻礙大明崛起。”
“解決了士林,等于解決了土地問題。”
“沒有土地掣肘的大明,才是一個非常可怕的大明。”
“明皇目光如炬,下手極準。”
“以莫大的勇氣,寧可破而後立,也要把士林干掉。”
“結果,在世人都不看好的情況下,明皇成功了。”
完顏洪烈道︰“現在大明的風聲都在明皇這邊,我們的談判成功率已有九成。”
“剩下一成,無非是看我們舍不舍得犧牲利益。”
在完顏洪烈看來,不論付出多大的代價,也必須把自身軍隊整體力量提升。
國力可以放緩,但軍力一定要上去,這是保障自身國家不滅的前提。
可以說,明皇吃定他們必須犧牲也在所不惜。
除非他們不想自己國家強大起來。
耶律楚材道︰“大明的江湖整頓以及吏治的反腐,大明以重獲新生。”
“大明百姓的精氣神全部提升上來,百姓有了心氣和骨氣,尚武之風更是在復甦。”
“這樣的國家才是最恐怖的。”
完顏洪烈譏笑道︰“一直從未失敗的大元,如今在大明這里已經栽了兩次。”
“最後一次,更慘,大元都被明皇坑了。”
明皇公開表示感謝汝陽王和魔師宮的合作。
無疑讓大元和佛門之間的合作打上了一道隔層,讓他們不能統一 ,雙方都已提高警惕。
偏偏大元沒有勇氣繼續和大明對抗下去。
大元高手損失太大,不敢繼續損失下去。
尤其明皇的做法,太能說明問題。
明皇對大隋出手,報復大隋的江湖,直接告訴世人。
大明沒有向鄰國下手的想法,大明只想自保,守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這個信息非常重要,倘非如此,遼國和金國也不會出使大明。
九州諸國黨爭內耗極為嚴重,沒有哪個國家沒有這樣的類似情況。
但是大明卻徹底根除對大明自身有害的黨爭,保留了良性競爭的黨爭。
這就是朱由校的高明之處。
耶律楚材不由笑道︰“要是沒有明皇這波操作,我們兩國的壓力只怕更大。”
大元給兩國的壓力,已讓兩國統治階層喘不過氣來。
要不是有大明親自對抗大元,他們現在都在四處游說,建立起聯盟。
去年後金和遼國聯盟,實際上就是一次嘗試。
可惜聯盟對象針對的是大明而不是大元,讓兩國聯盟無功而返.
完顏洪烈和耶律楚材一起會見,沒有分開召見。
這就是大明的態度,並沒有把他們當做什麼重要大國。
現在的金國和遼國,實際上已是沒落之國。
在九州諸國的地位直降,更沒有什麼發言權,只能窩里橫。
大明再弱,那也是大國,單從疆土面積就不是金國和遼國所能相比。
可以說,大漠諸國,唯有元國在疆土上能與中原諸國相比。
其余的國土面積都非常小。
算不上大國。
在巔峰時期,軍事實力可以和大國相比,但現在兩~國已衰弱至極。
兩國聯合起來,都未必是大元的對手,甚至要被大元按著錘。
唯有聯合大宋或大明,才有和大元一戰的資格。
便是大明現在都不敢說和大元打,能一戰而勝之。
可見大元的軍事力量有多恐怖。
十年後,大明可以無視大元的軍事威脅,甚至不在意打消耗戰。
完顏洪烈和耶律楚材都是第一次見明皇,看著明皇那青春得讓人嫉妒的年紀。
心里都不是滋味。
喜歡重生大明︰帝王的雕刻術請大家收藏︰()重生大明︰帝王的雕刻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