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草原新路啟征程,華夏薪火照非州
越野車碾過東非草原的碎石路,車輪卷起的塵土在晨光里劃出兩道淺黃弧線,很快又被草原上的微風輕輕吹散。李淵握著方向盤,目光掃過儀表盤上的導航——距離中埃聯合援建的“光明社區”還有不到三十公里,屏幕邊緣跳動的信號格旁,嵌著一張小小的全家福,照片里甦瑤抱著剛上小學的李悅,他牽著背著書包的李陽,背景是國內老宅院牆上爬滿的牽牛花。
“爸,你看那邊!”副駕駛座上的李陽突然指著窗外,聲音里滿是興奮。李淵順著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見遠處的稀樹草原上,幾頭長頸鹿正慢條斯理地啃著金合歡樹的嫩葉,夕陽的余暉給它們的皮毛鍍上一層暖金色,像極了甦瑤去年在肯尼亞國家公園拍的那組攝影作品。
後座的甦瑤放下手中的項目計劃書,笑著揉了揉李悅的頭發“悅悅還記得媽媽跟你說過的嗎?長頸鹿的舌頭有五十厘米長,能輕松卷到最高的樹枝。”李悅趴在車窗上,小臉蛋貼著玻璃,眼楮亮晶晶的“媽媽,我們以後能去給它們喂樹葉嗎?”
“等咱們把社區的醫療站建好,周末就去。”李淵回頭看了一眼小女兒,語氣里滿是溫柔。他的指節無意識地摩挲著方向盤上的防滑紋路,思緒卻飄回了三個月前——那時他剛從特種部隊退役,卸下肩上的軍餃時,政委拍著他的肩膀說“老李,你在戰場上護家國,退役了要是還想干事,中埃援建項目組正好缺個懂安全、能統籌的負責人,這活兒,非你莫屬。”
當時甦瑤正在整理她的醫療設備,听到這話,放下手中的听診器說“我跟你一起去。非洲這邊缺醫生,我能在社區建個醫療站,給當地居民看病,也能照顧你和孩子們。”那時候李陽剛考上國內一所重點大學的國際援建專業,主動申請休學一年“爸,我學的就是這個,正好去實踐實踐,幫你打打下手。”連剛上四年級的李悅都舉著小手說“我也去!我可以教非洲的小朋友說中文,還能幫媽媽整理藥品!”
一家人的決定出奇地一致,仿佛這趟非洲之行不是臨時的選擇,而是早已注定的約定。出發前,李淵特意去了趟老部隊的榮譽室,在陳列著他軍功章的展櫃前站了很久——那些在邊境沖突中繳獲的武器、在抗震救災中用過的頭盔,都在無聲地提醒他從保家衛國到援建他鄉,變的是戰場,不變的是“守護”的初心。
“前面就是檢查站了。”甦瑤的聲音將李淵的思緒拉回現實。越野車緩緩停在中埃聯合檢查站,穿著迷彩服的埃及士兵看到車身上的援建標識,立刻熱情地迎了上來,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說“李淵先生,我們等你們很久了!穆罕默德站長特意交代,要幫你們把行李送到社區。”
李淵下車跟士兵握手,目光掃過檢查站牆上懸掛的中埃兩國國旗——紅色的五星紅旗與繪著雄鷹的埃及國旗並排飄揚,在草原的風里獵獵作響。“麻煩你們了,”他笑著說,“路上還順利嗎?最近雨季,沒遇到洪水吧?”
“放心吧,”埃及士兵指著遠處的排水渠,“上個月你們派來的工程師幫我們修了排水渠,這次雨季一點積水都沒有。當地的居民都說,中國人來了,連老天都幫忙!”
李陽扛著行李從車上下來,听到這話,忍不住跟身邊的埃及士兵聊了起來“我爸之前跟我說,你們這里的草原雨季特別美,就是容易淹路。這次我們帶了些新型的排水管道,等社區建好,咱們還能把周邊的道路再修一修。”埃及士兵眼楮一亮“真的嗎?那太好了!我們村里的孩子上學,每次雨季都要繞很遠的路。”
甦瑤抱著李悅,手里拿著一個藥箱,對檢查站的醫護人員說“這里有一些常用的感冒藥和消炎藥,你們要是需要,可以先拿去用。等醫療站建好,我們再給大家做體檢,普及衛生知識。”醫護人員連忙接過藥箱,感激地說“太感謝了!之前有個小孩發燒,我們這里沒藥,還是你們上次派來的醫生送了藥,才把孩子救過來。”
過了檢查站,越野車繼續往“光明社區”駛去。遠遠望去,一片嶄新的紅頂房屋在草原上格外顯眼——那是中埃援建團隊已經建好的第一批民居,屋頂上安裝的太陽能板在陽光下閃閃發光。社區中央的廣場上,幾個中國工程師正帶著當地居民安裝健身器材,孩子們圍著他們跑來跑去,用中文喊著“你好”“謝謝”。
“爸爸,你看!有小朋友在等我們!”李悅指著廣場上的孩子們,興奮地拍著車窗。越野車剛停穩,一群穿著彩色衣裳的非洲小朋友就圍了上來,其中一個扎著小辮子的女孩舉著一幅畫,遞給李悅“這是我畫的你,媽媽說你會教我們說中文。”
李悅接過畫,只見紙上畫著兩個小女孩手拉手,一個黃皮膚,一個黑皮膚,背景是藍天白雲和草原,稚嫩的筆觸里滿是真誠。她立刻從書包里掏出一本中文繪本,遞給小女孩“這是我帶來的,里面有很多故事,我們以後一起讀好不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甦瑤看著孩子們友好的互動,笑著對身邊的埃及社區負責人阿米娜說“孩子們是最好的橋梁,以後我們可以在社區辦個‘中文角’,讓孩子們互相學習語言,也互相了解文化。”阿米娜握住甦瑤的手,眼里滿是期待“太好了!我早就想讓孩子們學中文了,現在中國的發展越來越好,學會中文,他們以後就能有更多的機會。”
李淵和李陽跟著工程師們去查看社區的建設進度。在正在施工的學校工地上,中國工人正帶著當地居民綁扎鋼筋,每個人的額頭上都滲著汗珠,卻依舊笑得很開心。“李哥,你來啦!”工地負責人老王看到李淵,連忙迎了上來,“這幾棟教學樓主體已經完工了,下個月就能開始裝修,九月份肯定能讓孩子們開學。”
李淵走到教學樓的圖紙前,仔細看著上面的標注“窗戶的尺寸再核對一下,非洲的陽光強,窗戶太大容易曬,太小又影響采光。還有教室的桌椅,要按照孩子們的身高來做,不能太矮也不能太高。”李陽在一旁拿著筆記本記錄,時不時跟老王交流幾句“王叔,我查了資料,非洲孩子的平均身高比國內孩子略高一些,桌椅的高度可以調整兩厘米,我已經把數據記下來了,等會兒發給家具廠。”
老王拍了拍李陽的肩膀“還是你們年輕人細心!有你們父子倆在,我們這心里更踏實了。”李淵笑著說“咱們都是為了孩子,為了社區,多細心點總是好的。對了,食堂的建設怎麼樣了?民以食為天,得讓孩子們能吃上熱乎飯。”
“食堂的地基已經打好了,”老王指著不遠處的工地,“下周就能開始砌牆。我們還跟當地的農場合作,以後食堂的蔬菜和肉類都從農場采購,既新鮮又能幫助當地居民增加收入。”
夕陽西下時,一家人終于回到了社區為他們準備的宿舍。宿舍是一棟兩層的小樓房,一樓是客廳和廚房,二樓是 bedroos,窗外就是廣闊的草原。甦瑤煮了一鍋番茄雞蛋面,李陽幫忙擺碗筷,李悅則坐在客廳的地毯上,跟非洲小朋友視頻聊天,教他們說“面條”“好吃”等中文詞匯。
李淵坐在陽台上,看著遠處草原上的篝火——當地居民正在廣場上舉行歡迎儀式,悠揚的非洲鼓點和歡快的歌聲傳來,與遠處長頸鹿的叫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一幅溫暖而生動的畫面。甦瑤走過來,遞給她一杯熱茶“在想什麼呢?”
李淵接過茶杯,握住甦瑤的手“在想咱們剛結婚的時候,你說想跟我一起去看看世界,沒想到現在真的來了非洲,還帶著孩子們一起。”甦瑤靠在他的肩膀上,笑著說“我以前以為世界很大,現在才發現,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哪里都是家。你看,這里的居民多熱情,孩子們多可愛,咱們能在這里做些有意義的事,挺好的。”
李陽和李悅也走了過來,李陽拿著一張地圖,指著上面的標記說“爸,媽,我跟悅悅商量好了,以後每個周末我們都去周邊的村莊看看,了解一下他們的需求。我還想在社區辦個‘技術培訓班’,教當地居民一些種植和養殖技術,幫助他們增加收入。”李悅也舉著小手說“我要教他們唱中文歌,還要跟他們一起畫畫,把我們的故事畫成繪本。”
李淵看著孩子們認真的模樣,心中滿是欣慰。他知道,這趟非洲之旅,不僅是他和甦瑤的新征程,更是孩子們認識世界、實現價值的開始。夜風吹過草原,帶來陣陣青草的香氣,遠處的篝火依舊在燃燒,像一顆明亮的星辰,照亮了草原的夜晚,也照亮了他們一家人的未來。
第二天一早,李淵就帶著李陽去了社區的安全指揮中心。指揮中心里,幾塊大屏幕實時顯示著社區各個角落的監控畫面,埃及警察和中國安保人員正在一起值班。李淵指著屏幕上的重點區域說“這些地方是學校和醫療站,要加強巡邏,確保孩子們和患者的安全。還有社區的出入口,要嚴格登記,防止無關人員進入。”
埃及警察隊長穆罕默德點了點頭“李,你放心,我們已經制定了詳細的巡邏計劃,每天二十四小時都有人值班。之前你教我們的應急處理方案,我們也都演練過了,保證能應對各種突發情況。”
李陽在一旁補充道“穆罕默德隊長,我還整理了一些安全知識手冊,里面有火災、洪水等災害的應急處理方法,還有防詐騙和防盜竊的小技巧,等會兒我發給大家,咱們可以一起學習。”穆罕默德接過手冊,連連稱贊“太感謝了!這些知識對我們太有用了,我還要把它們翻譯成阿拉伯語,發給周邊村莊的居民。”
甦瑤則在醫療站忙碌著。醫療站里,藥品整齊地擺放在貨架上,診床上鋪著干淨的床單,牆上掛著人體解剖圖和衛生知識海報。幾個當地居民正在排隊看病,甦瑤耐心地詢問他們的癥狀,用英語和簡單的阿拉伯語跟他們交流。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醫生,我的孩子總是咳嗽,已經好幾天了。”一個母親抱著孩子,焦急地說。甦瑤溫柔地摸了摸孩子的額頭,又听了听他的肺部,笑著說“別擔心,孩子只是普通的感冒,我給你開點藥,按時吃,很快就會好的。另外,要注意給孩子保暖,多喝熱水。”
她一邊開藥,一邊跟母親聊起了育兒知識“平時要注意孩子的飲食衛生,飯前便後要洗手,蔬菜水果要洗干淨才能吃。我們下周會在社區辦個育兒講座,你要是有空,可以來听听,還有很多實用的知識要跟大家分享。”母親連忙點頭“我一定來!太感謝你了,醫生!”
李悅則在社區的臨時教室里,跟非洲小朋友一起上課。她拿著彩色粉筆,在黑板上寫下“你好”“再見”等中文詞匯,教小朋友們發音。小朋友們學得很認真,雖然發音不太標準,卻依舊大聲地跟著讀。李悅還教他們唱中文兒歌《小星星》,悠揚的歌聲從教室里傳出,吸引了不少居民駐足觀看。
中午吃飯的時候,一家人坐在食堂里,跟當地居民和中國援建人員一起用餐。食堂里的飯菜很豐富,有中國的炒菜,也有非洲的傳統美食“古斯米”,大家圍坐在一起,邊吃邊聊,其樂融融。
一個當地居民舉起酒杯,對李淵說“李,謝謝你和你的家人來幫助我們。以前我們這里沒有學校,沒有醫院,孩子們只能在家里放牛,生病了也只能靠草藥治療。現在好了,有了學校,孩子們能上學了;有了醫院,我們生病了也能得到治療。你們中國人,真是我們的好朋友!”
李淵也舉起酒杯,笑著說“我們是好朋友,更是一家人。中埃友誼源遠流長,我們來到這里,就是要把這份友誼傳承下去,共同建設一個更美好的未來。以後,我們還要一起修公路、建工廠,讓更多的人過上好日子。”
下午,李淵帶著李陽去了社區周邊的農場。農場里,當地居民正在中國農業專家的指導下種植蔬菜。看到李淵父子,農場負責人薩利姆連忙迎了上來“李,你們來得正好!你看,這是我們種的番茄和黃瓜,長得多好!再過一個月就能收獲了,到時候就能供應社區的食堂和周邊的市場。”
李淵看著綠油油的蔬菜,滿意地點了點頭“薩利姆,你們做得很好!以後我們可以擴大種植面積,再引進一些新的品種,提高產量和質量。我們還可以幫你們建一個蔬菜加工廠,把蔬菜加工成罐頭或者脫水蔬菜,這樣就能儲存更長時間,也能賣到更遠的地方。”
薩利姆興奮地說“太好了!要是能建加工廠,我們就能有更多的收入,還能讓更多的人有工作。李,你真是我們的貴人!”李陽在一旁記錄著農場的情況,時不時跟薩利姆交流幾句“薩利姆大叔,我查了資料,脫水蔬菜在國際市場上很受歡迎,我們可以先做一些樣品,送到國內的食品廠看看,要是能達成合作,以後咱們的蔬菜就能賣到中國去了。”
夕陽西下時,一家人走在回宿舍的路上。李悅蹦蹦跳跳地走在前面,手里拿著一朵剛摘的野花,時不時停下來跟草原上的小動物打招呼。甦瑤挽著李淵的胳膊,輕聲說“你看,這里的晚霞多漂亮,跟咱們老家的一模一樣。”
李淵看著遠處的晚霞,心中滿是感慨。他知道,這趟非洲之旅才剛剛開始,未來還有很多挑戰和困難等著他們——雨季的洪水、語言的障礙、文化的差異,但他更相信,只要一家人齊心協力,只要中埃兩國人民攜手合作,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回到宿舍後,李陽在筆記本上寫下了今天的感受“今天跟爸爸去了工地和農場,看到當地居民因為我們的幫助而開心,我突然明白了‘援建’的意義——不僅是建房子、修公路,更是傳遞愛和希望,讓不同國家、不同膚色的人們團結在一起,共同建設一個更美好的世界。以後,我要更加努力學習,為中埃友誼和國際援建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李悅則在畫本上畫了一幅畫,畫里有她和非洲小朋友手拉手,背景是中埃聯合援建的社區,天空中飄揚著中埃兩國的國旗,旁邊還寫著一行歪歪扭扭的中文“我們是一家人,我們愛和平。”
李淵看著孩子們的作品,又看了看身邊的甦瑤,心中滿是溫暖。他知道,新的故事已經開始,而他們一家人,會帶著初心和使命,在非洲的草原上,繼續書寫屬于他們的傳奇——讓華夏的薪火照亮更多人的未來,讓中埃友誼的橋梁越來越堅固,讓和平與希望的種子,在這片廣闊的草原上生根發芽,開出最美的花朵。
深夜,草原上的星星格外明亮,像無數雙眼楮,注視著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李淵躺在床上,听著窗外草原的風聲和遠處的非洲鼓聲,嘴角露出一絲微笑。他知道,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又有新的工作等著他們去做,但他一點都不覺得累——因為他知道,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一個更美好的未來,為了更多人的幸福。而這份信念,會一直支撐著他們,在這條充滿希望的新征程上,堅定地走下去。
喜歡兵王歸回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兵王歸回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