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王歸回

第1694章 歸程啟錨,商海潮生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陽光燦爛的時光 本章︰第1694章 歸程啟錨,商海潮生

    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歸程啟錨,商海潮生

    奧莫河的晨霧還沒散盡,示範中心的會議室里已坐滿了人。李淵將“中埃1號”大豆的種子樣本輕輕放在桌案中央,玻璃罐在晨光下泛著溫潤的光,罐身貼著的標簽上,“101novel.com18101novel.com23 中非合作試驗田”的字跡格外清晰。他對面坐著埃塞俄比亞農業部長、示範中心的當地技術員代表,還有從國內趕來的鼎盛集團項目負責人周明——一身深灰色西裝,公文包上印著的“鼎盛農業科技”lo,在嚴肅的氛圍里多了幾分商業氣息。

    “李教授,這五年辛苦您了。”周明率先開口,將一份厚厚的文件推到李淵面前,“集團董事會已經審議通過,‘中埃1號’大豆品種的國內推廣權由鼎盛全權負責,後續的種子繁育、技術培訓,都會按照咱們之前商定的方案推進。這次請您和甦教授提前回國,也是想讓您牽頭組建技術團隊,把非洲的種植經驗本土化。”

    李淵翻開文件,指尖劃過“技術平移”“農戶培訓”等關鍵詞,目光落在附件里的國內試驗田分布圖上——東北的黑土地、華北的平原、江南的丘陵,標注的試點區域密密麻麻,像是撒在祖國大地上的希望種子。他抬頭看向甦瑤,她正低頭看著手里的土壤檢測報告,眉頭微蹙,顯然是在思考非洲土壤與國內土壤的適配問題。

    “周總,國內的氣候和土壤條件與非洲差異較大,‘中埃1號’雖然抗逆性強,但直接推廣可能會出現問題。”甦瑤抬起頭,將一份檢測報告遞過去,“你看,非洲的土壤偏堿性,而東北的土壤偏酸性,咱們需要先在試點田進行土壤改良,再逐步擴大種植面積。另外,國內農戶的種植習慣和非洲不同,培訓方案也得重新制定。”

    周明接過報告,仔細翻看後點頭“您考慮得很周全,集團已經安排了農業專家團隊,等您回國後就和您對接。對了,還有件事需要跟您商量——鼎盛集團計劃在非洲成立分公司,負責‘中埃1號’在東非五國的推廣,想邀請李陽留在非洲擔任技術總監,不知道他的意願如何?”

    這話一出,會議室里的目光都集中在李陽身上。他正坐在角落,手里拿著平板記錄會議要點,听到自己的名字,抬起頭時眼里閃過一絲驚訝,隨即又多了幾分期待。“周總,我願意留在非洲。”李陽放下平板,語氣堅定,“這五年我跟著爸媽在示範中心學習,對非洲的氣候、土壤和農戶需求都比較了解,而且我和當地的技術員、學生們也建立了聯系,繼續在這里推進項目,能減少很多溝通成本。”

    李淵看著兒子,想起他小時候跟著自己在田里認作物的樣子,如今兒子已經能獨當一面,心里既驕傲又有些不舍。甦瑤握住他的手,輕輕捏了捏,眼神里滿是理解——他們都知道,李陽的選擇不僅是為了事業,更是為了延續這份跨越山海的情誼。

    會議結束後,周明拉著李淵去了示範中心的大豆加工車間。機器運轉的轟鳴聲里,當地工人正熟練地操作著生產線,金黃的豆油順著管道流入儲罐,豆腐、豆干等豆制品整齊地擺放在傳送帶上。“您看,這車間的年產值能達到兩百萬美元,帶動了兩百多個當地就業崗位。”周明指著牆上的產銷數據圖,“集團計劃把這個模式復制到東非其他國家,到時候還需要李陽多費心。”

    李淵點點頭,目光落在車間角落里的一塊黑板上——上面用當地語言和中文寫著“安全生產”“品質第一”,是李陽上個月親手寫的。他忽然想起五年前剛建車間時,當地工人連機器開關都不會按,現在卻能獨立操作復雜的生產線,心里滿是欣慰。“周總,不管是在國內還是非洲,咱們都得記住,做農業不僅是為了賺錢,更是為了讓老百姓能吃飽飯、過好日子。”

    “您放心,鼎盛集團一直秉持‘科技惠農’的理念,絕不會辜負您和甦教授的心血。”周明鄭重地說,“集團已經設立了專項基金,用于資助非洲的農業教育,還會每年選派優秀的當地學生到中國留學,學習先進的農業技術。”

    回到宿舍時,李悅正坐在床邊整理她的錄音設備,電腦屏幕上播放著她在非洲錄制的音樂素材——有奧莫河的流水聲、非洲鼓的節奏、村民們的歌聲,還有大豆生長時的細微聲響。“爸,媽,我決定了,回國後先把在非洲創作的小提琴曲整理出來,然後申請去音樂學院的非洲音樂研究中心讀研,繼續研究中非音樂的融合。”李悅關掉電腦,眼里滿是憧憬,“我想通過音樂,讓更多中國人了解非洲,也讓更多非洲人了解中國。”

    甦瑤走過去,摸了摸女兒的頭“你的想法很好,媽媽支持你。不管是農業還是音樂,只要能促進中非交流,都是有意義的事。”她轉身從衣櫃里拿出一個布包,里面裝著幾件當地的傳統服飾和手工藝品,“這些都是村里的鄉親們送的,你帶著,就當是非洲給你的禮物。”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接下來的幾天,李淵和甦瑤忙著交接示範中心的工作——給當地技術員講解後續的種植要點,和周明確認國內項目的時間節點,還去村里和老村長、巴魯等老朋友告別。老村長拉著李淵的手,非要塞給他一籃曬干的芒果干“李教授,你一定要常回來看看,咱們種的大豆還等著你來驗收呢!”巴魯則把一把親手做的葫蘆琴送給李悅“悅悅,這把琴能拉出奧莫河的聲音,你想非洲的時候,就拉一拉。”

    離別的那天,奧莫河的岸邊站滿了人——示範中心的員工、村里的鄉親們、當地的學生,還有埃塞俄比亞農業部長。李陽穿著嶄新的工作服,站在人群里,正和姆博等學生交代智能灌溉系統的維護要點。李淵和甦瑤、李悅站在皮卡車旁,看著眼前熟悉的面孔,眼眶忍不住發熱。

    “爸,媽,你們放心回國,我會把示範中心照顧好,也會把‘中埃1號’推廣到更多地方。”李陽走過來,用力抱了抱李淵和甦瑤,“等國內的項目走上正軌,我就回去看你們。”

    李悅也抱住哥哥,哽咽著說“哥,你在非洲要照顧好自己,記得常給我們打電話,我會把錄好的音樂發給你。”

    汽車緩緩開動,岸邊的人群漸漸變小,奧莫河的流水聲也越來越遠。甦瑤靠在李淵肩上,手里緊緊攥著老村長送的芒果干,輕聲說“真舍不得這里。”

    李淵握住她的手,目光望向窗外——遠處的草原上,一群孩子正在追逐打鬧,他們的笑聲飄進車里,像是一串溫暖的音符。“咱們不是離開,只是換個地方繼續做事。”李淵輕聲說,“國內的試驗田等著咱們,李陽在非洲也需要咱們支持,還有更多的事等著咱們去做呢。”

    飛機起飛時,李悅靠在舷窗邊,看著非洲的土地漸漸變成一個小小的點,眼淚終于忍不住掉了下來。她從包里拿出巴魯送的葫蘆琴,輕輕撥動琴弦,悠揚的旋律在機艙里響起,帶著對非洲的思念,也帶著對未來的期待。

    十幾個小時後,飛機降落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走出航站樓,撲面而來的是熟悉的空氣,耳邊是熟悉的鄉音。周明早已安排好車,等著接他們去鼎盛集團總部。車上,周明遞給李淵一份行程表“李教授,明天上午集團董事會想請您做報告,介紹‘中埃1號’的研發和推廣經驗;下午安排您去東北的試驗田考察,那里已經準備好了土壤改良的前期工作。”

    李淵接過行程表,看著密密麻麻的安排,忽然想起五年前剛到非洲時的場景——那時他也是這樣,帶著滿腔的熱情和責任,開始了一段未知的旅程。現在,他又要開啟一段新的旅程,雖然地點變了,但初心未改。

    第二天上午,鼎盛集團的會議室里座無虛席。李淵站在講台上,手里拿著“中埃1號”的種子樣本,身後的大屏幕上播放著非洲試驗田的照片——從荒蕪的土地到綠油油的大豆田,從當地農民疑惑的眼神到豐收時燦爛的笑容,每一張照片都記錄著五年的心血和付出。

    “這五年,我們在非洲種出的不僅是高產大豆,更是中非人民的友誼。”李淵的聲音鏗鏘有力,“現在,我們要把‘中埃1號’帶回國內,種在祖國的土地上,讓它為中國的農業發展貢獻力量,也為中非友誼續寫新的篇章。”

    台下響起熱烈的掌聲,周明帶頭站起來,眼里滿是敬佩。甦瑤坐在台下,看著丈夫自信的身影,想起他們一起在非洲熬夜測數據、一起在田里抗洪水、一起在氈房里喝奶茶的日子,心里滿是幸福。

    下午,李淵和甦瑤乘坐飛機前往東北。飛機降落在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時,外面正飄著小雪。鼎盛集團的當地負責人早已在機場等候,車子直接開往東北的試驗田。看著窗外熟悉的黑土地,李淵忍不住下車,蹲下身,抓起一把泥土,放在鼻尖輕嗅——泥土里帶著熟悉的氣息,是他從小就熟悉的味道。

    “李教授,這里的土壤改良工作已經進行了一個月,我們按照您的要求,添加了有機肥和改良劑,現在土壤的酸堿度已經接近適合‘中埃1號’生長的範圍。”當地負責人遞過來一份檢測報告,“下周我們就可以播種,預計明年春天就能看到豆苗出土。”

    李淵接過報告,仔細看著數據,滿意地點點頭“很好,播種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間距,還要做好保溫措施,東北的冬天冷,別凍壞了種子。”他轉身對甦瑤說,“咱們明天再去華北和江南的試點田看看,爭取把每個地方的情況都摸清楚,制定出最適合的種植方案。”

    甦瑤笑著點頭“好,咱們一起去。”

    接下來的半個月,李淵和甦瑤跑遍了國內的各個試點田——在東北的黑土地上,他們和農戶一起討論土壤改良的細節;在華北的平原上,他們指導農民調試智能灌溉設備;在江南的丘陵上,他們研究如何利用地形優勢提高大豆的產量。每到一個地方,他們都會把非洲的種植經驗和當地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制定出個性化的種植方案。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李陽也沒閑著,他在非洲忙著組建鼎盛集團非洲分公司的技術團隊,還經常和國內的團隊視頻連線,分享非洲的種植經驗。李悅則在國內忙著整理她的音樂素材,還去了幾所大學舉辦小型音樂會,用小提琴演奏她在非洲創作的曲子,讓更多人了解非洲的文化和中非友誼。

    一個月後,李淵和甦瑤回到北京。鼎盛集團為他們舉辦了歡迎儀式,集團董事長親自為他們頒發了“科技惠農先鋒”獎章。儀式結束後,董事長拉著李淵的手說“李教授,您和甦教授為‘中埃1號’的研發和推廣付出了太多,集團決定,將‘中埃1號’的部分收益用于資助貧困地區的農業教育,讓更多的孩子能學習農業技術,為中國的農業發展貢獻力量。”

    李淵深受感動“謝謝董事長,這也是我們一直想做的事。農業的發展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我們願意為培養更多的農業人才出一份力。”

    那天晚上,李淵和甦瑤坐在家里的陽台上,看著遠處的燈火,手里拿著李陽和李悅發來的照片——李陽在非洲的試驗田邊和當地學生合影,李悅在大學的音樂會上演奏小提琴。甦瑤靠在李淵肩上,輕聲說“你看,咱們的孩子都長大了,都在為自己的夢想和這份情誼努力。”

    李淵握住她的手,眼里滿是溫柔“是啊,不管是在非洲還是在中國,不管是農業還是音樂,咱們一家人都在做有意義的事。以後,咱們還要一起看著‘中埃1號’在更多的土地上生長,看著中非友誼結出更多的果實。”

    月光灑在他們身上,像是為他們披上了一層銀色的紗。遠處的城市燈火璀璨,近處的陽台上,一盆剛種下的“中埃1號”大豆種子正在悄然發芽,嫩綠的芽尖頂著泥土,像是在向這個世界宣告它的到來。李淵和甦瑤知道,他們的故事還在繼續——在祖國的土地上,在非洲的草原上,在每一片播種希望的田野里,在每一段連接心靈的旋律中,他們會繼續用堅守和奉獻,書寫屬于他們的,屬于中非人民的,跨越山海的傳奇。

    喜歡兵王歸回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兵王歸回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兵王歸回》,方便以後閱讀兵王歸回第1694章 歸程啟錨,商海潮生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兵王歸回第1694章 歸程啟錨,商海潮生並對兵王歸回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