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山海同心破險局,暖情織就新藍圖
肯尼亞的雨季終于在眾人期盼中降臨,細密的雨絲落在基甦木市的玉米地里,給枯黃的土地注入了生機。陳峰站在加工基地的辦公樓窗前,看著村民們披著簑衣在田間忙碌,手里的平板電腦上正顯示著國內發來的銷售數據——首批肯尼亞玉米罐頭在國內上市僅兩周,銷量就突破了五十萬罐,芒果汁更是供不應求,各大超市的貨架前都排起了長隊。
“陳先生,奧馬爾先生和卡瑪先生來了,還帶了村里的長老。”助手卡魯的聲音打斷了陳峰的思緒。他轉過身,看到奧馬爾和卡瑪帶著幾位穿著傳統服飾的老人走進辦公室,每個人臉上都帶著笑容,手里還提著沉甸甸的布袋子。
“陳先生,這是我們村里剛收獲的新米,還有瑪莎做的非洲蒸糕,特意給你和李總、甦總帶的。”奧馬爾打開布袋子,里面裝滿了雪白的大米和香氣撲鼻的蒸糕。陳峰連忙接過,心里滿是感動︰“謝謝你們,我一定會把這些東西寄給李總和甦總。對了,育苗基地的玉米長勢怎麼樣?”
提到育苗基地,卡瑪的眼楮亮了起來︰“太好了!中國專家教的方法太管用了,玉米苗比以前壯實多了,再過一個月就能移栽到田里,到時候產量肯定能提高不少!”幾位長老也連連點頭,用斯瓦希里語說著感謝的話,卡魯在一旁翻譯︰“長老們說,以前村里的人都靠天吃飯,遇到旱季就顆粒無收,現在有了水渠,有了加工基地,還有了育苗技術,大家再也不用怕餓肚子了,這都是托李總和甦總的福。”
陳峰笑著說︰“這是咱們一起努力的結果,以後咱們還要一起把產業做得更大,讓更多的村民過上好日子。”就在這時,他的手機響了,是穆薩打來的,語氣帶著一絲緊張︰“陳先生,不好了!歐陸農科的人又來搗亂了,他們在村里散布謠言,說咱們的加工基地用的是劣質原材料,生產的罐頭有毒,還說咱們要把村里的土地都買下來,讓村民們無家可歸!”
陳峰的臉色瞬間沉了下來。歐陸農科在肯尼亞被罰後,一直沒什麼動靜,沒想到現在竟然開始在村里散布謠言,煽動村民的情緒。他知道,村里的老人思想比較保守,很容易被謠言影響,要是不及時澄清,之前建立的信任很可能會毀于一旦。“我馬上過去!”陳峰拿起外套,跟奧馬爾和卡瑪簡單說了情況,幾人立刻跟著他往村里趕。
此時的鼎盛集團總部,李淵正在召開高管會議,討論如何擴大“金線計劃”的規模。甦瑤坐在旁邊,手里拿著一份關于在肯尼亞建立有機農產品認證中心的計劃書,準備在會議上提出。“目前來看,肯尼亞的加工基地已經步入正軌,下一步我們計劃在周邊幾個村子復制這個模式,再建兩個加工基地,同時引進更多的農產品品種,比如咖啡、茶葉,讓產品線更加豐富。”李淵的聲音在會議室里響起,高管們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就在會議進行到一半時,李淵的手機突然響了,是陳峰打來的。他接起電話,听到陳峰焦急的聲音︰“李總,歐陸農科在村里散布謠言,說咱們的罐頭有毒,還說要搶村民的土地,現在村里的老人都很恐慌,有些村民已經開始質疑咱們的合作了!”
李淵的眉頭緊緊皺起,手指在桌面上輕輕敲擊。歐陸農科這招太狠毒了,他們知道村民最在乎的就是食品安全和土地,所以專門從這兩點入手,煽動情緒。“陳峰,你先別慌,”李淵的聲音沉穩有力,“第一,立刻讓加工基地的質檢部門出具最新的產品檢測報告,並且聯系當地的權威機構,讓他們派人去基地做第三方檢測,用事實證明咱們的產品沒問題;第二,你和奧馬爾、卡瑪一起,召集村里的村民開大會,把謠言當面澄清,告訴他們咱們的合作協議里明確寫了,不會佔用村里的一寸土地,反而會幫助他們提高土地的產值;第三,我會讓甦瑤聯系國內的媒體,把咱們加工基地的生產過程和檢測結果報道出去,同時聯系肯尼亞當地的媒體,讓他們也幫忙澄清謠言,避免謠言擴散。”
掛了電話,李淵把情況跟高管們簡單說了一下,然後對甦瑤說︰“有機認證中心的事情先放一放,你現在立刻聯系國內的媒體和肯尼亞當地的媒體,盡快澄清謠言。另外,讓法務部準備好相關的法律文件,要是歐陸農科的謠言給咱們造成了損失,咱們就起訴他們,讓他們付出代價。”
甦瑤點了點頭,立刻拿出手機開始聯系媒體。她先是給幾家主流媒體的記者打了電話,把歐陸農科散布謠言的情況和加工基地的實際情況詳細說明了一遍,記者們都表示會盡快安排報道。接著,她又聯系了肯尼亞當地的一家知名報社,報社負責人表示會派記者去加工基地和村里采訪,還原事情的真相。
與此同時,陳峰已經帶著加工基地的質檢報告趕到了村里。村民們聚集在村頭的空地上,歐陸農科的幾個工作人員還在那里煽風點火,看到陳峰來了,他們立刻閉上了嘴,想要偷偷溜走。“站住!”陳峰大喝一聲,“你們敢在這里散布謠言,就敢不敢跟我一起去加工基地看看,看看咱們的產品到底有沒有毒!”
村民們面面相覷,幾個被煽動的老人站了出來,其中一個老人顫巍巍地說︰“陳先生,我們不是不信你,只是他們說的太嚇人了,我們怕……”奧馬爾連忙走過去,扶住老人的肩膀︰“大叔,你放心,咱們的加工基地我每天都去看,原材料都是咱們自己種的玉米,生產過程都是透明的,怎麼可能有毒?他們就是想破壞咱們的合作,讓咱們重新回到以前的苦日子!”
陳峰拿出質檢報告,遞給老人們︰“這是咱們加工基地昨天剛做的質檢報告,上面寫得很清楚,罐頭的各項指標都符合國際標準,沒有任何問題。而且,我已經聯系了肯尼亞的權威檢測機構,他們明天就會來基地做第三方檢測,到時候結果會公示給大家看,讓大家都放心。”他頓了頓,又拿出一份合作協議復印件︰“大家看,這是咱們跟鼎盛集團簽的合作協議,上面明確寫了,鼎盛集團不會佔用村里的任何土地,反而會幫助咱們改進種植技術,提高產量,讓大家的收入增加。他們說鼎盛集團要搶土地,都是騙人的!”
老人們接過質檢報告和合作協議,雖然有些字不認識,但看到奧馬爾和卡瑪在一旁點頭確認,心里的疑慮漸漸打消了。這時,村里的年輕人也站了出來,其中一個年輕人說︰“我在加工基地工作,每天都看著罐頭生產,原材料都是新鮮的玉米,生產過程很干淨,我自己也經常吃,根本沒問題!他們就是想讓咱們放棄合作,然後跟他們合作,他們給的收購價雖然高一點,但根本不會幫咱們建加工基地,也不會教咱們技術,等他們賺夠了錢,就會丟下咱們不管!”
越來越多的村民站出來反駁歐陸農科的工作人員,那幾個工作人員見勢不妙,想要偷偷溜走,卻被村民們圍了起來。“你們不能走!”一個老人氣憤地說,“你們散布謠言,破壞咱們的好日子,必須給咱們道歉!”工作人員們臉色慘白,只好連連道歉,然後狼狽地跑了。
村民們看著他們的背影,都松了一口氣。奧馬爾走到陳峰身邊,感激地說︰“陳先生,謝謝你,要是沒有你,咱們這次真的要被他們騙了。”陳峰笑著說︰“不用謝,這是咱們共同的事業,咱們必須一起守護。”
第二天,肯尼亞的權威檢測機構如約來到加工基地,對罐頭和芒果汁進行了全面檢測。檢測結果出來後,機構負責人當場宣布︰“鼎盛集團加工基地生產的玉米罐頭和芒果汁,各項指標均符合國際食品安全標準,不存在任何質量問題,大家可以放心食用。”村民們听到這個結果,都歡呼起來,之前的恐慌徹底消失了。
國內的媒體也對這件事進行了詳細報道,不僅澄清了謠言,還介紹了“金線計劃”給肯尼亞村民帶來的改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這個跨越山海的公益項目,鼎盛集團的口碑也越來越好。
幾天後,李淵收到了陳峰寄來的新米和非洲蒸糕。他把家人叫到一起,打開布袋子,香氣瞬間彌漫了整個客廳。“這是奧馬爾和村民們特意給咱們帶的,”李淵笑著說,“咱們今天就嘗嘗肯尼亞的美食。”
陽陽和悅悅興奮地圍了過來,陽陽拿起一塊蒸糕,咬了一口,眼楮亮了起來︰“爸爸,媽媽,太好吃了!比蛋糕還好吃!”悅悅也拿起一塊,小口小口地吃著,臉上滿是幸福的笑容。甦瑤看著孩子們的樣子,心里滿是溫暖︰“等咱們下次去肯尼亞,一定要嘗嘗瑪莎阿姨做的其他美食。”
李淵點了點頭,拿出手機,給陳峰打了個視頻電話。視頻里,陳峰正在育苗基地查看玉米苗的長勢,奧馬爾和卡瑪也在旁邊。“李總,甦總,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陳峰笑著說,“經過這次謠言事件,村民們對咱們更信任了,周邊幾個村子的村長也來找我,想跟咱們合作,一起加入‘金線計劃’!”
奧馬爾也湊到鏡頭前,開心地說︰“李總,甦總,現在村里的人都把鼎盛集團當成自己人,大家都盼著你們能早點來肯尼亞,跟咱們一起慶祝下一季的豐收!”
李淵笑著說︰“我們很快就會過去,到時候咱們一起慶祝豐收,一起規劃未來。”掛了電話,李淵看著甦瑤和孩子們,輕聲說︰“咱們的‘金線計劃’不僅連接了中國和肯尼亞,還連接了無數顆溫暖的心。以後,咱們要繼續把這條‘金線’織得更長、更密,讓更多的人感受到這份溫暖和希望。”
甦瑤靠在李淵的肩上,點了點頭︰“嗯,不管遇到什麼困難,咱們一家人都會一起面對,一起把‘金線計劃’做好,讓這份跨越山海的情誼,永遠傳遞下去。”
陽陽和悅悅雖然不太懂大人們說的“金線計劃”到底是什麼,但他們知道,爸爸媽媽做的是一件很偉大的事情,能幫助很多像阿明一樣的小朋友。陽陽拿起畫筆,在紙上畫了一條金色的線,線的一端是中國的家,另一端是肯尼亞的玉米地,中間連接著他和阿明的笑臉。悅悅則在旁邊畫了很多小愛心,貼在線的周圍,她說︰“這樣,金線就會更溫暖了。”
李淵和甦瑤看著孩子們的畫,心里滿是感動。他們知道,這條跨越山海的“金線”,不僅承載著企業的責任和擔當,更承載著一家人的愛與希望。未來的路或許還會有風雨,但只要一家人同心同德,只要堅守著初心和使命,就一定能織就出更美好的藍圖,續寫更多家暖情長的動人篇章。
幾周後,李淵和甦瑤帶著陽陽和悅悅,踏上了前往肯尼亞的旅程。當飛機降落在內羅畢國際機場時,陳峰、奧馬爾、卡瑪還有阿明和瑪莎早已在機場等候。“李總,甦總!”阿明興奮地跑過來,抱住陽陽的肩膀,“陽陽,我好想你!我帶你去看長頸鹿和獅子!”悅悅也跑過去,拉住瑪莎的手︰“瑪莎阿姨,我學會了好多斯瓦希里語兒歌,唱給你听好不好?”
一行人說說笑笑地走出機場,車子行駛在肯尼亞的公路上,窗外是一望無際的草原和金黃的玉米地。陽陽和悅悅趴在車窗上,好奇地看著外面的一切,時不時發出驚嘆聲。甦瑤靠在李淵的肩上,看著眼前的美景,輕聲說︰“這里真美,比我想象中還要好。”
李淵握住甦瑤的手,笑著說︰“以後咱們可以經常來,帶著孩子們感受這里的風土人情,也看看咱們的‘金線計劃’給這里帶來的改變。”
車子很快到達了加工基地,村民們早已在門口等候,他們穿著傳統的服飾,手里拿著鮮花和水果,看到李淵一行人,立刻唱起了歡快的歌曲。奧馬爾走上前,給李淵和甦瑤戴上了用鮮花編織的花環︰“李總,甦總,歡迎你們來到我們的家鄉!”
李淵和甦瑤向村民們揮手致意,心里滿是感動。他們知道,這份跨越山海的情誼,將會成為他們一生中最珍貴的回憶。在接下來的日子里,他們跟著村民們一起去田間勞作,體驗種植玉米的樂趣;去加工基地查看生產情況,看到一罐罐罐頭從生產線上下來,心里滿是自豪;還帶著孩子們去草原上看長頸鹿、獅子,去乞力馬扎羅山腳下感受大自然的壯美。
陽陽和阿明成了最好的朋友,他們一起在玉米地里玩耍,一起學習斯瓦希里語,陽陽還教阿明玩中國的玩具,阿明教陽陽制作木雕。悅悅則跟著瑪莎學習做非洲美食,還學會了很多當地的兒歌,每天都和村里的小朋友們一起唱歌跳舞。
一天晚上,村民們在加工基地的空地上舉辦了篝火晚會。大家圍坐在篝火旁,吃著烤肉和非洲蒸糕,喝著芒果汁,唱著歡快的歌曲。奧馬爾站起身,拿著話筒說︰“今天,我要特別感謝李總和甦總,感謝鼎盛集團,是你們給我們帶來了水渠,帶來了加工基地,帶來了希望,讓我們的日子越來越好。我代表全村人,向你們表示最誠摯的感謝!”
村民們紛紛鼓掌,李淵站起身,接過話筒︰“其實,我們更應該感謝大家,是你們的信任和支持,讓‘金線計劃’能夠順利實施。‘金線計劃’不僅是一個產業項目,更是一條連接中國和肯尼亞的友誼之線,一條傳遞愛與希望的溫暖之線。未來,我們會繼續和大家一起努力,把這條‘金線’織得更長、更密,讓更多的人受益,讓這份友誼永遠延續下去!”
篝火晚會的氣氛越來越熱烈,陽陽和阿明手拉手圍著篝火跳舞,悅悅和村里的小朋友們一起唱著斯瓦希里語兒歌。甦瑤靠在李淵的肩上,看著眼前熱鬧而溫馨的場景,心里滿是幸福。她知道,這就是他們努力的意義,用愛和責任,連接起不同的國家和民族,織就出一個充滿希望和溫暖的未來。
旅程結束時,陽陽和悅悅都舍不得離開。陽陽抱著阿明的肩膀,小聲說︰“阿明,我會想你的,我下次還會來跟你一起玩。”悅悅也拉著瑪莎的手,眼里含著淚水︰“瑪莎阿姨,我會把你教我的兒歌唱給爸爸媽媽听,我還會給你寄中國的糖果。”
阿明和瑪莎也舍不得他們,阿明把自己親手制作的木雕送給陽陽︰“陽陽,這是我給你做的長頸鹿木雕,你看到它,就像看到我一樣。”瑪莎則把一條親手編織的圍巾送給悅悅︰“悅悅,這條圍巾是我給你織的,冬天的時候戴上,就像我在你身邊一樣。”
李淵和甦瑤看著孩子們依依不舍的樣子,心里也滿是感慨。他們知道,這次肯尼亞之行,不僅讓孩子們感受到了不同的文化,更在他們心里種下了友誼的種子。車子駛離村子時,村民們還在路邊揮手送別,直到車子消失在遠方。
回到國內後,李淵和甦瑤更加堅定了擴大“金線計劃”規模的決心。他們很快啟動了在肯尼亞建立有機農產品認證中心的項目,同時在周邊幾個村子開始建設新的加工基地。越來越多的國內企業也加入進來,與肯尼亞開展合作,共同推動當地的經濟發展。
陽陽和悅悅經常跟阿明和瑪莎視頻通話,跟他們分享在中國的生活,也听他們講述肯尼亞的變化。陽陽還在學校里舉辦了一場“肯尼亞文化分享會”,給同學們介紹肯尼亞的風土人情和“金線計劃”,讓更多的小朋友了解這個跨越山海的友誼項目。
時間一天天過去,“金線計劃”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不僅改變了肯尼亞村民的生活,也成為了中外友好合作的典範。李淵和甦瑤一家人,用他們的愛和責任,織就了一條跨越山海的“金線”,這條“金線”不僅連接著中國和肯尼亞,更連接著無數顆渴望和平、友誼與發展的心,在未來的日子里,還會繼續延伸,照亮更多人的生活,續寫更多家暖情長的動人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