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風起東南亞,家魂鑄金線
東南亞的雨季總帶著黏膩的濕熱,李淵站在柬埔寨暹粒省的助學項目工地上,腳下的紅泥裹著雨水沾在工裝褲上,遠處未完工的教學樓框架在烏雲下泛著冷硬的金屬光澤。甦瑤撐著傘走過來,把一份浸了潮氣的文件遞給他,指尖帶著微涼的濕意︰“剛收到當地教育部門的消息,華盛集團通過省議員施壓,要求我們把教學樓的建設標準降到當地最低水平,否則就要重新審核項目資質。”
李淵接過文件,指腹劃過“降低抗震等級”“縮減教室面積”的條款,眉頭擰成結。他抬頭看向不遠處——十幾個當地村民正蹲在臨時工棚外,懷里抱著自家孩子,眼神里滿是期待。上周他剛去過附近的舊學校,土坯牆裂著手指寬的縫,孩子們只能在漏雨的教室里上課,黑板是用炭灰涂的木板,寫滿字就用濕布擦掉再寫。
“告訴他們,標準一寸都不能降。”李淵的聲音裹著雨絲,卻格外堅定,“抗震等級按中國gb標準來,教室人均面積必須達到1.2平方米,少一厘米都不行。至于資質審核,讓法務部立刻整理我們的合規文件,明天我親自去省里見議員。”
甦瑤點點頭,剛拿出手機要聯系團隊,工地負責人阿坤跌跌撞撞跑過來,雨衣上的水珠濺了一地︰“李總、甦總,不好了!剛才運建材的卡車在進山的路上陷進泥坑,後面還堵了三輛拉鋼筋的車,要是今晚之前運不過來,明天澆築地基的水泥就會過期!”
李淵抬手抹了把臉上的雨水,看向手表——現在是下午四點,離水泥初凝時間只剩十八個小時。他快步走向工地臨時辦公室,打開地圖在桌上鋪開︰“進山的路有三條,陷車的是哪條?”
“是最常用的2號路,昨天暴雨沖垮了一段路基,卡車一進去就陷了。”阿坤指著地圖上的紅點,“另外兩條路,一條要繞到泰國邊境,至少要六個小時;另一條是村民走的小路,太窄了,卡車根本過不去。”
甦瑤湊過來,手指點在小路上︰“小路雖然窄,但能不能找村民幫忙,把鋼筋卸下來用人力扛過來?水泥用小型拖拉機分批運,多找幾輛車周轉。”
李淵眼前一亮,立刻拍板︰“就這麼辦!阿坤,你現在去附近的村子找村長,按當地工價的兩倍雇人,越多越好。甦瑤,你聯系附近的農機站,租十輛小型拖拉機,再讓後勤組準備好水和干糧,給幫忙的村民送到現場。我去陷車的地方看看,能不能先把卡車弄出來,減少損失。”
分工明確後,幾人立刻行動。李淵開車趕到2號路時,陷車的卡車半個車輪都埋在泥里,司機正急得直跺腳。他下車查看情況,發現卡車底盤卡在了路基的石頭上,單純靠拖車根本拉不出來。“去附近找些木板和千斤頂,”李淵對司機說,“把木板墊在車輪下,用千斤頂把底盤頂起來,再用拖車拉。”
雨還在下,李淵和司機、趕來的工人一起搬木板、擰千斤頂,雨水混著汗水流進眼楮里,澀得生疼。直到晚上七點,卡車終于從泥坑里開了出來。他顧不上擦汗,立刻讓司機繞去邊境路線運建材,自己則開車回工地查看人力運輸的情況。
剛到村口,就看到黑壓壓的村民扛著鋼筋往工地走,火把的光在雨夜里連成一條蜿蜒的火龍。村長披著重甲一樣的雨衣,看到李淵就迎上來︰“李總,我們村來了八十多個人,還有隔壁村的人也在往這趕,保證今晚把建材都運到工地!”
李淵心里一暖,握住村長的手︰“謝謝你們,辛苦大家了。等學校建好了,第一個入學名額留給你們村的孩子。”
村長笑得露出豁牙︰“我們相信李總!你們建的學校,孩子們能學到真東西,以後就能像你們一樣,去外面的世界看看。”
當晚,整個工地燈火通明。村民們扛著鋼筋在小路上穿梭,拖拉機載著水泥在泥地里顛簸,李淵和甦瑤也加入其中,幫著清點建材、給村民遞水。直到凌晨三點,最後一批水泥運到工地,阿坤拿著清點單跑過來,聲音都帶著沙啞︰“李總,所有建材都齊了!水泥還剩十二個小時初凝,剛好能趕上明天澆築!”
李淵松了口氣,靠在臨時辦公室的牆上,才發現手上磨出了好幾個水泡。甦瑤遞來創可貼,輕輕幫他貼上︰“別硬撐,要是累垮了,後面的事怎麼辦?”
“沒事,”李淵笑了笑,“想起陽陽上次視頻說,要在新學校的牆上畫滿奧特曼,說要保護小朋友,就覺得這點累不算什麼。”
提到孩子,甦瑤的眼神也軟下來︰“昨天悅悅還問我,什麼時候能去柬埔寨,說要給當地的小朋友帶她的故事書。等這個項目穩定了,咱們就把他們接過來看看。”
第二天一早,李淵帶著合規文件去省里見議員。議員辦公室的空調開得很足,議員靠在真皮座椅上,手指敲著桌面︰“李總,不是我為難你們,當地的建設標準就是這樣,你們非要用中國標準,不僅成本高,審批流程也麻煩。華盛集團已經說了,他們願意按當地標準建,還能多捐二十萬美金的教學設備,你就不考慮一下?”
“標準不能讓,設備我們也能捐。”李淵把文件推到議員面前,“這是我們的抗震檢測報告和教室設計圖,按中國標準建設,能抗七級地震,而當地標準只能抗五級。去年暹粒省剛發生過四級地震,舊學校就裂了縫,要是按當地標準建,下次地震怎麼辦?孩子們的安全誰來負責?”
他頓了頓,拿出手機,點開舊學校的照片︰“這些孩子每天在漏雨的教室里上課,沒有像樣的桌椅,沒有電腦,甚至沒有足夠的書本。我們來這里建學校,不是為了應付差事,是想真真正正給孩子們一個安全、好的學習環境。至于教學設備,我們不僅會捐電腦、投影儀,還會派中國的老師來支教,教孩子們中文和計算機知識,這些都是華盛集團沒提到的。”
議員看著照片里孩子們黝黑的小臉和破舊的教室,沉默了很久,終于拿起筆在文件上簽了字︰“李總,我佩服你的堅持。就按你們的標準來,我會協調部門盡快完成審批。”
解決了資質問題,工地的建設進度明顯加快。半個月後,教學樓的主體結構順利封頂。封頂當天,村民們自發帶著水果和米飯來工地慶祝,孩子們圍著李淵和甦瑤,用生硬的中文喊著“謝謝”。
就在這時,陳默的電話打了過來,語氣帶著焦急︰“李總,國內出了點事!陽陽在學校跟人打架了,把同學的額頭打破了,對方家長不依不饒,非要讓陽陽退學,還說要告到教育局!”
李淵的心一下子揪緊了︰“怎麼回事?陽陽從來不會主動打架,是不是有什麼誤會?”
“我已經問過張阿姨了,”陳默的聲音頓了頓,“是那個同學先嘲笑陽陽,說‘你爸媽在國外搞項目,肯定是賺了黑心錢,不然怎麼會那麼大方’,陽陽氣不過,才跟他打起來的。”
李淵的臉色沉了下來,對甦瑤說︰“這里的事就交給你和阿坤,我現在立刻回國,處理陽陽的事。”
甦瑤點點頭,幫他收拾行李︰“你路上注意安全,有什麼情況隨時跟我聯系。陽陽那邊,你別太凶他,他也是為了維護我們。”
李淵連夜趕回江城,直奔學校。剛到校長辦公室,就看到對方家長正拍著桌子大喊︰“必須讓他退學!不然我兒子以後在學校還有安全感嗎?你們當家長的整天在國外,不管孩子,現在把我兒子打傷了,必須給個說法!”
陽陽站在角落里,臉上還有抓痕,卻梗著脖子,眼里滿是不服氣。看到李淵進來,他眼圈一紅,卻還是沒哭出來︰“爸爸,是他先罵你們的,我不能讓他罵你和媽媽。”
李淵走過去,蹲下來幫陽陽擦掉臉上的眼淚,輕聲說︰“爸爸知道你是為了保護我們,但打架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不管怎麼樣,把同學打傷了,我們都要道歉。”
他起身看向對方家長,態度誠懇︰“這位家長,對不起,是我們沒教好陽陽,讓您的孩子受了傷。醫藥費我們全部承擔,另外我們還會賠償您一筆營養費。至于退學,陽陽平時在學校表現很好,這次只是一時沖動,希望您能給他一個機會。”
對方家長看著李淵真誠的態度,又看了看陽陽通紅的眼楮,語氣緩和了一些︰“我也不是非要讓他退學,就是擔心我兒子以後還會受欺負。而且你家孩子說你們在國外搞什麼項目,到底是做什麼的?”
李淵拿出手機,打開“金線計劃”的照片和視頻,遞給對方家長︰“我們在國外建學校、醫院和光伏電站,都是公益項目,不賺錢,就是想幫助那些貧困的孩子和村民。陽陽說的沒錯,我們沒有賺黑心錢,反而經常自掏腰包補貼項目。這次陽陽打架,是因為您的孩子誤會了我們,希望您能跟孩子解釋清楚,也讓兩個孩子握手言和。”
對方家長看著照片里非洲、東南亞的孩子在新學校里讀書的樣子,還有醫院里患者感激的笑容,臉上露出愧疚的神情︰“原來是這樣,是我誤會了,也沒教好自己的孩子。對不起,李總,我不該不分青紅皂白就指責陽陽。”
他轉身對自己的孩子說︰“快跟陽陽道歉,不該亂說話,也不該跟同學打架。”
兩個孩子互相道了歉,之前的矛盾也煙消雲散。校長笑著說︰“好了,這事就算解決了。李總,你們做的公益項目真是了不起,以後有機會,我也想帶學生們去看看,讓他們學習陽陽的正義感,也了解一下公益的意義。”
處理完陽陽的事,李淵回到家,看到悅悅正坐在沙發上,抱著小熊等著他。“爸爸,你回來啦!”悅悅撲進他懷里,“哥哥有沒有事?我已經把我的故事書整理好了,等下次去柬埔寨,我要給那里的小朋友講故事,讓他們知道,哥哥是個好人。”
李淵抱著悅悅,心里滿是溫暖。晚上,他給甦瑤打視頻電話,跟她講了陽陽的事。甦瑤笑著說︰“我就知道你能處理好。對了,柬埔寨這邊有個好消息,當地的企業看到我們的學校建得好,主動聯系我們,想跟我們合作建第二所助學點,還願意承擔一半的建設費用。”
“太好了!”李淵的疲憊一掃而空,“等你回來,咱們一起規劃一下第二所學校的建設方案。另外,我想在國內發起一個‘金線公益日’活動,邀請企業和個人捐款捐物,讓更多人參與到公益事業中來,也讓陽陽和悅悅知道,幫助別人不是我們一家人的事,是很多人的共同心願。”
甦瑤點點頭︰“我支持你。明天我去跟當地教育部門對接第二所學校的事,爭取盡快開工。對了,悅悅說想你了,讓你明天給她講柬埔寨的故事。”
掛了電話,李淵坐在床邊,看著陽陽和悅悅熟睡的臉龐,心里滿是感慨。他想起在非洲、東南亞遇到的那些人,想起村民們扛著鋼筋的身影,想起孩子們渴望知識的眼神,突然明白,“金線計劃”不僅僅是建學校、醫院,更是在傳遞一種信念——無論身處哪里,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只要有愛和責任,就能凝聚起力量,創造出希望。
接下來的日子,李淵一邊處理國內的公益日活動籌備工作,一邊關注柬埔寨助學項目的進展。甦瑤每隔幾天就會發回工地的照片和視頻,教學樓的窗戶裝好了,操場開始鋪塑膠,孩子們在臨時教室里跟著中國支教老師學中文,每個人的臉上都掛著笑容。
“金線公益日”活動當天,來了很多企業和市民。陽陽和悅悅也穿上了志願者服裝,幫著整理捐贈的書本和玩具。陽陽還拿著話筒,站在台上跟大家分享他在非洲、柬埔寨的所見所聞︰“那里的小朋友沒有好看的課本,沒有好玩的玩具,但是他們很喜歡學習。我爸爸和媽媽建學校,就是想讓他們能像我們一樣,在明亮的教室里讀書,以後能成為有用的人。我也想幫助他們,所以我把我的奧特曼書都捐了出去,希望他們能喜歡。”
台下響起熱烈的掌聲,很多小朋友都舉起手,說要把自己的玩具和書本捐給國外的小朋友。李淵看著這一幕,心里滿是欣慰——他知道,“金線”的種子已經在更多人的心里生根發芽,未來,會有更多人加入到公益的隊伍中來。
一個月後,甦瑤從柬埔寨回來,帶回了第一所助學點竣工的好消息。竣工儀式當天,李淵帶著陽陽和悅悅一起去了柬埔寨。孩子們穿著嶄新的校服,在操場上列隊歡迎他們。陽陽看到自己之前畫的奧特曼圖案被噴繪在了學校的圍牆上,興奮地拉著李淵的手︰“爸爸,你看!奧特曼在保護小朋友!”
悅悅則把自己整理的故事書分給了當地的小朋友,還坐在教室里,給他們講《小熊的旅行》的故事。甦瑤站在教學樓前,看著孩子們開心的笑容,對李淵說︰“你看,這就是我們堅持的意義。每一所學校,每一家醫院,都能改變很多人的生活。”
李淵握住甦瑤的手,目光望向遠方——那里,第二所助學點的工地已經開始平整土地,光伏電站的勘測隊正在山里工作,一條新的“金線”正在東南亞的土地上延伸。他知道,前方的路還會有風雨,還會有挑戰,但只要他們一家人在一起,只要有更多人加入“金線計劃”,這條象征著愛與希望的“金線”,就會永遠閃耀,照亮更多人的征途,書寫更多溫暖的故事。
竣工儀式結束後,陽陽和當地的小朋友約定,下次還要來給他們帶更多的奧特曼書;悅悅則跟小朋友們拉鉤,說要教他們唱中文兒歌。李淵和甦瑤站在一旁,看著孩子們純真的笑臉,心里滿是幸福。他們知道,“金線計劃”的故事還在繼續,而家的溫暖、愛的力量,會一直支撐著他們,在公益的征途中堅定地走下去,讓“中國溫度”傳遍世界的每一個角落,讓更多人因為“金線”而擁有更好的生活,更光明的未來。